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名和高明瞻讨价还价了一番,最后同意按照五头牛一个人的价格赎买夔东军的俘虏,而重庆众将接受邓名用宝石和象牙付账——在高明瞻出发前,有人认为应该一个明军换十头牛、二十头牛地要价,当有人指出他们一向是按一头牛的价格出售时,提议者还不屑地反驳说:最近这几年,清军这边总是大批地被俘,自然价格偏低,这和谷贱伤农是一个道理;而好不容易抓到一批明军俘虏,当然要狠命地要钱。
不过这批俘虏归根到底不是川西人,要价太狠估计邓名不干,而且胡文科还指出:“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乃是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要是这次宰邓名太狠,下次清军被俘后就不好说话了。难道有谁认为自己一定不会落到邓名手里么?那时邓名来个赎身费上浮十倍、百倍怎么办?
邓名给的价格不低,而且宝石的折算价格更是便宜,高明瞻对谈判结果很满意,如果不是手边实在窘迫,高明瞻很想收购一些宝石去北方转卖。
“这事倒也容易,”邓名一句话就给高明瞻以及其他重庆守将指明了方向:“生铁、黄铜我都要,尤其是工匠,从石工、铁匠到琉璃工,只要你们能帮我从内地把人找来,价格都好商量。”
缅甸那边肯定无法用黄金付清大笔的战争赔款,邓名知道自己将来必然要接受大量象牙、宝石等物品作为替代物,而这些东西卖给山西、陕西绿营也算是多找一条销路,给东南的督抚们找个竞争对手。
高明瞻带着初步协议返回了重庆,孙思克和袁佳文弼觉得这个条件似乎好得有些过分,并因此对邓名的信誉产生了一些怀疑——本来汉八旗是不需要俘虏的,但这次重庆残破,到处都需要人力,所以孙思克他们也留了一百来个明军俘虏整修自己的营地。
正在孙思克他们犹豫着是否该和邓名交易时,一个汉八旗的牛录跑来报告,称驻防八旗的满洲太君们今天杀了两头猪,说是要给他们的明军战俘加餐。
“给夔东贼吃肉?”孙思克大吃一惊:“还管够吃,这不比绿营的待遇还好啦?”
“王总兵他们也是这么干的,驻防八旗就是学的王总兵——他们把分给绿营的猪都拿去给夔东贼吃了,说是邓名答应支付伙食费了,到时候就按三倍算给他,可以多要几块宝石。”
第三十五节 请客(上)
这次邓明虽然带了两千多常备军来重庆,但将士们已经离开成都在外奋战了一年,大部分人都盼望着赶快回家,现在邓名不解散军队反倒又跑到重庆附近晃悠,大家只是由于对邓名非常尊敬所以才没有什么怨言产生。邓名也不愿让这支忠心耿耿的军队再冒什么风险,所以并没有作战的打算。为了防备重庆清军万一做出不理智的行动,明军的水营设在江对岸,高明瞻几次来谈判的时候,都需要渡过长江才能见到邓名。
对于清军的伙食费问题,邓名同样没有表示反对,这个规矩严格说起来还是他开创的,上次在忠县的时候他就狠狠地要了王明德一笔伙食费。这些夔东军战俘跟着李来亨、刘体纯他们转战川鄂,也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邓名只是随便看了看王明德开列的账单,就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这次既然开了先例,邓名就担心以后清军会不停地提高明军俘虏的伙食费用,所以不可不防。邓名告诉高明瞻,以后凡是明军的俘虏,每人每月他最多支付一两银子的食宿费,而食宿标准就是:每天三顿饭管饱,而且要保证卫生,不许给明军吃发霉变质的食品,每天都要有一顿饭提供豆子或蔬菜,每五天至少吃一两肉。
看到邓名写下这个标准,高明瞻暗暗咂舌,不过既然邓名愿意付账,那一切好说。最后双方还起草了一份禁止虐待俘虏的协议。不过这份协议只对川西军和重庆将领的披甲兵有效,至于无甲兵的死活高明瞻根本不放在心上。如果夔东军有人被俘了,邓名原则上愿意付账,不过需要重庆立刻派使者去向邓名报告。只要邓名点头签字就一定会履约,否则邓名有权拒绝支付食宿费——免得王明德他们随便抓几个草寇都说成是夔东军。
“如果我的校尉被俘了……”邓名觉得校官被俘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仅是李星汉、赵天霸等几个人是校官,万一这些人被清军捉住了清军未必肯释放,不过邓名计划很快再提拔一批人升任校官军阶,所以还是提前把标准给定下了:“对于sān_jí尉官,我按一个月五两、十两、十五两银子的标准支付他们的食宿费,他们每天都要有肉吃;校官是同级尉官的四倍,他们应该住单间,夏天有蚊帐、冬天有棉被……”
高明瞻听到这里不由得愣住了,从来没有一个统帅把被俘将士的待遇这么放在心上。虽然这些条件基本上是难以实现——重庆的清军没指望能够抓住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