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达素已经启程赶去浙江,有达素在,北京认为马逢知很快就会被击败。
“马逢知不过是乌合之众,顿兵杭州城下也很长时间了,军心、士气都已经不足虑。”鳌拜分析道:“如果皇上想要攻打金厦的话,那达素就不必返回江宁,直接由浙入闽好了。”
根据杭州的报告,一开始马逢知企图强攻,但连续攻打了三天都没能打下杭州,现在已经转入围困。马逢知一开始投入攻城的肯定是他的精锐,这批部队被杭州守军击退后,就意味着马逢知的战斗力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先是攻打苏州不克,然后放弃松江去打杭州,又不克,就是马逢知的旧部,现在的士气都很可疑。至于剩下的军队,那都是马逢知裹挟的百姓,既没有装备也没有经过训练,看到清军大军后很可能一哄而散。就算不溃散,打垮他们也不费什么气力。杭州城内的存粮再坚持一两个月没问题,达素肯定能及时赶到。
“郑逆好像不会在地面上打仗。”顺治沉吟着说道。
以前福建的绿营多次被郑成功击败,从浙江和江苏派去的援军也不止一次地被郑成功击败。虽然满人轻视绿营的战斗力,但觉得郑成功既然赢了这么多场战役,那陆战的能力还是会有一点点的。但是南京一战,彻底颠覆了北京对郑成功战斗力的判断。郑成功二十万大军,被梁化凤三千水手打得丢盔卸甲,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支军队应有的战斗力——为了彰显勇武,梁化凤当然没有向北京仔细分析郑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变得那么低下。至于之前的镇江之战,北京只能理解为郑成功交了好运,或者说管效忠实在太过愚蠢——现在管效忠虽然死了,但镇江之战中的旗人军官可没有死绝,顺治已经下令问罪。
“可是金门、厦门悬于海外,官兵容易渡海过去么?”顺治说出了心里的疑虑。取消了亲征后,北京的满、蒙、汉八旗都不再出动,但山东、山西的绿营精锐则继续南下。这些北方绿营加起来会有三万多人,而且拥有大量的骑兵,数目大概在七、八千左右。
“虽然隔着海,其实也并不算远,”鳌拜这几天也仔细分析过厦门一带的地理,他胸有成竹地对顺治说道:“耿藩和福建水师应该可以把人运过去。而且厦门岛很大,郑逆的水师不可能都照顾得过来,以前也不是没有登上去过。只是福建绿营太无能了,连郑逆都打不过,所以占领不了。这次达素率兵前去,不但有勇将,还有近万骑兵,只要上了岛,郑逆就绝无生理了。”
“奴才仔细问过黄梧了,厦门到大陆确实不远,耿藩、福建水师再加上广东水师,一次能够把两、三万兵马运过去。不过,事有万一,所以不可不防。”索尼也赞同让达素前去福建,不过达素带去南方的还有三千满洲八旗,索尼可不希望这些珍贵的满洲兵出什么闪失:“先让绿营上,让水师先运绿营,达素和旗兵呆在后面。如果郑逆水战厉害,淹死的都是汉军;如果汉军能够上去,八旗再去也不迟。再说,这次达素身边的可不是没用的福建绿营,而是来自山东、河南、山西的绿营,也有几千骑兵,比梁化凤的苏松水师可要强太多了。说不定不用满八旗上岸,他们就把郑逆剿灭了。”
顺治想了想,点点头:“你们说得对,那么就给达素下令吧,让他打垮了马逆后就移师福建,剿灭郑逆。不过朕有言在先,不管是打马逆还是打金厦,满洲八旗都不许上阵。”
“不许上阵?”索尼有些惊讶地问道。
“不错,就像你们说的,打马逆也好,打郑逆也好,北方绿营就够用了,八旗没有必要上阵,只要在后面盯着汉军,让他们好好出力就行了。”顺治说道:“达素也不要过海,在大陆这边看着就行,渡海登陆的事,交给汉军去做。”
“皇上圣明,奴才遵旨。”
今天说了这么多事,顺治感到有些累了。不过事情还没有完,川陕总督李国英还有奏章,需要北京同意他的计划。
“李国英说,夔东群贼正源源不断地返回奉节,以他手中的现有兵力,恐怕仓促之间难以收复奉节,把夔东贼堵在夔门以东。”索尼觉得李国英的行动有些迟缓,不过这也都是物资短缺造成的:“一年川省的赋税不过三千两,可是官吏的俸禄就要五千两,衙门支出还要五千两,军饷则需四十万两,粮草需三十万石。四川官兵所需全靠从陕西转运,因此很难与奉节贼对峙。既然短期拿不下奉节,李国英打算暂时放弃云阳,坚守万县,然后遣高明瞻帅一万人攻打成都。如果拿下了成都,就可以在川西屯田,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