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710章 猎人和海盗的第一次相见

大海突起的波涛让在陆地上牛逼哄哄,一个能单挑好几个普通士兵,负重三十多斤还能健步如飞爬山下水如履平地的特种兵们傻眼了。 x23u更新最快

特种兵们搭乘的这艘第三帝**舰其实在这个时期并不叫驱逐舰,而是被称之为雷击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第三帝国于1922年开始建造的一种舰艇。

因为凡尔赛公约,战败后的第三帝国只能拥有800吨级以下的舰艇12艘,所以这种被称之为“猛兽级”的类似于驱逐舰作用的雷击舰的标准排量就算第三帝国打了个擦边球,其排水量也不过才932吨,属于小型舰艇。

但由于“猛兽级”驱逐舰的续航里程高达3600海里,加满燃油后几乎能从欧洲跑到中国而不用补给,所以被选作来中国拉钨矿的主力舰只。

面对大海突起的巨大风浪,不过一千吨的小驱逐舰几乎就是个玩具,颠簸的极为厉害。

在小池塘中水性不错的曾经水第一个被遇到风浪颠簸得极为厉害的军舰晃吐,吐得那叫一个惨烈,黄胆水都给吐出来了,整整一天水米为进。若不是小队长山鹰强行给他灌水,新科特种兵曾经水很有可能成为独立团第一个因为晕船而殉职的战士。

当然,晕船的不止他一个,至少有一大半特种兵在疯狂呕吐,整个底舱充满了酸臭的气息。

看到二十几个上船时龙行虎步彪悍得让自己都有些心惊的中国人变成病猫,第三帝国的海军军官们纷纷微笑起来,同时也放了一大半的心。

虽然不知道这群拿着枪带着子弹和手雷甚至还带着迫击炮的中国人去那个荒凉的海岛上做什么,但收了中国一方大佬两万美刀的第三帝国舰长终究还是有些担心,万一这二十多个彪悍的中国人在船上想干些不太妙的事儿,还是个很大的麻烦。

现在看到他们在大海上的菜鸟模样,第三帝国的军官们彻底放心了,一帮大海弱鸡而已,就是给他们武器,他们在风浪面前也会变成软脚虾。

广州距离马六甲海峡2500公里,距离刘浪发送彗星所在海岛的经纬度地理坐标3000公里,装载了近五十吨钨砂的驱逐舰以每小时27公里的巡航速度以每天近600公里航程要开到海岛得足足五天。

可让第三帝国“海鸥级”驱逐舰舰长泰勒上校惊讶的是,底舱的中国人并没有因为底舱中酸臭难闻的气味儿而要求更换舱室,他们就那样在那种令常人呆上十分钟就觉得快窒息的舱室里呆了足足三天。

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了三天,二十八名中国人仿佛很快适应了晕船,他们再无人呕吐,也开始了正常的进食,剩余的时间,他们不仅打扫干净了舱室,还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开始了体能锻炼。

透过底舱的观察孔,中国人毫不忌讳的向第三帝国的舰长展示了属于他们的彪悍。每人一天平均500个俯卧挺身,500个仰卧起坐,底舱的管道则成了他们练习引体向上的工具。

看着他们双臂贲起的肌肉和用脚倒挂在舱顶的钢管上锻炼腰腹肌肉的方式,泰勒上校海蓝色眸子里满满的都是不可思议。

这些中国人绝对是正规军人已经无疑,但中国人什么时候有了如此强悍的军人?如果中**人都这样,那还要帝国的军事顾问团干什么?

泰勒上校终于开始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如果不是在一上船就收缴了这帮家伙的武器,让这样一帮拥有着手枪和机枪甚至手雷和迫击炮的家伙在船上,他恐怕这几天晚上别想睡好觉了。

他船上虽然有100多名水兵,但貌似还没有多少能像这帮变态的中国人一样呆在空气污浊的底舱还闲得蛋疼的搞大运动量训练。

猛兽级驱逐舰悄然提速,以25节的速度向目标海岛驶去,虽然没达到35节的最高速,但亦已经是猛兽级颇为耗费燃油的时速了。

为了安稳的赚到2万美刀,泰勒上校这也是豁出去了,必须早点儿把这帮看着就不太正常的中国人给送走。

当然了,泰勒上校并不知道,当他下一次再来中国的时候,搭乘他军舰并付船票的还是这帮中国人,虽然他很想拒绝,但船票却被夸张的中国人主动涨价到了4万美刀。4万美刀直接亮花了泰勒上校的眼,他和他的“猛兽级”驱逐舰只能再提心吊胆的当了一次中国人的“客轮”。

当然了,这是后话。

从广州海外离开,到抵达陈大佬提供的地理位标,后两天发力狂飙的猛兽级驱逐舰总共只用了110个小时。

抵达海岛的时候,正是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沙滩上静悄悄的。

拿着手枪和组装好两挺机枪跑上沙滩的第一批特种兵们第一时间在沙滩上建立好了自己的防御阵地,直到看到鲁山东带着十名特种兵在沙滩上建立好阵地,山鹰这才率领着抬着各类军火物资的十六人离开临时用以登陆用的救生艇,走向沙滩。

从望远镜中看到中国人建立滩涂阵地的泰勒上校再次确认自己的判断,那二十几个中国人,绝对是训练有素的中**人,虽然建立滩涂阵地的他们拥有的枪械不过是十把手枪和两挺怪模怪样的机枪,但泰勒上校有种感觉,如果没有一个连的兵力,恐怕还真不容易攻破那几个看似简陋的滩涂阵地,除非敌人有步兵炮。

直到遥遥的看着第三帝国的“猛兽级”驱逐舰的影子消失在海天之间,一直留心观察着滩涂周围情形的山鹰这才大踏步走出方才布置好的防御阵地,距离


状态提示:第710章 猎人和海盗的第一次相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