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二六二年,宋景定三年、蒙古忽必烈汗中统三年三月初五,蒙古军山东东路行路总管兼江淮大都督李心怀故国,毅然决定易帜归宋,打出大宋旗号公然反叛忽必烈,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李叛蒙事件的序幕。时隔一百三十五年后,大宋的朱紫大旗再一次在山东重镇益都上空飘荡,在大宋旗帜下,蒙古使者的颈中鲜血泼洒如画,李身着大宋军服,举剑怒吼,“我山东男儿,从此复归大宋!”上万披甲战士同时怒吼,“复归大宋!”
李准备叛变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军队里那些忠于蒙古的铁杆汉奸也早被杀的杀赶的赶,扫除一空,再加上宋军这两年与李军队良好关系,是以李正式举事之时,军队里那些中下级将领一致拥戴。又下令各地尽杀境内蒙古戍军,消弭后患。完成了对军队巩固控制后,李第一件事是遣使至临安上书宋理宗,正式向宋理宗称臣;第二件事则是传檄天下,号召中原世侯与自己一起叛蒙归宋;第三件事,便是李留二伯李禄与儿子李彦简守益都老巢、亲自率领主力去攻打山东第一重镇济南了。
军歌嘹亮,旄旗招展,黑压压的李军队伍沿着官道铺天盖地的向济南涌去,这一支李的主力军队从旗帜到士兵盔甲再到鞋袜,无不是正宗的大宋军队标准装备,可见李对叛蒙归宋的蓄谋之久。而沿途所过州县无力抵抗,无不是望风而降,更加助长了李志在必得的决心与对获得胜利的信心。而李的岳父王文统则忧心忡忡,一再劝告李放慢进兵度,不可过于孤军深入。
“大都督,我们到了前面的章丘,暂时停止行军进行休整如何?”三月十一清晨,李军主力即将抵达济南东面的最后一个城池章丘时,王文统再一次向李劝告道。李斜着眼睛向王文统问道:“岳父,你怎么又来了?我们才走多远就要休整?过了章丘再走不远就是济南。只要我们用兵得法,今天晚上就能在济南城里过夜,为什么你还要提出休整?亏你还是熟读兵书之人,兵贵神这点都不知道吗?”
“这道理我当然知道,只是自从过了淄州后,我这眼皮老是跳得厉害。怕是要出意外。”王文统脸上写满担忧,“檄文传出去已经五六天了,离咱们最近的泰安严忠济那边还没有动静,就连专门给他去送檄文的使者都没有回来,老夫担心严忠济这小子吃人饭不拉人屎,给我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啊。”
“才五天半。”李纠正王文统的错误,又信心满满地说道:“严忠济和咱们不同,咱们是早就准备归依大宋,粮草军械旗帜军需样样都准备周全。严忠济那边恐怕连准备足够的旗帜都得一两天时间。再说去送檄文的使者得隐秘行事,也许路上耽搁了一下,到现在还没抵达泰安。”
“希望是这样。”王文统还是十分担心。又建议道:“要不咱们就在章丘等上一等,等到其他世侯有了反应再动手不迟?反正济南已经是嘴边的肉,什么时候吃都可以,要是有什么意外,咱们在章丘也随时可以退回益都。”
素来信任岳父的李有些犹豫,可就在这时候,前锋郑衍德遣使飞马来报,前面的章丘县已经开城投降,据率众投降地县令供认。济南城中仅有守军不满千人,并且有传闻说济南万户张荣之孙张宏已经在收拾金银准备开溜,不打算拿鸡蛋碰石头和李军主力硬拼。李大喜过望,仅考虑了半分钟就命令道:“加快度前进,天黑前务必抵达济南,拿下了济南,犒劳三
“好啊!万岁!”李军的队伍中陆续响起片片欢腾,队伍前进的度陡然加快了许多。李笑眯眯的对王文统说道:“岳父,消息如果属实。咱们也许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拿下济南城,到济南城里去等其他世侯的消息也不错啊。”王文统长叹一声,知道无力回天,也只好随李去了。
章丘县令没有撒谎,济南万户张宏收到李叛变攻打济南的消息后,因为兵力不足确实打起了弃城而逃的主意,只是害怕蒙古军法没敢提前逃走。当傍晚时分李军兵临城下时,张宏见李军阵容强大自知城池难保,便果断下令弃城。率兵向北突围(史实)。济南遂告陷落,大宋旗帜百年后再一次插上济南城头。
济南不战而得。欣喜若狂的李立即下令犒赏三军,张榜安民,号召汉人百姓恢复宋人衣衫,踊跃参军保卫汉家江山。只可惜以宋为正朔的观念在北方淡漠已久,因此恢复宋室地号召很难有多少政治感召力,济南百姓就没表现出太多的欢腾,城中反而人心更加惶惶,人人皆说兵祸难免。更有不少汉人地主害怕大宋军队收复山东后对他们杀人夺田,打起了蒙古军队复回济南时与蒙古军队里应外合的主意。
垂涎已久地济南落入囊中。大喜之下李顿时忘乎所以。当夜竟与众将宴会大醉。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直到王文统再三求见方才起身。刚到大厅时。李就看到岳父王文统在大厅里焦急地踮步。李问道:“岳父。这么早就把小婿叫醒。出什么事了?难道城做百姓哗变?”
“城里有厉元帅和郑将军地军队维持治安。没出什么事。”王文统将一封书信递给李。“大都督快请看。这是邳州万户张邦直派人送来地。”李接过一看。见张邦直在信上告诉自己。他已经响应李地号召起兵反蒙。复归大宋。并已派出使者去临安献表称臣。但张邦直地邳州粮少兵寡。希望李尽快出兵南下。与张邦直军连成一线。互为犄角共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