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寒门称王>第一百三十四章,幽州迷局
忽悠拓跋比延,又扯上自己为他张目,又好气又好笑,无奈点头配合:“雄愿为未来的草原之主,鞠躬尽瘁。”

卫雄这话说的也很圆滑,他是要为未来的草原之主出力,但草原之主可不是你拓跋比延。

论起算计别人,拓跋比延实在差两个腹黑大叔太多,此刻听他们如此说,顿生知己之感,连连点头:“嗯,我是比我大哥要能容人,他脾气太暴躁了……连父亲都不喜欢他的……不过,大哥毕竟是嫡长子,自古长幼有序,父亲未必肯废长立幼的……”

王烈点点头:“的确,自古立长不立幼,可我却不忍心看少主这样的人才沦落人下,我却愿意为比延你出一份力,我这里其实有一封刘琨大将军交待的任务,您想知道是什么内容么?”

拓跋比延一听,有些忐忑,也有些好奇:“还请王将军赐教。”

王烈从怀中掏出一张丝帛,抖开后念道:“代部鲜卑立嗣之事重大,事关北地安危,拓跋六修、拓跋比延为大单于子嗣,望王烈此行细细勘查,辨其良善优劣,待大单于百年后,可继承大统”

说完,将那丝帛递给拓跋比延。

拓跋比延接过一看,因为拓跋猗卢有意培养他,所以和刘琨往来的信笺他也经常看到。

此刻细细辨认,见上边果然盖着刘琨的大印,而且看字迹也的确是刘琨的手书。

王烈身为刘琨弟子,负有这样的考察使命,想来也不稀奇?

而且鲜卑立嗣,也的确有通过上峰刺史上报给朝廷的规矩。顿时,拓跋比延心下再无怀疑,王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也直线上升,这是什么人?这是一个可以给自己命运带来转机的人啊?

拓跋比延却不知道,王烈临别刘琨时,管刘琨要来了十数张盖着刘琨大印的空白丝帛,至于上边的笔记,费辰身为摸金校尉,最擅长造假,而令狐艾更擅长模仿名家笔迹,两人配合下造出的山寨命令,又怎能是拓跋比延能看破的。

王烈却是趁热打铁:“比延少主,我此次来草原,就是要代家师考察代部鲜卑立嗣之事,也肩负着考察你们这些继承人的重任。在盛乐时,我就听众人对您交口称赞,却都说你的兄长六修为人残暴,远不如你。今日一见少主,果然是名副其实,你虽有些年幼冲动,但知耻后勇,而且敢于承担责任,再说年轻人若无一点血气,也就不是年轻人了。之前我还一直犹豫要不要去再看看你的兄长六修,现在看却可以不用去了,你的确可接大单于正统……”

拓跋比延闻言,本来还有一丝因为恐惧而慌乱、茫然的心情却是猛的被抛向了高处。

拓跋比延知道父亲宠爱自己,但也知道自己手下并无实权,虽然有一干磨敦这边的臣子支持自己,但毕竟不像大哥拓跋六修已经是右贤王,手下更有威震草原的三万狼骑军,自身实力强横,就算父亲拓跋猗卢不喜欢他,却也拿他没有办法。

而且更让拓跋比延忧虑的是,自己那个一向有勇无谋的大哥,最近像是忽然开了窍,不但顺利攻克石勒的老家上党郡,还给父亲送来了一份厚礼,让父亲对他也是赞赏有加。

本来自己比那个大哥擅长的就是讨父亲欢欣,如果拓跋六修再学会讨好父亲,那他还有什么长处可以制约?

一想到这些,拓跋比延就会有一种焦虑感,他深知草原上的狼性原则,成王败寇,若大哥拓跋六修继承了父亲代公、大单于的位置,那么就绝对没有自己的好日子过。

毕竟,这些年,他已经深深得罪了拓跋六修。

而这个时候,身为父亲在朝廷的靠山,大将军刘琨若能明确表示支持自己,那么父亲说不定就会直接确立自己继承人的身份,那时候自己就可以无忧了。

王烈是刘琨唯一的弟子,在草原这些日子也是名声远扬,拓跋比延自然知道他的身份高贵,更绝对想不到王烈不会假冒自己师尊之命。

却不曾想,王烈为人,除了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情,其余就没有他不敢做的。

至于假冒下自己的老师一条命令,只要在王烈看来是为大局服务,那就完全没有顾虑,反正他将来也不会对刘琨隐瞒,有些事情必须临机则断。

四周惨死的骑士已经彻底失去了生命,血腥的味道不断扑鼻而来,王烈押着拓跋比延和卫雄站在最前,身边没有人再听见他们说了什么。

也许是被这血腥冲昏了头脑,激荡起心底的**,拓跋比延双目微微赤红。

他对王烈却是越来越信服,他到底是少年心性,却是有些惊喜的对王烈拱起了手:“多谢王将军举荐,我若能继承大统,王将军之恩永不相忘。”

王烈却一咧嘴:“兄弟,你先别忙谢我,我还要你帮我做一件事情。”

晋建兴二年五月(314年),大晋幽州渔阳郡太守府,大晋晋军中军统领、幽州军建军都尉、领渔阳郡太守刘佑正仔细看着一封飞鸽传书。

看完信笺,刘佑一边对着烛火把信笺烧毁,一变自言自语道:“大人要我设法刁难刘琨,难道不知道我现在已经被王浚限制住了手脚么?晋阳那些傻蛋都是做什么吃的,却还要远在幽州的**心这等事情?”

刘佑自来到幽州,除了在永嘉六年助王浚大破石勒,立下战功后,就再没有什么出战的机会,心下明知道王浚提防自己,但却又不能和他翻脸。

而且,江左哪位大人对刘琨等人十分在意,他们若真光复北地,那么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四章,幽州迷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