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环境上讲,铲除裴炎、平定徐敬业、削灭李家之后,武则天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政敌。就算有。也是不成规模的一些反对派在暗中鼓捣,掀不起什么大浪来。更重要地是,高宗皇帝死后的这几年,武则天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整个大唐的局势稳定了下来。如今,大唐的国内整体来说是处于平衡状态。百姓们没有流离失所大面积的逃荒。时局相当稳定。
也就是说。武则天上台之后,并没有触伤到大唐地根基、没有加重百姓负担也没有破坏整个国家的平衡。
稳定的国内环境,让她的野心加快的膨胀。因为这有理由让她充满自信,哪怕自己正式登基上台也一样可以让国内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唯有这样,她的帝位才坐得稳。从这一点上讲,武则天与普通的野心窃位还是有着本质地区别的。至少,她将眼光放在了大局之上。从政数十年的经验告诉她。唯有让整个大唐的百姓们都有饭吃有衣穿,政权才能稳固。至于谁当皇帝……那便是有能居之了!
这一点,从来这些年来布的诸项新政可以直接看出。她打击旧有的门阀仕族提拔了许多的朝堂新贵,借以培植自己地亲信党羽仕人集团。但是她不管怎么折腾,始终坚持着一条底线:那就是不加重百姓负担、不让朝廷失信于民。
这是屹今为止,武则天做得最合理、也最高明地地方。看来她倒是深刻理解了太宗那句话并遵照执行: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至于这舟是谁掌舵。就是舟上的人自己的事情了。武则天再怎么争抢这个舵手地权力。也不会跟水为难。于是,她驾驶的这艘船才得已一直都在安全航行。
刘冕想通了这一些,心里浮现出一张人的脸来。
那是一张。很久都没有看到过的脸了。
李贤。
他在乾陵守孝,已经有些日子来。如果武则天马上就要登基,李贤也是时候重新走上政治舞台,干一些事情了。否则,错过了这最精彩的一个表演舞台,再想冒了头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刘冕琢磨着,这许多的事情是不是该去和李贤通个气,商量一下了?如今自己虽然在朝堂之上略有了一席之地。但追根朔源自己始终是与李贤的利益最为统一。
政治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地朋友。唯有永恒地利益,这一点刘冕深以为然。至从数年前长安东宫事变的那一刻起。自己地命运就与李贤紧密牵连在了一起。这两年来自己所做的一切,仿佛都与李贤无关。可实际上自己已经成为李党的一员,与李贤的政治利益是统一的。哪怕是武则天登基当权,自己身上这一块李党的印记是始终挥之不去的。
不管这历史还会不会按照自己所知的那样去演化,自己的信念不可改变:让大唐向着强盛的方向展。现在看来有一件事情显而易见:如果真让武三思这样的小人窃得了政权谋得上位,大唐必走下坡路。
于公于私,复唐势在必行。如果这条路充满了艰辛和凶险,那就绕走曲线又有何妨?
刘冕觉得自己这几年混下来,变得世故变得圆滑了。也许我会和武三思笑脸相迎,也会对薛怀义那样的人曲意奉诚,更不排除利用太平公主的可能性。只要能让自己安全的生存下来,并能向着信念的方向前进,手段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现在,就是这样的一个世道。几番凶险折腾下来,不容人不改变自己。否则,我都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生存都是求知数,还谈个屁的理想与信念。
刘冕回到家里,酒劲越上涌,人有些兴奋,思路反而更加清晰了。他琢磨了一阵,想到一个去乾陵的借口和办法。
这件事情,还得着落在太平公主的身上。
反正现在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办,还不如去一趟长安到乾陵走走,就当是旅游放松也行。
想到这里刘冕拿定了主意。美滋滋的歇息了一宿,第二天晴晨起来参加了一趟早朝。诸国的使臣们都来辞行归国了,武则天又赏赐下一批宝物并给他们饯行。至始至终,突厥人也没有提起要比武的事情,那个野性的小娘们洛云公主也没有再出现。看来是她叔叔默啜还是识得大体地,并没有由得她胡闹。
散朝之后。刘冕想办法找到了上官婉儿。
上次诗会之后,上官婉儿也没有再和刘冕斗气了,二人重归于好感情正甜蜜。上官婉儿也很期待每天散朝之后难得的时光,能和刘冕单独相处说说热心的话儿。
二人并肩走在御花园里,闻花香听鸟语,心情颇为轻松。上官婉儿兴致上来还吟了几诗句,刘冕自然是拍着巴掌大声叫好。上官婉儿又好气又好笑。骂他草包之余却又笑逐颜开很是爱用。
“婉儿,我想拜托你帮我办件事儿。”刘冕挑了个上官婉儿心情正好的当口,说起事来。
“说呀!”上官婉儿背剪着手轻松的踢着花园过道上的石子儿,表情很轻松。
“我想你向太后建言,让太平公主去一趟乾陵拜祭高宗皇帝。”刘冕说道,“太平公主不是要改嫁了吗?这时候是否该去告祭一下先皇呢?”
上官婉儿何等聪明之人,脸上地轻松表情顿时一扫而光。警惕的低声道:“你是不是想去见李贤?”
刘冕不禁愕然。随即笑而赞道:“婉儿,你真是我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