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九朝杏坛>第三〇三章 大喜之日4

1.

中午十一点,春书立在家里摆了三桌喜宴。婚房里一桌,主要是招待伴郎伴娘和许丹娘家过来送亲的一个堂弟和一个表妹,由春天和许丹作陪。堂屋里的那一桌是男宾,主要是老春家的长辈们,春天的堂兄弟们,还有摄像、照相的人员和开车的司机等,由春书武、春书立仨作陪。剩下的那一桌是女宾,摆在春书立夫妇卧室的土炕上,招待的是远道而来的春天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由春天的母亲张秀丽和二伯母作陪。

酒宴开始十几分钟后,春天就领着许丹去外面的酒桌挨个敬酒,一是表示对长辈们的敬意,二是让许丹认识一下老春家的这些亲朋好友。敬酒过程也很简单,春天执酒瓶,许丹执酒杯,春天每介绍一个人,许丹就喊一声并敬一杯酒,遇到抽烟的男宾还要许丹再给点一支香烟。整个过程春天和许丹不用喝一滴酒,只要把礼貌和敬意表达出来就成。许丹在社会上闯荡多年,见多识广,丝毫不畏惧这种场合,大大方方地敬酒点烟,嘴里说着得体的客套话,得到了老春家这些长辈们的一致夸赞。

这一圈转下来,时间也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敬完酒后,春天和许丹回到了新房,安心陪着吴晓王莉和许丹的堂弟表妹喝酒。许丹的堂弟酒量很大,还变着法地逼春天喝酒,因为人家是第一次登门的娘家人,代表的是户山镇老许家,所以,对许丹堂弟的敬酒,春天只好一一笑纳。

2.

下午两点多,酒宴结束,除路途较远的几个和等着“吃小饭”的亲戚需要留宿外,其他的都陆续回家了,春天和许丹少不得要一次又一次地到院子里相送。这也是户山地区的又一个婚俗,新娘子新婚三天之内,不能随意踏出夫家院门,至于理由和原因,也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反正多少年来就是这么流传下来的。所以,春天和许丹只能在堂屋前恭送宾客。

下午三点,制作完结婚录像带的摄影师带着照相师和司机也离开了,结婚录像带给春天留下了,相片还要两天以后才能送过来。春书立拿出喜钱打赏了摄像师、照相师和司机,千恩万谢地把他们送走了。

剩下的就是许丹娘家的小表妹和堂弟,还有那个开车轻卡送嫁妆的司机,轻卡车是许丹二姐工厂的,司机也是许丹家的一个远亲,这三个人都不想走,非要看完结婚录像再回去。

春天和吴晓只好忙手忙脚地把许丹娘家陪送的二十五寸长虹彩电开箱、组装,然后再连接上春天去县城购买的日立的vt-fx6500a录放相机,这样,摄影师刚刚录制的结婚录像带就可以看了。做这些工作春天熟门熟路,十几分钟的功夫就搞定。

所有设备都搞定,春天就把家里人召集了过来,一起欣赏录制的结婚录像。还别说,许丹找的这个摄影师水平还真的不错,剪辑的水平也非常高,整个录像带从片头字幕、特效、音乐,到拍摄效果,都做的恰到好处,整个录像历时一个半小时,看起来就像一部浑然天成的小电影。老春家的这些老人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电视里,好奇地互相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新房内不时响起阵阵欢快的笑声。

看完结婚录像带,许丹的堂弟和小表妹带着满足的心情告辞了。吴晓和王莉却不想走,还想再这里等着晚上闹新房、看热闹,春天只好由了他们。

3.

晚上,天刚黑,村子里闹新房的年轻人就一拨一拨相约着来了。

说是闹新房,其实根本闹不起来,来的这些年轻人虽然说也都是石门沟子村的,但他们跟春天并不熟悉,只是互相认识,知道是同村人而已,闹新房要互相熟悉之间的人闹起来才能放得开。虽然说户山地区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但来的这些村里人只是藉着“闹新房”的借口,来春天这里看稀奇而已。

他们要来看的“稀奇”就是春天的结婚录像和春天家的大彩电,还有多功能录放像机,这些东西在石门沟子村可都是稀罕物。石门沟子村一百多户人家,百分之八十的人家有电视,可大多是十几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像春天家里原先的电视机就是十七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这几年,村子里新婚的年轻人虽然也有几家买了彩电,可都是小的可怜的十四或十七英寸的彩电,像春天家的这种二十五英寸大彩电,在村子里绝对是头一份。还有结婚录像,石门沟子村以前也没有人拍过,一般是结婚的时候找人拍几张照片而已,村里人都明白,即使是结婚的时候花二三百块钱请人拍了结婚录像,又有几户人家能买得起昂贵的录放像机呢?既然买不起录放机,那拍摄的录像带放在家里还不是让人看着闹心的摆设吗?

在春天和许丹的热情招呼下,这帮子年轻人局促不安地坐在了春天新房的沙发和婚床上,一边吃着瓜子和喜糖,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里播放的春天和许丹的结婚录像,满眼都是羡慕和憧憬。

看完了结婚录像,春天又放起了卡拉ok录像带,悠扬悦耳的旋律立时在屋子内回荡盘旋。春天把手里的话筒递给了村里的那几个年轻人,可是这些人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主动站起来唱一首歌。还是王莉替春天解了围,接过春天手中的话筒,大大方方地和吴晓唱了一首黄梅戏《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选段。村子里的那些年轻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王莉好和吴


状态提示:第三〇三章 大喜之日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