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还在继续。
陆禄说道:“工部之缺既已定论,对何人继任望东村布政使一职,诸卿有何见地?”
科技国现在全国就一府十三村,这些个村落的地位,换句话说,其实就相当于地球主世界的一个省。
所以在朝堂上讨论一个村的村长由谁来担任,是完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件大事。
堂下大部分臣子们一时都想不到皇帝竟然直接从官员中拔人进中央,而不是按照举荐制来任用外徒,因而一时之间都有些失言。
“既然诸位臣工无有其他建议,如此暂且就由粮颠村布政使坤擢升为望京村布政使。”
望京村是最邻近顺天府的一个村,也是十三村之中人口最多,税收得最多的一个村,坤被从最西侧的一个村调任这个重要村,其行政地位上的提升显而可见。
“至于粮颠村的布政使,诸位回去好生了解,何人适合,上疏于朕。”
“臣(等)领旨。”堂下众臣躬身应喏。
高高在上的陆禄环视一圈堂下俱都是五六十岁的垂垂老首,没有一点朝气,的朝廷重臣们,道:“朕这些日打理朝政,蓦觉国朝举荐开制以来,已有年头,我朝因制获益良多。”
“然,举荐察举重于时,理民牧民亦重于时,两两两不能相得,加之诸位臣工朝事繁忙,举荐察举无有定律,疾之,朕有定计,欲改选制,诸位臣工有何见地?”
堂下重臣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举荐考察是需要花时间,但是我们有考察过了的选官举荐啊!
我们是忙,但是我们有家人有学生有老师可以帮我们考察啊!
原来皇帝是要改选官制啊!
堂下众臣一开始听陆禄说话,还有些莫名,然而陆禄一说出朕有定计这四个字,大家就都知道什么意思了。
心里虽然千不愿百不愿,但诸位还是躬身揖礼,没有任何意见:“陛下圣明!”
“王乃建。”闻言,陆禄朝内侍监秉笔太监王乃建望了一眼。
早有准备的王乃建行礼,手甩拂尘,发出“啪啪”声响。
片刻,四位小太监从殿边缘走了出来,两位手捧册子,两位负责给文武两列官员递册子。
这些册子里面的内容,自然是陆禄设想的官阶制度,是由几位小太监在陆禄休息间隙,听陆禄口述写下,然后复写多册的。
“九品官制?”
“制品、部品……?”
“吾是正部品官阶?”
“科举??”
……
“此便是朕之设想,科举制主考四书五经,全天下文人皆可赴京赶考,考成者皆授员之称,位列股品下,称吏员,入官成制。”
“考成优异者,直授科股品,有缺补进!”
“国朝职官,一应官阶,吏天官牵头,能略整备,奏知朕。”
“科举具事,由礼部牵头,府村设学政使,主学考,府学政使主考府考村考有成者,府考前三,置状元、探花、榜眼美号,进中和殿由朕直考。”
“圣明无过陛下!”如此有条有理,众人还能有何意见,纷纷溜须拍马。
“另,府村同设品制,以府为计,府之地位等同从部品,任府布政使之差必得从品官,循例规划,吏官务得尽心尽力。”
“谨遵陛下圣谕!”吏部尚书作揖回应。
“除外,国事政忙,唯系于朕之一身,不胜其扰,故,朕欲于六部之上,增设一内阁官署,置一首席辅政之臣、一次席辅臣同三位要务辅臣,为朕查漏补缺,领衔六部,辅理国事!”
首辅!
次辅!
辅臣!
一次五个再不是专门分工某一部门的顶级高官,而是领衔六部,辅理国事的大臣,陆禄就不信这些已经做到之前行政金字塔的诸位大臣们不会想继续朝更高的位置爬去。
纵然他们满足于目前的地位,但是他们生活在世并不是孤独一人的,有相熟的同僚、同盟、下属、亲属,这些人也会推着他去前进。
而想要前进,就得一心一意的帮他把事情做好啊!
堂下诸位大臣听到陆禄的话,纵然活了五六十岁,官场历练多年,仍旧不由得有些失神。
这可不是六部官啊,而是辅助皇帝管理朝政的机构啊!
“一应规划,朕会通略考虑,万望诸卿尽心尽力!”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一边三呼万岁,诸臣们心中也在暗自思索:看来这官阶制和科举制我部一定要搞得漂亮,搞得响亮了!
……
散朝后,陆禄在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回到殿后更换常服。
皇帝上朝时穿的衣服讲究宏伟庄严,穿戴腾挪比较繁琐。
因而皇帝一般都是只在各种朝会中才会穿几个时辰的龙袍,其他时间都是穿轻便舒适的常服。
陆禄自然也不例外。
“皇爷,今日意在何处用膳。”王乃建说道。
“就庆德宫罢,对了,莫贵妃的宫寝?”陆禄说着望了王乃建一眼。
“启禀皇爷,贵妃娘娘寝宫今晨便已安置妥当。”王乃建回道。
今早过来朝会的路上,王乃建就已经给陆禄呈过内侍监择定的几个寝宫给陆禄选择。
而古代人搬家没什么麻烦的,寝宫也是定时打扫的,直接带包入住即可,因而一个早上的时间,莫蓉儿就换好了寝宫。
陆禄点点头,坐上辇轿,直往莫蓉儿新换住的,距离乾清宫只有一墙之隔的,原来名叫景仁宫,现在被改名为‘宝物宫’了的寝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