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崇祯:重征天下>第九百五十章 善后西南

秦兵和白杆兵联军施巧计诱敌深入,在五峰山大破水西叛军。叛酋安邦彦和奢崇明当场殒命,五万多叛军阵亡二万,被俘二万多,只有数千人因为尚未进入伏击圈而侥幸逃脱。

接下来秦兵乘胜追击,而叛军群龙无首,无心恋战,直接放弃毕节向东遁走,秦兵遂顺利收复毕节。

三天之后,朝廷接到秦兵的飞鸽传书,自是一片欢欣鼓舞。自从万历末年在萨尔浒惨败,明军就好像丢了魂一般,溃败、惨败已成家常便饭。此次西南叛乱,有不少官员从内心里已经觉得贵州恐怕要和辽东一样,朝廷将永远失去对那里的控制。

没想到皇帝只派出一万军队,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在重庆、成都、永宁、毕节连战连捷,歼灭叛军主力,阵斩贼酋,西南叛乱已经接近平定!一时之间,对皇帝的赞誉之声鹊起,即使是平常总与朱由检对着干的那些东林系官员,也纷纷发自内心地上疏颂圣,并请求朱由检对领兵作战的李定国和李来亨大加封赏。

朱由检当然也非常高兴。当初他决意先对西南用兵,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认为西南叛军不如后金和流贼对朝廷的威胁更大。如果朱由检当时没有坚持己见,恐怕成都、贵阳等地如今已经陷落,连带着云南也失去联系,对本已危机四伏的大明帝国而言,岂不是火上浇油!现在西南已经基本平定,朱由检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对付后金和流贼了。毕竟,两个敌人总是比三个敌人要好对付一些。

不过他可没功夫庆祝,因为有很多现实问题还需要解决。首先,贵州尚未完全平定,还有不少残余土兵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其次,兵灾过后民不聊生,如何安抚当地百姓,是一个比平定叛乱更为棘手的问题;第三,也是朱由检一直揪心的,就是秦兵必须立即班师。因为自从得知后金军大败林丹汗后,朱由检就明白,皇太极的进犯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对于贵州残敌,很多官员主张李定国和李来亨继续追剿。在正常情况下确实应该如此,因为秦兵挟大胜之威,又有对叛军丰富的作战经验,理应一鼓作气,将叛军彻底消灭。

但朱由检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立即把秦兵调回。这么做理由有三:第一,叛军主力已被消灭,安邦彦和奢崇明已死,剩下的只是虾兵蟹将,不会再兴起太大风浪。而要把他们彻底剿灭,就必须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层层推进,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后金入寇在即,朱由检不能把这样一支精锐部队,浪费在这种无关紧要的战场上。

第二,秦兵虽然骁勇善战,然而两个多月以来转战数千里,几乎每天都在急行军,多次战斗中也减员了一千多人,必须立即休整,否则就会累垮。

尤其让朱由检感到焦虑的是,李定国与一些秦兵感染上了疟疾!做为一个穿越之人,朱由检当然知道疟疾的厉害。这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恶性传染病,本身这种忽冷忽热的症状已经让人非常痛苦,反复发作后还会导致贫血,最终致人死亡。在没有抗生素的这个时代,如果爱将李定国被这种可恶的传染病击倒、甚至失去生命,无疑是朱由检的重大损失,所以必须让他马上返回京师,先把病治好了再说。

第三,则是朱由检对贵州、四川等地土司的深层思索。毫无疑问,叛军都是彝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参与了叛乱,但罪魁祸首是安邦彦和奢崇明,其余大多是被蒙蔽和裹挟。现在这两个人已经死了,如果把永宁和水西叛军斩草除根,固然也是一法;但彝人也是大明子民,官军又不是女真人、蒙古人那样的野兽军队,不可能实行全族屠杀政策。

如此一来,就会在彝人心中埋下深深的仇恨。虽然这次叛乱被镇压下去,可是几年、十几年以后,当这些被杀叛军的后代渐渐长大,他们会不会在仇恨的驱使下再次叛乱?

所以朱由检决定攻心为上。他公开降诏,并立即给重庆、成都、毕节等地飞鸽传书,做出以下决定:一,将消极避战的四川巡抚刘汉儒革职,成都知府朱燮元暂时署理四川,陈天工则暂时署理重庆府。二人要尽快恢复当地秩序,让逃难的百姓返回家乡,必要时可与接管蜀王府的锦衣卫商议,暂借蜀王府中粮饷赈济灾民。陈天工还要扼守住奉节,严防流贼从峡江道突入四川。

二,前任贵州巡抚王三善遇害后,贵州巡抚一直空缺。朱由检在毕节设毕节府,一方面是为“改土归流”做铺垫,另一方面也破格提拔傅宗龙为正四品毕节知府,给了他一个合适的身份。然后让傅宗龙暂时署理贵州。

而军事方面,令秦良玉率白杆兵驻于毕节。对于水西残敌,暂时不予追剿,而是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投降。只要能主动投降,除了犯有滥杀、奸银妇女等重罪者外,一律既往不咎,仍可为民。如果过了限定时间仍不投降,则由白杆兵坚决予以剿灭。

三,四川、贵州因为兵灾,不但免除一年的所有赋役,朱由检还从内帑银中拨出一百万两,专门用于赈济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四,对于括起兵叛乱的永宁土司与水西土司。将叛乱之罪归于安邦彦和奢崇明二人,不株连其家人,更不迁怒于彝族百姓。对战死的叛军妥善安葬,其家人如果生活困难,亦可由毕节知府酌情赈济。

五,秦兵立即班师。因为也没有别的路好走,只能原路返回。朱由检在圣旨中特意吩


状态提示:第九百五十章 善后西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