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扇蜀锦,一身打扮可谓儒雅非常。鬓角三分灰白,额角两处褶皱。年岁刚满三十的萧何正当而立,然而连日成月的寻找已经让萧何骤然变得老去,十分老态,纵然这潇潇洒洒的打扮也遮不住身上的疲态。
萧何的敬业和忠诚,让苏党上下都是敬佩不已。甚至咸阳城中不自觉的,民众开始述说萧何的忠义无双。萧何的名声由此开始渐渐传扬天下。
在萧何老家沛县,萧何的旧识刘邦也是感慨不已。刘邦通过诸多好友的帮助,再加上县中望族吕公的举荐成了泗水亭的亭长,管着方圆十里的小地盘。以及周边地区的追缉捕盗,初始当官,看着一众人被自己吆喝来吆喝去的刘邦有些飘飘然。自觉地自己算是认识人中混的不错的了。
就算比起被老县令带去咸阳的萧何,自己也快能跟上这群发达旧友的步伐了。没想到萧何的事迹一传到沛县,人人先是为有这么个名人骄傲。可暗自里,谁不羡慕萧何?对于高层之间的那些事情,老百姓是不大关注的。普通人的想法最是感性,萧何一番作为,当得所有人的敬重。
刘邦一听左右的议论纷纷,心中更是感觉到不舒服了。与萧何结识之时,刘邦只是一个混吃混合的无赖,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
但刘邦因为有义气,脾性不错,交际手腕更是了得。渐渐的,刘邦周边聚成了一个小圈子。沛县的狱吏萧何便是其中的一号重要人物。另外还有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此时的刘邦还未成为亭长,身处这群人中,刘邦的社会地位是比较低下的。
虽然长袖善舞,隐隐成为这群人的中心。可刘邦并未作出什么事业,交际虽然广阔,一县之内大多卖他面子。可无论如何,刘邦的地位不高是确实的。
现在萧何一跃而上,得到了皇子的器重,成为天下有名的忠义之士。地位且不说,光是这等声名,就是回乡了,郡守也不敢怠慢。
这样庞大的落差一下子就传递到了刘邦的心理。刘邦出身不好,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左近亲戚,也没有个可以依靠的。但刘邦有大志,想干一番大事。看着周边人一个个都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周边人艳羡的对象。刘邦对眼下自己亭长之职有些不满了。
萧何已经一跃而上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忠义之士,那自己呢?呵,不过一亭长耳。刘邦这般想着,深呼一口气,有了决断。
河套第三曲。被刘邦羡慕嫉妒恨诸多情绪参杂在一起的那个人物,正在地图上仔细寻找着有用的信息。
此次能够深入巡查,机会十分难得,必须要万分珍惜。甚至可以说,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下,极难有下一次机会。通过贿赂,萧何让主管后勤辎重的高公公授意九原给卫队补充足了军资。这才使得两千八百余人能够深入森林,进行寻找。这是第一次深入河套,同时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每次这般,萧何的皱纹都要再深一层。重重重压,这个儒雅男子都一肩挑。身上小吏的味道完全驱散,一步步重压磨砺下,萧何已经迅速成长为可以为苏党独当一面的将才。
撇去其余细枝末节,现在寻找扶苏的线索有了重大进展。
找到了扶苏身边的亲随,这是最大的线索。至少,原本判定扶苏的生还几率多了三成。既然九个亲随都能活下六个,为何扶苏不可以?
对于扶苏已死的那些言论。反推过去,至今未有看到扶苏的尸首,就万不可断定扶苏是否遇难。况且,黄河东套长城军团所在地数十万人驻扎,各色精通水性的悍卒日夜不绝在河下巡查,数百户渔户每日捕鱼,同样没有找到扶苏的尸首。
这般强大力量的拉网式搜查下,扶苏的“遗体”既然没有寻到。一切都可以反推过去:扶苏仍旧活着。只是陷入山林,不得而出。或者遇上了其余奇异事件。毕竟此时的河套平原,未经过大力开发,许许多多森林湖泊遍布。就是拥有军方支持的萧何在这种境地下也行进困难,费去了萧何一众人诸多脑细胞这才找出了一些妙法渡过。
扶苏一个人,形只影单,势单力薄,想要独自走出寻到人家,当然困难。
这种想法和猜测,是一直支撑萧何走下去的最大信念。一旦此次行动仍旧以失败告终,不难想象,萧何是否能依旧坚持下去,或者当场崩溃。
“先生,又有七名士卒受伤。两名士卒失踪了。”期泽入帐,拱手叹息一声说道。
萧何轻呼一口气:“成大事者不惜小费,可公子每时都让我重视士卒性命,若是公子回来。怕也要责罚我。”
的确,脑中装有后世灵魂的扶苏骨子里没有贵族轻贱黔首的那种想法。对每一个生命的珍惜是扶苏一直坚持的信念。再加上秦国完善的军事体系支撑下的威望,这才使得扶苏能够完全获得卫队上下三千零一人包括期泽的效忠,那种完全不带杂色的忠诚。
而此时,为了寻找扶苏,不包括其余动员的士卒。单单扶苏手下这三千接触过的卫队,就已经陆陆续续失踪了一百余人。其余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这些轻伤员仍旧坚持在了一起寻找扶苏。
期泽是卫队的直属长官,对这些了然于心。眼神一阵黯淡,但还是劝慰萧何道:“能找到公子,想必这些同袍在黄泉之下也会欣慰的。”
萧何轻笑一声:“你也给我加压了,这担子,不轻。”
期泽赶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