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先生怎么就能断定,在半月之内无雨呢?”
贾诩苦笑道:“这点本事我还是有的。孔明先生曾说过,如果作为一个军师,不晓天文,不知地理,不懂奇门阵法,就不算是个好的军师。我贾诩不才,研究了大半生,总算窥得一些门道。天上有没有雨,何时下雨,我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马道:“如果无雨,那形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据我安排在敌营中的将士说,敌人在粮草周围,撒有大量的火油,一旦战事一起,他们就会点火。还不等我们攻杀进去,五十万担军粮,就付之一炬啊。”
“的确棘手。”
贾诩想了很久,最后做出一个决定,说道:“为了粮草不被焚烧,我决定先放过这伙突厥骑兵,让他们将粮食带回蒙古。等有了机会,我们再想办法夺回。”
“先生,末将倒有个主意,或可一试。”马拱手说道。
“哦?马将军有何计策?不妨说来听听。”
马道:“我们可以跟突厥达成协议,答应不讨伐突厥,并且给他们五万担粮草。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先归还四十五万担,等粮草到手后,我们再将突厥人赶尽杀绝。即使他们再用剩下的五万担粮草作为要挟,也无济于事。”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好主意,但贾诩并未采纳。
“马将军,你知道陛下最憎恨的是什么吗?就是言而无信之人,我们晋国乃是堂堂的天朝,恩泽四方,四海仰慕,岂能为了些许粮草,失信于战败的敌人呢?以后谁还会相信我晋国?”
“如果陛下在此,也不会采纳你的建议。你们也都给我听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许做出有辱晋国信誉的事,否则连我都救不得你们!”
马自知理亏,赶紧道:“是末将考虑不周,望先生恕罪。”
“你刚才说的什么,我就当没有听见。”
“是。”
“你们都退下吧,回去好好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实在没办法,就照我说的,先放突厥回蒙古。无论如何,要保住粮草。”
“是。”
众人退出了军帐。
.......................
这一日,贾诩向突厥人说出自己的决定。先,由于条件谈不拢,之前的谈判内容全部作废。其次,晋国愿意做出让步,放突厥回蒙古。
而贾诩的军队呢,后退四五十里,以示诚意。
突厥大军瞧见敌人撤退,自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赶紧押运粮草返回。
就这么着,贾诩的三个骑兵军,以及韩岳的五个旅,在后面紧紧的跟随,始终与敌人相聚四五十里。
约过了半个月时间,突厥将粮草押回。在即将到达老巢时,与羌族的大军遭遇。好在突厥人反应灵敏,又故技重施,就地扎营,准备焚烧粮草。
羌族大军不敢擅自决断,将敌人团团围住,等候贾诩的命令。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是放过突厥?还是不顾一切的夺回粮草?
“军师,现在情况非常紧急,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啊。”
“这些突厥人,完全是狗急跳墙,如果把他们逼急了,很有可能点燃火油,焚烧粮草。”
马道:“不如咱们也效仿?末将去抓十万突厥百姓,作为要挟,如果他们不归还粮草,或者点火,我就...。”
“你就怎么样?”贾诩皱眉道:“马啊,我一直没现,你竟然这么狠,拿百姓的命开玩笑?你这话要是让陛下知道了,知道后果吗?”
马疑惑的道:“军师,我说的是突厥百姓。”
“突厥百姓不也是人吗。陛下提倡减少伤亡杀戮,无论是汉人还是异族人,都尽量不要伤及无辜。”
张任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想拿回粮草,无异于痴人说梦。”
贾诩却是并没有像前两天那样着急,不慌不忙的坐下。
众人一见,非常疑惑。
张辽问道:“莫非军师,已经有了对策?”
“还是文远细心啊。”
贾诩笑着道:“不错。我夜观天象,料定五日之内,必有一场大雨!这就是战机啊,有了这场大雨,我们就有可能夺回粮草!”
“真的啊,太好了。”众将欣喜万分。
马哈哈道:“军师,既然有雨,为何不早说啊,害的我们白担心。”
“不过...为防止敌人将粮食转往其他地方避雨,我们还得仔细想想,怎样围住他们的军营。”
马道:“这有何难,我们这有二十几万大军,往这一摆,敌人吓都吓死了,哪还敢出营?”
“嗯。”
贾诩道:“我们的军队,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韩岳将军、羌族友军组成,围住敌营,不让敌人逃脱,也不让他们转移粮草。另一部分由马将军、张辽将军、张任将军的骑兵军组成,待大雨起时,听我的号令,杀进敌营中,夺取粮草。”
“此外,马将军需联络敌营中我们的人,一定要守护好粮草,如果敌人旨意点火,则毁掉帐篷,迅灭火,借助大雨之势,减少损失。”
“得令。”
众人大声应道。
......................
贾诩在天文方面的造诣,真可谓出神入化。说是五天内下雨,才到第三天,大雨就下起来了,而且毫无征兆,说下就下。
最让人欣喜的是,下雨的时间,是在晚上。这个时候敌人已经睡了,根本不会想到贾诩会突然前来劫营。
借着夜色,五个旅的新军,及羌族的七万铁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