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名匠>第三十一章 驱百姓黄巾归降,报父仇曹操起
你就是萧一,萧逸山吧?你为何要劫掠我等亲属在此。难道欺我黄巾无人吗?”

“你就是陈望吧?”萧一看看身边的马闯,马闯点点头。“陈望,咬人的狗是不乱叫的,我知道黄巾英雄众多,我也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来的,叫那么大声干嘛?”

“你....”

典韦暗笑,逸山这张嘴还是这么毒。萧一看都不看脸色青的陈望,“诸位黄巾兄弟,尔等舍生忘死,就是为了自己的家人能过上好日子。今日我萧一向诸位誓,只要诸位现在投降。一切前事过往不究。诸位仍是大汉子民。诸位若不信可以问一下在这里的家人,我萧某可有对他们做过无理之事。”

“儿呀,萧先生是好人呀,咱们不要打了,好好去兖州过日子吧,为娘担心你呀。”

“夫君,降了吧,萧先生答应我们将来我们会入兖州户籍,我们不会再被人骂是逆贼了。”

百姓队伍中有的喊儿有的叫爹,有的唤兄有的劝夫。对面的黄巾军再也无法沉默了,当啷,一声兵器落地的声音。紧接着不断有人跑向对面抱住了自己的亲人。陈望不是没想过阻止士兵的脱队,但是他没有办法,他看着萧一双眼快喷出火来。“萧逸山,没想到你耍如此诡计乱我军心,有胆的就与我军真刀真枪的决一死战。”

“固所愿不敢请尔,既如此且先让百姓们归营以避刀兵。我自会领军与你一战。”萧一对夏侯兄弟示意,两人急忙护卫百姓回军营。

黄巾军经历内乱,再加上被萧一阵前劝降。现在剩下四万不到。想要取胜就要先制人,所以就在百姓进营快要结束时。陈望突然下令全军冲锋。萧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竟然一笑了之。“大哥,该你出马了。记住陈望要活的。”典韦得令带一万五千兵马迎着陈望的兵锋冲去。书中暗表,马闯原本要亲自报仇,为何现在却没有动静呢?原来他虽恨陈望杀了徐和,却不忍去杀昔日同袍。不杀人又怎么能冲到陈望面前,所以萧一为了怕他为难就叫他和典韦换一下,由他护卫自己。典韦帮他活捉陈望。

典韦虽然和陈望没有深仇大恨。但他下手却一点也不比马闯轻。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左劈右砍目标直至陈望。待他得空时现自己身边居然连一个曹军都没有。再回头才现自己已经孤身杀入敌阵数十丈有余,不过典韦却没有一点慌张,反而越杀越勇。

士兵们的战斗就没有典韦这么有可看性了。所有人都是在以命相搏,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枪。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战友就会补上去在对方的刀还卡在战友身体里的时候,一刀割开对方的喉咙。而自己又被不知从那里冒出的长枪穿透了胸膛。这样的情景在战场随处可见,人们红着眼厮杀着。手起刀落,手起刀落。没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要厮杀。因为厮杀的原因很简单,你不杀人,就会被人杀。唯一能做的就是手起刀落,战场的土地被一遍又一遍的染成血红,那颜色浓的似乎不会褪去一般。甚至已经成了天地间的主色调。

以一万五千对阵四万似乎很是不利,好在夏侯兄弟护送完百姓就从两侧各带一万兵马助战。原本占有优势的黄巾被这两支生力军阻住了脚步。胜利的天平正在向萧一一方倾斜。陈望看着自己的大军深感大事不妙,这时突然一声大喊在他耳边响起,“陈望,典某来取

你人头了。”陈望循声望去,吓得他魂不附体。只见刚才最先杀入敌阵的那名曹将正浑身浴血望着自己。那曹将的马已经死于乱刀之下。可这个曹将似乎没受什么伤,在万军丛中如走马观花一般。虽然他和自己中间夹着无数的黄巾军,但陈望没有一点安全感。于是,陈望做了一件蠢事,逃跑。黄巾见自己的主帅逃了瞬间没了战意。全都随着陈望往后溃逃。可是没逃多久就迎头撞上了,在后堵截的曹仁,曹仁立于马上大喊,“先生有令,降者不杀。”所有曹军齐声大喊,“降者不杀。”

黄巾众人尽数放下武器跪地求降。陈望也被后面赶来的典韦一把提起带着往萧一而去。

陈望看着萧一急忙磕头如捣蒜,“先生,在下愿降求先生饶命呀。”

萧一看着他就有火,如果不是他现在自己早会兖州了,又怎么会死如此多的人,萧一一挥袖,“朋义,他就交给你了。”

看着马闯向自己走来,陈望吓得两腿软,“先生,先生不是说降者不杀吗?”

“我是不杀你呀,但是朋义怎样就不是我说了算了。”

至此,青州黄巾算是平定了,来时五万,回师三十万。消息传到许昌,曹操等人大喜。尤其曹操平白多了三十万属民。这可是争霸天下的根本呀。以后的粮草,兵源可都要靠着以根本呀。

不过荀彧却比较冷静,“主公呀,那可是三十万张嘴呀。兖州的粮草只怕....”

被荀彧这么一说,曹操又开始愁了,郭嘉也道,“当初却不曾想到逸山居然能带回如此多的人来。”

“诸位何必如此。”戏志才喝了口葫芦里的酒,“逸山既然能想出十税一的妙法,自然能安排这三十万人,主公于其在此烦恼,还不如把府上的好酒拿出几坛为逸山庆功才是。”

郭嘉也跟着搭腔,“是极,是极,主公快去搬酒来吧。”

“我看是你们两个要喝吧。”曹操被自己手下两位大贤感染,干脆不再烦恼。到时逸山一定会又冒出什么妙招的。

“诸位,曹某今日


状态提示:第三十一章 驱百姓黄巾归降,报父仇曹操起--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