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做为“国防部长”,南征北战是少不了他的,而朝中的事情则交给杨邠、王章和史弘肇三人。郭威和这三位是铁杆朋友,而且还是政治上的坚定盟友。虽然名义上的皇帝是刘承祐,但实际上掌握最高权力的则是他们四位,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自然要抱成一团了。
不久,仍在凤翔作乱的王景崇因对生活前景充满了悲观情绪,一时想不开,赵思绾如何?还差点给剐了。他便找个借口把亲兵给支了出去,抱来一桶猪油木柴什么的,大火一起,便成朽骨。
在辅政四大臣中,如果单从能力上来说,他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但如果要论起政治斗争经验来,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实在比郭威差远了。按现代话说,郭威很会做人,也就是“情商、智商”都比较高。而那三位爷有“智商”没“情商”,做人做的一塌糊涂。
郭威对知识分子非常尊重,他知道乱世虽然要靠武力说话,但真正能取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智慧,知识分子是得罪不起的。但杨邠他们三个却对不极不以为然,郭威回朝办事,有次在在朝会上,杨邠等人准备让郭威以枢密使的身份坐镇邺都。刘承祐一时没拿定主意,转头问吏部尚书苏逢吉:“前朝有无此例?”
苏逢吉和郭威等人根本没穿一条裤子,枢密使权位极重,苏逢吉当然不想让郭威得势,说道:“枢密使掌天下军务,轻易不授外镇。”郭威为了避讳,不好说什么。史弘肇却不高兴:“郭枢密才干不世出,况带枢密守大镇,可以震服诸道。陛下不要听别人的闲话。”刘承祐想想也是,便准史弘肇议。史弘肇得便宜就卖乖,埋怨苏逢吉多事。苏逢吉更是一肚子的恼火:“史公!中央控制地方,这是王道。现在地方权重,对皇家权势威胁极大,史公不晓前朝故事么?”说完苏逢吉调头自去。
第二天,朝中重臣到大司徒窦贞固府中喝酒议事,两派又发生了严重冲突,史弘肇是个粗人,当即就恼翻了,倒满一杯酒递给郭威道:“昨天朝议有屈郭贤弟,今日弟且尽此樽,聊为慰劳。”苏逢吉也不想得罪郭威,也举杯劝酒:“昨日逢吉也是公事公议,非是针对郭大人,幸勿介怀。”史弘肇特别讨厌苏逢吉这些读书人,酸不溜湫的,当即大喝道:“平定天下,削平祸乱,靠的是长枪大剑,烂笔头子有何用处?能画出个鸟来?!”
王章虽然和史弘肇私交极好,但王章执掌财政,天天和“烂笔头子”打交道,一听就不太爽,回了句:“没有这烂笔头子,财政收入谁来记?”但即使王章为“烂笔头子”说了句公道话,但王章却对知识分子没有多少好感。苏逢吉等人对此极不痛快,在背后不知吐了这三位多少口水了。郭威对此很是担心,也劝过他们对知识分子们的态度稍收敛一些,有好处没坏处,但他们根本听不进去,郭威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