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会儿,去采买东西的管来已经回来了,船再次起程,往南而下。
船行了半个月,越往南边,气温越是温暖,空气中都透着一种江南特有的软和湿润的味道。
刚才始时,阿宝和双胞胎都十分兴奋,阿宝虽然时常去瓃城探望父亲,不过那是在北边,与江南大有不同,所以对沿途的风景是极感兴趣的,而双胞胎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都十分兴奋,喝茶聊天,观赏沿途风光,十分自在。不过看得多了,终于感觉到无聊了。
幸好虽然无聊,却有许多事情可做,双胞胎已经五岁了,可以请个先生来教他们读书,等再大一点儿,便可以送院也极多,阿宝心里自是有打算的,也打算到了地方后,给双胞胎请个举人先生来教导他们。
所以这路上,阿宝除了给他们休息玩耍的时间外,也教他们读书习字,除此之外,萧令殊偶尔也会指点他们武艺,准备让他们文武兼修。
当然,路上也不是全然太平的,听说时常有水匪为患,往来南北,船上皆要请上一批护院同行。他们的船上皆是精兵,自然是不惧水匪,但却也遇到水匪打劫其他船队的事情。
过了几天,正巧晚上,遇着了正被水匪抢劫的几条船,然后被侍卫救了下来,晋王府的府卫将那些水匪打的打、杀的杀,没有死的直接捆绑了,待到了下一个渡口,直接扭送官府。
阿宝再一次见识到了晋王府的府卫的彪悍与囧缺,对敌那叫一个彪悍,捆人那叫一个囧缺,十分会利用条件,可怜的水匪,先是被揍成了猪头,然后被扒下外衫拧成一股,缚住他们的手,绑在船后,直接拖着行走。
阿宝听闻丫鬟回来报告,只能摆出=口=的表情。
收拾了水匪后,被水匪祸害的船主过来道谢,经由他们的自我介绍,方知晓原来这船主是虞州城中的尼山书院的院长,姓文名海,字景山,今年六十岁,是厩的文侍郎的族叔。他十年前因病致仕,后来在家养好了搀,闲时无事做,便以书育人,在虞州城中开了间书院,却不想十年间,书院越开越大,名声也传扬得甚远。
阿宝与文侍郎夫人交好,既然是文侍郎的族叔,倒是没有救错人,而文海得知救他们的是当朝晋王,十分的吃惊,不敢有丝毫的不敬,赶忙打发了自己夫人及儿媳妇等过来拜见晋王妃。同时文海也想起了南方边境,大邺正与南齐交战,晋王此翻南下,应该是回边境。
阿宝招待了文海夫人、儿媳妇等人,问明白他们的目的地是虞州,便笑道:“如此真是巧合呢,我们届时也路过虞州,不若一起同行罢。”如此也省得文海的船又被水匪所扰。
这翻决定,又让文海对萧令殊感激不已,心里暗叹,世人皆道晋王如恶鬼托生,行事酷戾狠毒,却不知流言传多了已不真实,其实很多事情只因他职责所在,手段难免会霸烈一些罢了,其性虽冷淡,却也不是什么凶煞之人。
既然大伙同行,接下来的路上倒是多了些人解闷儿,阿宝时常叫文海夫人等过来聊天,以了解江南一带的风景地理人情风俗等等事情。文海夫人的儿媳妇柳氏是个口齿伶俐的,当即说与阿宝听,妙语如珠,让阿宝大为神往,路途倒也没有原先的枯燥了。
如此船又行了半个月,终于抵达了虞州。
虞州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阿宝初登虞州,心情可以用一句诗概括:烟花三月下虞州!果然不虚此行。此地风景秀美,与北方的高远辽阔之景大大不同,渐渐接近虞州,沿途中便看到两岸琼花如絮,宛若白玉挂在枝头,清风徐来,枝头簇动,煞是好看。
按原来的计划,到了虞州,他们的船仍是要直接南行,而萧令殊却是要进入虞州城,然后往陆路出发,快马加鞭赶往边境的青州城。
到了码头,文家的人又特地过来与他们道别,文夫人对阿宝笑道:“若是王妃有空来虞州城,劳烦打发人过来通知妾身一声,妾身愿意亲自来伺候王妃。”
阿宝亦是客气地笑道:“我在虞州城也无甚认识之人,届时若来此处,那可真要劳烦夫人了。”阿宝这么说也有道理的,到时候给双胞胎请先生,还须得来虞州城中寻找呢,文海是虞州城的人,届时请文海举荐也方便。
等送走了文家诸人后,萧令殊回到了船舱中。
“阿宝,我先南下,你们坐船过去,十日即能到达。”说罢,他又摸摸双胞胎的小脑袋,说道:“你们要乖乖的。”
双胞胎忙都点头,表示他们会很乖很乖哒。
萧令殊只带走了几名侍卫,其他的留在船上护送他们继续南下。等萧令殊离开后,在虞州城补充了清水粮食后,又继续南下。
如此行了大概十天左右,终于抵达了青州城。
船刚到岸边停下,便见码头上已经有人等在那儿了,正是席远带着一群下人侍卫相迎,后头还有一辆华贵的马车,并有许多供下人乘坐的次等的马车及拉行李的车子。那辆华贵的马车的车帘挑开,露出了萧令殊的面容,阿宝不觉脸上露出笑容。
下人一通忙活,船上的跳板搭到岸上,一群仆人跪在岸上相迎,又有粗壮仆妇抬着轿子到船舱门口,恭请他们上轿。
阿宝携着两个孩子坐上轿子,轿子稳稳地抬下了船,抵达那辆华贵的马车面前,丫鬟掀起帘子,阿宝又带着两个孩子下轿,然后进了马车。
从此至终,皆未露出真容,也让岸边那些人纷纷猜测,不知今儿是什么大人物的女眷来青州。看这四条豪华的大船,气派无比,还有船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