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看着面前的巨汉,叹了口气道:“奉先啊!这是何必呢?在下与你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啊!你的那些亲戚在下可没有因为你而迁怒他们啊!为什么就不能放我一条生路呢?!”
董卓面前出现的正是吕布,他带着关羽的腰牌,从美稷调了一万匈奴骑兵,按照荀攸的布置,正好挡在董卓南逃的必经之路上,真可谓死死的扼住了董卓南归的命脉,成为了真真的杀招。
只是此刻吕布的心中却也是很不平静,他的确与董卓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如果仔细想来,在自己给董卓做亲卫统领的那段时间里,董卓待自己还是很好的。
然而,如今是各为其主,自己是李宣的部将,董卓率领十几万大军攻打朔方郡,这样的仇怨就足够吕布杀死董卓了。
吕布缓缓地抬起头,看向董卓道:“嗜杀之人,人恒杀之!你妄起刀兵之时,难道没想过有朝一日或许会死于刀下吗?”
董卓一愣,随即释然,是啊,自己杀了多少人啊,其实在自己杀人的时候,就种下了被人杀死的恶果。想到这些,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得狂妄不羁,笑得泪眼婆娑,直到笑累了,才讥诮地看着吕布道:“你说的很对,我们这些拿刀子的人,迟早要死于刀下,今日是我,来日又会是谁呢?”
说罢又是一阵狂笑,似乎要将这一生所有的笑都一次性的挥霍掉,然而他并没有能够如愿,一支利箭闪电般地没入他的咽喉,从颈后贯穿而出,董卓的笑也戛然而止,他的身体在战马上晃了晃,却硬是稳住了身形,他没有伸手去捂那鲜血狂喷的脖子,而是平静的望着南方,望着并州的方向,那里虽然不是他的家乡,却是他的家。
吕布回头看了看身后的那名万夫长,那个匈奴军队真正的统帅,那个手持雕弓一箭射穿董卓咽喉的匈奴大汉,点了点头,道:“呼厨泉大人,箭法了得!”那人抱拳回了一礼。
一阵狂风席卷而来,双方军士均不自觉的歪了一下头,避开风沙,但当他们在抬起头的时候,董卓已经陈尸马下,一代枭雄竟然死得无声无息,甚至连一句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都没有,就那样与刍狗无异地爬在马下,死了。
董卓军投降了,可是李傕、郭汜、樊稠、李肃和牛辅,甚至连李儒都宁死不降。
荀彧请示了已经南返的李宣,决定将他们都放了,毕竟他们并不是敌对势力,在大汉朝看来,如今也不过是董卓军北上欺凌朔方郡的百姓,而董卓的死也必须上报是在行凶是不幸被奋起反抗的守军流失所杀。
又一次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这样的决定不知道是不是刘宏所做,如果是,那便不能怪荀彧对他的莫大失望了,这样的大汉之主,将百姓的命视如草芥的大汉之主,是他心中想要匡扶的大汉之主吗?
这一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正在沿着黄河南下的李宣的心中,如今已经是中平元年的元月,中原地区的百姓过着怎样的生活,李宣虽然未曾亲见,可是也能够想象的到。这样的汉朝值得自己为他奋斗吗?
正当李宣思绪乱飞的时候,前方一阵骚动将他惊醒,仔细看去,却是几个士兵扶着一个斥候向自己这边冲来,李宣见状,忙分开左右,迎了上去。
“快给他喝点水,别着急,慢慢说!”李宣见到那个斥候开裂的嘴唇忙道。
那士兵却固执的摆了摆手道:“昭武九姓出动了三万多人的军队攻破了屋兰大营,好在我军应对得当,损失不大,如今已经被迫退守删丹,只是没有坚固的城池防守,形势不容乐观啊,贾诩大人让小的转告大人,如果情势恶化,他们只能退守武威,希望将军早作定夺。”
李宣示意斥候身边端着水的那个士兵给斥候喝水,然后回头看向黄忠道:“汉升你速速率领两万骑步兵增援文和,不能再退了,如果再退回到武威,那么事情就麻烦了,那些本来被我们弹压的部落,难保不会趁势而起,我们前面所做的一切就付之东流了。”
黄忠有些犹豫的看了看李宣,最后还是对李宣使了一个眼神,瞄了一眼张济,李宣哪里还不明白,黄忠要带走的正是李宣的直属步军,如果这些人走了,那么留下的就是张绣率领的五千步兵、韩遂的五千步兵和张济的一万并州降兵,这样的兵力结构,黄忠如何能够放心,万一李宣出什么意外,他黄忠如何自处啊。
不过李宣对此倒是非常坦然,他微笑着看着黄忠道:“汉升放心好了,这边万无一失!”
李宣如此说,并非他骄傲自大,而是形势使然,如今的并州军已经彻底失败了,几万的董卓残兵回到了并州,然而失去了董卓的并州,已经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云中、雁门和定襄倒向了李宣,再加上南匈奴的势力范围,李宣已经稳稳占据了北部的半个并州。朝廷对此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边关还是要靠军事实力来说话的,这也是为什么云中和雁门会倒向朔方,因为他们都是边军,隐隐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定襄是因为没有选择,它的区位被云中、五原和雁门包围着,如果不倒向李宣,那么在李宣的势力环视之下,那里今后还怎么发展啊。所以那里也就只能选择倒向李宣。
相比较统一的并州北部而言,并州南部就混乱不堪了,原来董卓虽然只是一个刺史,可是因为强悍的军事实力,他牢牢地控制着并州,不断压缩着各郡守的职权,然而董卓一死,并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