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华夏雄师>第343章 粮食争夺战(一)

联邦军的布鲁克林号和费城号两艘高速巡洋舰在大西洋像幽灵一样活跃,击沉的联盟国商船、英法商船吨位超过了十五万吨!但是这两艘高速巡洋舰最终也没有好下场,布鲁克林号被一艘普鲁士潜艇偷袭,中了一枚蒸汽瓦斯鱼雷后沉没;费城号在一次袭击英法运输船队的时候,不幸一头撞入了决心号和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怀抱,决心号战列舰一轮齐射,其中一发炮弹击中了费城号巡洋舰尾部,到这这艘高速巡洋舰的舵机和螺旋桨受损,航速慢了下来,随后皇家橡树号和决心号上前,一轮猛烈的炮火,把这艘巡洋舰打成了碎片,全船368名美国大兵全部葬身海底,无一生还。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这里虽然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是美国的南部,但是加州政府却是坚决站在联邦政府那一边,因为加州属于西部地区,是美利坚合众国往西部开拓的时候,从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手里抢来的,所以加州政府效忠联邦政府。

真实历史上的南北战争中,加州是北方的联邦政府最重要的产粮区,由这里生产出的粮食,源源不断提供给联邦政府,而且加州没有遭到战火洗劫,是联邦军稳定的后方。

可是在这个时空,加州却没有那么安稳了。

杨秀清的华人起义军,南方攻入的墨西哥军队,已经大量涌入了加州。

而攻入宾夕法尼亚州的联盟军,他们的后勤补给不足,也开始就地取材,向当地人借各种食物,宾夕法尼亚州境内的麦田被联盟军收割了,当地人饲养的火鸡、牛羊猪,都成为了联盟军士兵的盘中餐。

联邦政府控制下的地盘,虽然拥有强大的工业,但是联邦政府的士兵和工人,都是要吃饭的。随着那些产粮区一个个地落入联盟军和外国干涉军手中,双方的海上破交战就变得更加激烈了;联邦军要阻止联盟军从海外获得武器dan yao;联盟军要阻止联邦军从海外获得粮食。

而联邦政府也改变了战略战术,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在城市防御,阻拦联盟军攻打纽约,而是避开联盟军的主力,从西面攻入联盟国控制区的范围之内,在美国中部的产粮区同联盟军展开决战。

联盟军虽然得到了英法兰芳俄罗四个列强的支援,但是因为破交战影响了他们的武器dan yao的补给,使得联盟军的扩军受到影响,所以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保护那些产粮区的安全。

弗吉尼亚州北部,突然杀入了一群身穿蓝色军服的联邦军,那是由屠夫谢尔曼率领的联邦军,人数居然多达七万多人。这些联邦军士兵,对于南方人来讲,简直是凶残冷血的qín_shòu!

谢尔曼的联邦军所过之处,城镇都遭到了洗劫,房屋被烧毁,庄稼被践踏,妇女都遭到了暴行,在联邦军眼里没用的老人都被杀死,小孩子和遭到qiang bao的妇女,被联邦军强迫着去挖掘战壕,挖掘地道,修建工事。

北弗吉尼亚境内,根本就没有青壮年男子了,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去参军保卫伟大的联盟国了。

谢尔曼将军,在真实历史上就是一名被南方人称之为屠夫的狠人,后来二战中的一款美军坦克,就是以谢尔曼为名的。而在这个时空,谢尔曼当然还是屠夫!他的一句名言:我要把那些叛乱的南方人杀怕了,让他们再也不敢有任何分裂美利坚的企图!

这支联邦军的突进部队,在谢尔曼的率领下,避开了联盟军主力,涌入了联盟国境内,就像是一群蝗虫一样到处破坏,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哪怕有一点抵抗的,都惨遭tu u sha了大批南方的妇孺老弱,还强迫幸存者去给他挖掘壕沟,修建工事。

不仅仅如此,谢尔曼的主力部队开始修建防御工事的同时,他还派遣了骑兵,往三面扩张出去,到处去烧杀掳掠。

谢尔曼,不愧是美国的一员明将,他率领的这七万多联邦军队,其实都是不久前才招募来的新兵,用这些新兵去和身经百战的联盟军主力部队硬碰硬的话,那肯定没有好下场!所以谢尔曼就采取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样的战术来对付联盟军。他避开联盟军主力,在各处要道修建工事群,切断联盟军的交通线,同时在联盟军控制区域烧杀掳掠,大肆破坏,同时把工事群一点点地往联盟国的腹地推进。

不得不说谢尔曼的这套战术运用十分成功,他对联盟国的侧击,迫使联盟军放弃了原本制定好的攻打纽约的计划,被迫分兵回来对付谢尔曼的这支军队。

可是谢尔曼合理的构筑了工事,巧妙地利用地形,筑成了一片片纵横交错的沟壑,各种散兵坑和明碉暗堡星罗棋布,使得回头对付谢尔曼的联盟军在这片工事群面前吃了大亏。

谢尔曼,已经是打算同南方人打一场持久战了,反正林肯总统不可能向南方佬投降,也不可能签订什么和平协议,这场战争肯定是要进行到底,直到把美利坚联盟国给灭了为止!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之下,谢尔曼就在南方的地盘上大量修建工事,粮食自给自足,就地取材,利用这支军队当成镶嵌到联盟国境内的钉子,让联盟国头尾难顾。

但是也就在谢尔曼攻入南方地盘的时候,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战火纷飞。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现在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正当农民们在紧张地进行秋收的时候,突然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队骑兵。

那队骑兵距离越来越近,快到那些联邦政府农民面前的时候,他们


状态提示:第343章 粮食争夺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