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权相>第四十七章 攻心战(上)

贾老贼在临安难,既要防着被变法伤害到利益的权贵背后冷箭,还要承受那些热心过了头的主战派施加的压力,进退两难。可一山还有一山高,贾老贼的这点难处和压力拿去与襄樊军民吕文德相比,那贾老贼简直就象是生活在天堂里了。

初次攻城战失败,蒙古军上下并不气馁,除了加紧建造巨型回回炮来对付襄樊的变态城墙外,忽必烈并没有放弃在短期直接攻破襄樊的希望,利用强大的人力优势和夜色掩护,忽必烈又对襄阳和樊城同时起了一次大规模偷袭,妄图同时多点进攻分散守军力量,主力军队乘机寻找突破点。但吕文德兄弟也早防着忽必烈来这一手,一城现偷袭,两城立即戒备,并亲自上阵率领英勇的襄樊军民用各种守城武器狠狠还击,导致蒙古军队再一次折戟在襄樊的变态城防之下。

连续两次大规模进攻都遭失败,忽必烈立即转变策略,派出大量军队工匠挖掘地道,妄图将地道挖到城下再用火药炸塌城墙,不曾想襄樊军民在这之前已经加深了护城河,并在河底故意挖了一些深坑增加水深水压充当陷阱,蒙古军拿着以前的护城河数据计算地道挖掘深度,自然要吃大亏。上千蒙古士兵和工匠刚挖到护城河旁边时,地道头顶被巨大的水压冲破,大量河水汹涌而入地道,淹死数百名蒙古士兵和军中奴隶,并使襄樊守军有了防备,忽必烈坑道爆破攻城的计划也宣告了破产。

一计不成。忽必烈又来一计,将军中战死的汉人士兵尸体收集起来放到阳光之下暴晒,待尸体臭腐烂后乘夜用新赶制地轻型回回炮抛入城中,还有就是把腐烂尸体装入麻袋,系上大石抛入襄樊军民取水的河道形成污染源污染河水,妄图在襄樊城中制造瘟疫。可惜打了几十年仗的吕文德在蒙古军刚把第一具腐烂尸体抛进城中时,马上就识破了忽必烈的用意,下令士兵将腐烂尸体深埋火化处理,并多开水井不饮河水,城中瘟疫始终没有流行起来。倒是蒙古军的回回炮手中有十几个士兵因为和腐烂尸体直接接触染上了瘟疫。病死了六个熟练炮

病毒战没起作用。蒙古伯颜又站出来献烈火焚城之计,让军中工匠秘密制造大量孔明灯,选了一个刮着西北风的晴朗晚上集体燃放。数以十万计的孔明灯随风飘入樊城,引燃了许多樊城房宅,蒙古军乘机全力攻城。不曾想囤积得有大量火药武器的樊城对火攻最是防备,城中大街小巷水龙水缸水桶无不齐备,城中火头刚起。樊城百姓就有组织的参加灭火工作,专职负责灭火;吕文德则率领宋军城头坚守,专门抵御蒙古军队的偷袭;吕文焕也率领襄阳军民通过浮桥迅增援樊城。帮助襄樊军民扑灭火头后又上城参战,再一次打退忽必烈地进攻。但饶是如此。吕文德兄弟还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将火药武器全部转移到防火地窖之中。谨防忽必烈故技重施。

如此你攻我守了十余次,忽必烈用尽种种匪夷所思地攻城手段。无奈襄樊军民上下一心,齐力抗蒙,以大无畏的英勇精神与蒙古军队周旋,忽必烈不仅没在襄樊城下占到任何便宜,反倒前后赔上了数千士兵的性命。不得已,忽必烈不得不再一次转变攻城策略,一边在鹿门山、万山和虎头山修建了四十余座堡垒彻底封死襄樊对外交通地陆路要冲,一边由精通水战的刘整亲自指挥在汉水沿岸和汉水河中修建多座炮台,布置回回炮和床子弩等武器封锁水路,还在襄樊上下游的汉水河中钉以大木,修建两道巨大的拦河木栅不许船只通过,妄图彻底断绝襄樊与外界的水陆联系。

对于这两道就象囚笼一样地拦河水栅,吕文德兄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襄樊城里各种必需物资堆积如山,可供十年之用,就算贾老贼的增援来得再晚一点,忽必烈也休想耗死宋军。不过吕文德兄弟很快就现,彻底封死襄樊只是忽必烈的策略底限,忽必烈还是没有放弃在短期内攻破襄樊地任何可能……

深秋的湖北大地还没有降雪,虽然在晚上已然是寒风刺骨,站岗执勤必须加上冬衣,土地却还没到凝结僵硬地地步,比较的柔软。在这么一个日子里,数以万计地蒙古士兵忽然行动起来,抗着铁铲木铲和锄头集中到樊城的西南角,开始在地面上挖掘壕沟。本来在战场上挖掘壕沟地事情十分常见,主要是用于抵御敌人的骑兵冲锋,但襄樊城中骑兵十分稀少,蒙古军根本不用害怕宋军骑兵的出城突袭,所以蒙古军的这个异常举动,立即引起了襄樊军民的注意。

“奇怪?鞑子在西南面挖壕沟干什么?西南角本来就是河滩,根本不用提防骑兵突袭啊?”范天顺用望远镜观察着蒙古军挖掘壕沟的距离和方位,大惑不解的问道。但宋军诸将谁也猜不出蒙古军队的真实用意,自然无人能够回答。仅有其中经验最丰富的吕文德想起了什么,赶紧命令道:“快把沙盘拿来,要地势标注最详细那个沙盘!”

不一刻,沙盘送到城头,吕文德用尺子丈量沙盘上地形的高低片刻,终于抛下木尺咬牙切齿道:“狗鞑子,竟然能想出这么阴毒的主意。”宋军众将不明就里,忙问其故,吕文德指着沙盘解释道:“你们看,樊城护城河水流遄急,宽百步长十余里,想要全部填平是绝对不可能办到的事。而樊城的西南角地势较低,大约比樊城的护城河低上一丈左右,鞑子挖掘壕沟,就是想用壕沟引走放干樊城护城河的河水。


状态提示:第四十七章 攻心战(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