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刚过中秋,延英殿就升起了炭火,总管太监李好古不停地唠叨说:“哎哟,冷,这天怎么这么冷,冷的骨头缝都疼。”老佛爷说冷,那就是冷,左右服侍的太监们个个嘴里都喊冷,尽管搬运炭火弄得浑身热烘烘的,也沒人敢说热字。
那些年少不更事的小太监们,私下议论,“乖乖,老神仙这是怎么了,这才十月天,就算冷能冷到哪去,至于要弄盆火吗。”
这个说:“老年人能跟少年人比吗,这些日子,圣上每夜公干到深夜,他老人家要一刻不停地陪着,任是个铁打的金刚也熬不住哇。”
众人点头称是,正议论时,有当班的大太监吴厚云路过,就说:“散了,散了,诸位沒见近來宫里事多吗,四面在打仗,盛天子宵衣旰食,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却围在这嚼舌头跟子,良心都让狗吃了,散了,散了,各忙各事去。”
众人散去,吴厚云皱着眉头,想了下,转身來到李好古的值房,李好古刚侍候李炎去永乐宫,由淑妃娘娘侍候茶点,他这才得空回房來吃点茶水,打个眯盹。
吴厚云进门时,眉清目秀的小太监吴承远正跪在那帮着李好古捏脚,李好古一只手端着水烟,一只手就在吴承远的蜂腰上搭着,见是吴厚云,也不在意,招呼他在身边坐下。
看他又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这才打发吴承远出去,说:“你是听到什么啦。”
吴厚云说:“老神仙,宫里的议论声越來越多,长此下去,奴婢只怕……”
李好古耷拉着眼皮,嗡声问:“你怕什么。”
吴厚云觉察到气氛不对,立即起身來,控背说道:“只恐被有心人利用。”
李好古听了这话,才哼出一声,将水烟袋递给吴厚云,借他一只手坐起身來,说道:“那有啥法子,让他们嚼舌根子去吧。”
说罢他站起身來,在吴厚云的搀扶下望值房外走,走了两步停下來,叮嘱吴厚云道:“你是宫中的老人了,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自个栽跟头啊。”
吴厚云扑腾跪地,哀告道:“老神仙,您疼疼儿子,儿子不明白啊。”
李好古斜他一眼,哼道:“不明白,自个儿回去琢磨吧,琢磨明白了长命百岁,琢磨不明白,……”
李好古赶到长乐宫的时候,李炎正在午睡,他详细问了小太监午膳情况,小太监不厌其烦地向他禀报李炎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说了什么,连咳嗽几声,笑了几声都一一禀报了,李好古听了很满意,赞了小太监一声,打发下去,心里却想:“今日饮食比昨日又少了。”
他來到寝宫,看了躺在绣塌上的李炎一眼,侧耳听了听他呼吸的声响,在心里咂摸了一下,不觉眉头又是一皱。
服侍在绣塌旁的淑妃,蹑手蹑脚地跟了出來,拿出做主子的架势厉声问道:“陛下为何如此疲惫,饮食为何如此至少,你这个总管太监是怎么当的。”
李好古瞄了眼一脸稚嫩的王淑妃,随口敷衍道:“近來因为淮南削藩之事,陛下宵衣旰食,耗费了许多精神,不免有些疲惫,因为心焦不免减损饮食,此事,奴婢已禀奏太后娘娘知道,太后娘娘令李相规劝,怎奈此等军国大事,事关社稷,奴婢又岂敢多嘴。”
淑妃被这话被噎的半晌无语,倒竖柳眉气哼哼地给了李好古一瞪,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转身去了,李好古弓腰控背送她离去,把腰一挺,无声地哼了一声。
他敢敷衍年幼少智王淑妃,却不敢敷衍郭太后,郭太后召他去询问时,他只得一五一十地回报,郭太后闻言忧心忡忡,怒道:“太医院那帮子就一点辙都沒有,哀家年事日高,常觉精力不济,李好古,你随驾多年,当该为哀家分忧才是。”
李好古惶恐下拜,连声说奴婢该死,郭太后命人扶起他,抚慰一番,又赐了他一双福字,李好古出兴庆宫乘车回大明宫时,心里却想:“陛下之疾,罪在红丸,老道不死,回天乏力,可恨他圣眷正隆,谁敢惹他。”
想到这,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來,上面写着: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鸡膜十斤,龟毛十斤,兔角十斤,这张单子是赵归真呈给皇帝的,说上面列的都是炼制仙丹的药材,李好古心里好笑,这些东西自己要是能凑齐,不必炼什么仙丹了,立马就成仙。
他带着几分恼怒地把那张纸团了团,想丢下车去,转念又忍住了,心里想:老杂毛,咱家不敢动你,就无人敢动你吗,你真有本事就护佑陛下长命百岁吧。
马车刚到兴宁坊,突然停了下來,李好古连眼都沒有睁,就问:“怎么停下啦。”赶车的小太监回答:“前面有亲王卤簿。”李好古一把扯开车帘往外看去,这么晚了街上出现亲王卤簿,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实证明,他所料不错,因为他所看到的亲王卤簿正是消失了许久的光王府的。
“光王回京了,这……”李好古一撮牙花子,推着小太监说,“走,绕路,快回宫。”
光王回京的消息,第二天便传遍京城,正当人们纷纷揣测此意为何时,又传來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刚刚回京的光王就入宫与闻朝政,亲王问政,地位等同于监国,圣天子子嗣尽皆年幼,这监国可不就是皇储。
自古帝王父死子承,兄死弟及,叔死侄继,乃至先君暴死也有长辈叔伯辈当国,但皇帝还沒死,就是把叔伯立为储君的,自盘古开天以來我大唐还是头一份。
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