崆峒山,自古以来,便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相传女娲补天时,以火炼五色石,因石块准备得多,一个石块一个石块地垒着,中间有很多的空隙,以火炼之,空隙便成了空洞,所以除却补天之后剩下的石头所烧成的山,便被女娲命名为“崆峒”。
又因为补天的位置正在天的西北角,故崆峒有“西来第一山”的名字。
又有一传说,上古十二金仙中的广成子,曾修道于昆仑,后觉昆仑仙气有余而灵气不足,又闻女娲造崆峒,便云游到此。1200年后,广成子修成至道,用仙器“翻天印”将崆峒与周围诸山相连,使崆峒既保持了北方的雄伟险峻,又兼容了南方的钟灵毓秀,底蕴极其丰厚。
再后来,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就亲自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被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而崆峒派,也是那时便传承了下来。若论历史,崆峒派其实是四大玄门之中,历史最悠久的。
广成子之后,神农时期的雨师赤松子驾鹤西行,路经崆峒山,见此山天经虽连,地脉却未通,便作法打通地脉。天连地通,使水有源而九曲流畅,山有根而百草传芳。此后,位于东台附近的山洞中便经常有玄鹤出没,称之为“玄鹤洞”。后人又于洞外建一堂,名曰“招鹤堂”。
华夏国内,有五处山脉都称崆峒,但只有s省的平凉崆峒山,因为有这玄鹤现身,才是真正道教中所说的崆峒山。
这里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据相关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考证,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
罗翰去过玉龙雪山,去过神农架,也去过西山,只觉得和这三处相比,崆峒山虽然在宁静巍峨上,比不得玉龙雪山,却又多了些灵气和幽深;在神秘和远古苍茫上比不得神农架,却又多了些缥缈灵动;更比西山这种人工雕琢的美,多了些自然。
他并没有跟随那些访幽探奇的游客们的步伐,在崆峒山的各个人文景观处游览,而是直接请玉雪先感应寻找18-26龄的梅花鹿。
没几分钟,微微凝神的玉雪便一展娇美的笑颜,很自然地搂住了罗翰的腰身:“找到了,我带你瞬移过去!”
却不知玉雪找到的是几年龄的梅花鹿。
罗翰心里疑惑着,眨眼间,一阵山风吹过,他已来到一处并不算茂密的树林。
近处是一棵棵他比较熟悉的野板栗树,只不过满枝的果实均已熟落,地上偶尔可见被野兽啃得十分零碎的果壳。远处却是一片略为开阔、灌木不多的草地,温暖的阳光照着草地,黄绿相间,偶有或白或粉红的鲜花点缀其中,
一群高高矮矮的梅花鹿在草地上悠然地迈着步伐,低着头,享受着初春的嫩草。
此处气候赫然比方才要高上几度,所以这里的气候也更为怡人。
罗翰更是惊讶地注意到,空中有着微弱的灵气。那青的是木灵气,一丝一丝地盘旋于树木之间,嫩草之间,被那些伸展出来的嫩叶喜悦地吸收,然后悄然地壮大;空气微润,偶然可见蓝色的水灵气凝结于叶面,然后被时不时飞下来的不知名小鸟一口啄入,再惬意地扑愣了两下毛绒绒的翅膀,心满意足地离开,或者是被温暖的太阳慢慢地蒸发;草地上更是时不时有土黄色的灵气似隐似现,有若惊鸿一现的游龙。
比起玉龙雪山上的云杉坪,此处更多了几分生气和灵气。
果然不愧为道教第一山!
罗翰心里思忖着,感觉到小青在怀中蠢蠢欲动,便把它放了出来。
刚一放出来,罗翰便有种感觉,似乎周围数十米内的植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地朝他的方向动了动。
当然,不是根在动,而是那枝叶在摇摆。
小青立刻欢悦着扑向了身周的一棵最粗壮的板栗树。
罗翰眼尖地看到这棵板栗树身边的木灵气是最浓郁的。
他也没有制止,任凭小青去翻滚,自己则看向一脸自在的玉雪:“这群鹿,最年长的有多少岁?”
玉雪欣慰的目光并没有离开那悠然自得的鹿群:“这里的灵气还算好,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一些,所以最大的有22岁。就是那只嘴角边有一道豁的。”
罗翰仔细一搜索,顿时发现了这只鹿的不同。
步伐略为蹒跚,不是很爱动,皮肤没有其他鹿的健康,毛发也略为黯淡。
其他鹿的眼神是温和的、欢悦的,这一只的眼神却是透露出几分老年人特有的疲惫,看向同类的两只刚出生没多久的小鹿时,除了长辈的关爱之外,还隐隐有一丝羡慕。
应该是羡慕小鹿的强大生命力吧!
罗翰真不知道,一只普通的梅花鹿,眼神中居然也会有这么复杂的感情。
“是不是这里没有25岁以上的鹿?”罗翰问。
玉雪颇有些遗憾:“别说这里了,只怕农大叔那里,也没有。鹿就跟人一样,环境变差,寿命也就减退,体质更会衰减,活动没有那么敏捷,遇上天敌就不容易逃脱。”
罗翰明白了她的意思。神农架的灵气,或许能让梅花鹿活过25年,甚至更长,但因为体能减弱,容易被天敌,比如老虎、豹子之类的捕捉成食物。
“那我们就必须用活跃水来催生了!”时间宝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