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泪洒故园>第十三章代代相传满故园

其实我们的童年是伴着“任尚书的传说“长大的,从父辈的口碑相传中,从儿时伙伴们的相互争辩中,任尚书的形象在人们的印象中变得高大而形象,他几乎是故乡“正义的化身“!在故乡流传最久最深远的还是那“荆山寺“的传说。

当年不第的任浚从荆山寺在小和尚的帮助下死里逃生,几年后及第为官,他一次次上疏,因为国事繁多,搁置一边,直至任浚官至京官,屡败成绩,深得皇帝器重,他便再次上书:“荆山寺了然和尚欺占民女,为患乡里多年,仗着了凡的势力,而屡患不止,请求皇上处置!“了凡是了然的师兄弟,是潭柘寺的住持,又是皇上的“替身“和尚,享有很高的威望和权力。皇上踌躇间,任浚再次进言,皇上显得很不耐烦,便一边摆手一边说:“和尚们青灯古佛,信感凄凉,罢了,罢了......“皇上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算了,算了,不过是一些和尚。

而任浚等皇上的话音刚落,便大声说:“臣领旨,臣这就去把他们耙了!“

大臣们面面相觑,互相赞叹着任浚的机智,而皇上一听,着实无奈,金口御言,哪有收回的道理。更何况“罢了“的罢又与“耕耙“的耙是谐音,任浚如此投机取巧,而又无可挑剔!皇上心头一震,苦笑了一下“罢了,罢了!“

就这样任浚急匆匆领兵回家,立时把荆山寺包围,把了然和尚押往他的家乡,在芝芳的一块大地里出了壕沟,近千人埋至半身,只留下人头,在耕牛的犁耙下,他们全部丧生。

据说任浚因为仓促果断行事,虽然深得百姓欢呼,但他做了一件一生中最让他愧心的一件事,他直到行刑完才想起,他居然把他的救命恩人小和尚修圆也耙了,可人死不能复生,奈何他几次为小和尚超度亡灵,也难以平复心中的愧疚之感!

一月后,他的夫人冯氏结临盆生产,一夜他在书房间读书,恍惚间见门口站着一个头上鲜血淋漓的和尚,向他走来,口喊着拿命来!任浚惊起,那人见了,任浚知道,这正是小和尚的冤鬼来讨命了!他心中那个悔痛啊,双手抱着头,痛哭失声!

这时,丫环来喜讯,说:“夫人生了,生了个公子,可是......“

任浚一惊忙问:“可是不哭,一个劲的笑!“

任浚疾步进了产房,见那孩子一个劲的笑,笑得惊悚。这孩子一见任浚进来了,笑得更欢了。他便抱起孩子仔细端详如同小和尚再世,和小和尚一个模样,再一看时,看到的是刚才在书房门口看到的那张血脸,狰狞的冲着他!

“天呢!罪孽啊!“任浚痛苦的叫喊着,把孩子高高的举起来。他的夫人冯氏吓得大叫:“不要,不要,老爷还我的孩子!“

“他不是你的孩子,是我错杀的小和尚投得胎!“夫人跪着求任浚放下,而这孩子非但不害怕,反而笑得更起劲了,夫人起身从任浚手里夺过孩子抱在怀里,一个劲的哭!而任浚长叹一声走出了产房。

任浚知道这孩子是小和尚投胎下生来是为了报复折磨他的,这是天命,也是自己应得的惩罚。谁让他把自己的恩人杀了呢?

传说这孩子从会说话起,任浚叫他向东,他向西,叫他打狗,他撵鸡。也不好好读书,整日和他唱反调。虽然任浚恨铁不成钢,但他依然爱着他,带着无限的悔愧爱着他!长大后,他变本加厉的折磨着任浚,让他的精神几乎崩溃,一天,夫人冯氏他在书房里和任浚大闹,忙跑了过去,见任浚把长剑仍在了孩子面前,大声喊道:“麟儿,你不是我的麟儿,你不就是修圆和尚,来找我偿命的,来你拿起剑来杀了我吧,我受够了!“

“麟儿,你又怎么气着你爹了,快出去!“

“爹我不是什么修圆,我是你的儿子麟儿!“说完大笑着跑了。夫人上前抱着任浚大哭:“这是造得什么孽啊!......”

父辈们传说,任浚的儿子一生就听了他一句话,因为他的儿子总是和他唱反调,任浚和他说每一句话,每一件事,他都反着做,多少年了从未改变。

任浚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说:“爹不行了,你要给爹做个好的棺材。“儿子问:“爹想要个什么样的棺材?““来个石梆石底的棺材吧!“任浚想,根据以往的惯例,自己正着说,儿子反着做。这回他说要个石棺材,他肯定会给他做个称心的铜梆铁底的棺材(因为他是退休的大官,这样的棺材是与他最匹配的,也是他的夙愿。)可是他的儿子和老子斗了半生似乎良心发现了,跪在床头,痛哭失声的说:“爹,儿子不孝,你一辈子,我也没听你一句话,这回我听你一回,也不枉咱们爷们一场!“任浚一听早气昏过去。

到后来,他的儿子真的为爹尽了一回孝,几十人抬着个石棺材埋在了地里,老人们说木头的,或铁的埋地下时间久了都会烂的,这样里面的尸骨可以扎根,而石头做的棺材呢,永远不会腐烂,自然无法扎根。无法扎根后代不旺。人们说这是“小和尚“投胎转世的结果,名义上是听了一回话,实际上还是一种致命的报复!(这当然是一种唯心的传说,不过传说而已)

这个故事,依然在故乡讲起人们唏嘘不止!


状态提示:第十三章代代相传满故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