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大上海皇帝>第八六一章 霸占

5月27日,盟军全面占领马来亚,马六甲海峡也被华泰军全面控制,华泰国海军可以在印尼各岛屿之间自由航行,这标志着在印尼的日军部队已经彻底成了孤军,在日本海军实力没有恢复并且赶走华泰国海军之前,是没有办法救援在印尼的日军部队了。

而早在十几天前,德国和意大利在北非的军队向英美联军投降了,这得益于英美联合制定的“火炬行动”。

火炬行动早在去年年底就开始执行,1942年12月上旬,那时中国战场的战事刚刚结束,河南正发生饥荒。北非东线的部队被再次指定为肯尼斯?安德森将军指挥的英国第一集团军,包括英军第78步兵师、第6装甲师、第一伞兵旅、第6突击大队以及美军第一装甲师的部分单位。但在此时,一个德国和五个意大利师被从欧洲船运到此,且盟军机场远离前线,给予了轴心国在战场上完全的空中优势。盟军向东前进至距突尼斯不到19英里(30公里)处被阻止并退却。

随后在冬季形成了僵局,在此期间双方继续加强他们的军队。至新年,英国第一集团军拥有一个英国军、一个美国军和一个法国军(另一个英国军司令部于四月份建立)。二月份的后半段,在突尼斯东部隆美尔和冯?阿尼姆取得一些成功,主要是面对没有经验的法国和美国军队,特别是在凯赛林隘口战役中面对由劳埃德?弗雷登道尔少将指挥的美国第二军。

至三月份初。沿著北非海岸向西前进的第八集团军到达了突尼斯边境。隆美尔和冯?阿尼姆发现他们自己处于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他们被在武器和数量上处于优势的对手从侧翼包围。三月下旬,第八集团军迂回至轴心国马雷斯防线,同时在四月中旬第一集团军在突尼斯中部发动了主要攻势以挤压轴心国军队,直至他们在非洲的抵抗崩溃。

在北非的德国和意大利军队于1943年5月13日投降。战斗中超过275000被俘。尽管有很大比例的轴心国军队逃出了突尼斯,这些经验丰富军队的巨大损失大大的降低了轴心国势力的军事能力,这次在非洲的失败导致了意大利的非洲殖民地被占领。

研究整个二战就会发现,凡是超过十万人这种大规模成建制部队投降的,基本上都是西方国家,中国和日本绝对没有这种事情发生。

在1943年上半年,欧洲战场没有大战发生,德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2月份打完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都各自舔着伤口准备重整部队再战,实际上此时德国已经元气大伤。不仅在兵力上损耗严重。同时在战略资源上也是捉襟见肘。

随着北非战事的结束。盟军进攻意大利的战事也被提上日程了,而想要进攻意大利,几必须先拿下西西里岛这个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这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且不说欧洲了,盟军占领马来亚之后,东方霸知会政府方面迅速向马来亚派遣官员或者直接任命亲华泰国的当地人做官,新加坡也是如此,同时组织部门也派人过去大力发展党员,特别是华人受到了重点照顾。

不管英国人怎么叫嚣,东方霸的原则是既然抢到了就占了再说,英国人想拿回去苦于没有实力,只能干着急。

华泰国一方面派遣官员去接收政权,或者直接任命当地人主管行政。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准备同时对菲律宾和印尼实施登陆作战。

在接管政权方面,被派去的华泰国官员一方面请军队暂时帮忙维持社会秩序,另一方面积极联系当地的华人或者有名望的当地人参与政权建设,各方面的势力都照顾到了,自然没有人反对华泰国的统治,华泰国政府方面全力支持,随后维持治安的武装警察部队赶到之后,军队就被解放出来,不再干维持治安的事情,警察部挑选的一批高级警官先后到任,这些警官到任之后就开始招募当地人做警察,并着手成了立警察局。

由于当地的绝大部分势力都被日本人灭掉,华泰国接管政权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力,而且现在马来亚的人口已经不多了,非常好管理。

日本人在这里祸害得太严重,以至于很多当地的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许多小孩饿得面黄肌瘦,而且瘟疫在这里还在肆虐,华泰国方面运来了大批量的特效药和疫苗将这一情况进行了控制。

在英国人的眼里,华泰国的吃相也太难看了,战争还没有结束,华泰国就开始侵吞英国人的地盘了,英国人自然忍不下这口恶气。

内阁首相宗翰的门槛都差点被英国公使威廉姆斯踏破,这一天,威廉姆斯又找上门来了,宗翰避不过去,只得接待了他。

“哎呀,威廉姆斯先生来了,快请坐吧!”宗翰笑着从沙发上站起来迎接。

被带进接待室的威廉姆斯脸色有些不善地说:“首相阁下,想见您一面还真是困难,您的门槛实在太高了,我建议您命人把它锯矮一点,以免客人上门被绊倒!”

宗翰皮笑肉不笑道:“那可不行,锯矮了之后,岂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来?那我都不用工作了!威廉姆斯先生,请喝茶!”

威廉姆斯喝了一口茶说:“首相阁下,我代表大英帝国向贵国强烈抗议,马来亚一直以来是我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现在盟军赶走了日本人,夺回了马来亚,自然应该将马来亚的治理权归还给我大英帝国!

最近我听闻贵国又是向马来亚派遣官员,又是擅自任命当地人做官,抢夺政权,


状态提示:第八六一章 霸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