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1131章 心拔凉拔凉的

牛二接到的命令是:一路随行报告日军行军动向,并不惜一切代价在战斗打响以后阻止日军发出求救信号。

所以,这个步兵大队严密保护起来的通信兵和电台就是特种小分队的第一打击目标,比池田亮这个少佐还要重要的多。

当观察哨把日军终于开始全军行动,小跑着即将进入河谷的信息传到指挥部,刘浪冲一直用望远镜看着前方的未来军神竖起了大拇指表达自己内心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的敬佩。

日军这位指挥官的谨慎简直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前方6000日军被伏击被迫发出求救信号的前提下,他竟然还能耐着性子一路侦查一路慢行。更过分的是,尖兵小队不是以日军惯常使用的小分队级,而是高达一个步兵中队。

那意思几乎就是想打埋伏,你们就埋伏一个中队好了,200人够你们吃的,也够你们吃好一会儿的。

好吧!这还不算,自从过了测鱼镇,这货更过分,每走一个他认为危险的地方,就让全军停下来,等待前方尖兵中队的汇报,等得人都冒火。

三个步兵团近8000人,披着用树枝和枯草扎成的伪装衣,躲距离河谷足有400多米的山林里都最少一个半小时了,距离预估的战斗时间过去了最少一小时,这货才堪堪抵达预伏河谷的前方。

眼瞅着数公里外犹如黄龙一般蜿蜒在山路上的日军3000人又停了,刘浪心里那叫一个冒火啊!他尚是第一次遇见如此怕死的鬼子指挥官。看人家上月良夫少将多有英雄气概,明知七亘村一线天峡谷地形险要极度危险,仍然豪气万丈大手一挥,大半个步兵联队2700多号人马就往里进。大日本帝国皇军啥时候怂过啊!

还是这位刘大师长牛叉,在获悉日军一路走走停停极为谨慎之后,就做出了先攻击其出河谷日军尖兵的决定。所用之兵就是独立团的壮丁营800人,其余各部皆按兵不动。

其实,独立团这所谓的壮丁营,亦是独立团的补充营,算是二线兵,除了两个连装备的是独立团制式装备,另外两个步兵连其实不是叫步兵连,而是叫步兵中队。

没错,那是最让独立团正规军们最咬牙切齿的蓝军部队。每每都是以一个步兵大队级1100人围着一个步兵连最多两个步兵连打,而且刘团座还经常给他们透露情报,加上只要打赢,就会有丰厚奖励,蓝军部队每次都是铆足了劲儿揍兵力远比他们少的步兵连,一点儿都不留面子,算是正规军们最痛恨的一个序列。

而这一次,他们出动了两个步兵中队跟随正规军作战,所有装备都为日式,三八大盖、拐把子机枪、92重机枪、掷弹筒,一个都不少。

用这800人去打一个日军中队,不出意外的话,也应该属于碾压式的战斗。

只是,这么一打不是惊动了日军主力?以哪个胆子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日军指挥官的尿性,还不得吓得屁滚尿流带着3000大军跑得比兔子还快?

不过,在座的几位可都不是笨蛋,多少有点儿明白未来军神这一招“打草惊蛇”的目的。既然你害怕,那就让你明明白白知道危险,看你敢不敢来。

从人性上来讲,看不见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只是,想法很好,但不知道会不会把那位小胆日军指挥官给吓跑了,所有人的心其实都还是悬着的。实在是这一场伏击战关系着后面几仗该怎么打的问题。

3000日军,近乎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如果放他们回到井陉县城。别看这里云集了一万多大军,想攻下那里,也得付出足够的代价,别说未来军神不会同意,就是刘浪自己,恐怕也得修改作战计划。

如果不是说地形上占据绝对优势又攻其不备,日军可不是纸糊的,在野战中想吃下日军那个步兵旅团,就算是独立团的火力可以吊打他们,也最少得召集129师和第17师两个师给他当帮手,才敢打包票吃下他们,在伤亡可以接受的情况下。

但,从日军开始加速行军通过河谷的态势来看,未来军神反着来的这一招“打草惊蛇”显然是成功了。小胆日军指挥官施施然的一头扎进了包围圈。

不愧是打破用兵不复传统连续三次在同一地点伏击日寇的未来元帅啊!刘浪学到了在指挥学院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

“刘副指挥,传令各部,敌军将至,依照战前部署战斗,畏战不前者,违背军令者,私藏战利品者,皆军法从事。”面对刘浪的真心夸赞,未来军神淡淡一笑,放下手中望远镜,笃定下达军令。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大将之风吧!

“是!”刘浪如同一个小兵一样立正,然后跑出指挥部。

他不仅是整场战斗的副总指挥,更是前敌总指挥,要亲临一线的。

未来军神和未来二代领袖看刘浪这个样子,相视一笑,对于这个来自川军的上校好感再度增加不少。

尤其是邓政委,那颗七窍玲珑心更是盘算起来。这个年轻人,深谙民族大义又极为聪明,更重要的是对红色部队有亲近感,绝对是可以发展的那一类人。

就算智慧如他,恐怕也不知道,他看重的这个26岁年轻人,其实,早已是他们阵营中的一员。而且,还和那一位相谈甚欢。

自从知晓了尖兵中队已经遇敌,日军这一次的行军速度超乎想象的快。总共超过6里3000米的河谷,小跑前进的日军前锋用时18分钟就快跑完了,而且还是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几乎


状态提示:第1131章 心拔凉拔凉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