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重生之末世来客>第九章 新格局(中)

“禹皇号”这么大的家伙在天上飞,当然闹出的动静也不小,无数国家的人都前来围观,希望能够从这明显的巡逻过程中找到“禹皇号”的一些详细资料。此次“禹皇号”再次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禹皇号”庞大身躯的两侧和尾部都印上了三个大大的汉字“禹皇号”,让世人知道了它的名字。再有就是“禹皇号”在进行巡逻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任何飞行器参与护航。

还有一点,有些有心人计算了一下,“禹皇号”每天要巡逻飞行的总路程是六千六百公里,如果再计算它从最后一站,东沙群岛返回丹东的距离,即便是直线距离,也要有两千三百公里,那么“禹皇号”每天要飞行的距离最少也在八千九百公里。这么庞大的钢铁巨舰重量必然低不了,那么想要它飞这么远的距离本身需要耗费的能源肯定就非常巨大,所以“禹皇号”的驱动能源方式绝对不是地球上已知的任何一种能源驱动,这里面肯定使用了外星人的技术。而且别忘了,“禹皇号”飞行一千五百公里只要半个小时,这个度是音在空气中传播度的两倍多,而且谁也不敢说这就是“禹皇号”的最快度,看“禹皇号”游刃有余的样子,说不定这只是“禹皇号”的正常巡航度,就这已经比地球上任何一种战斗机都要飞的更快。

得出了这一系列结论之后,各国已经没有人把“禹皇号”当成是什么全息投影,而是实实在在的时代空中战舰,虽然大家没有摸清这个战舰的攻击能力,但能作为作为巡查海域所用的飞行器,再加上那么大的体积,肯定不会缺攻击手段,也没那个国家傻得愿意去尝试一下这艘巨无霸的攻击手段。

世界各国的民众通过媒体看到了华夏的“禹皇号”,一开始还以为是外星人入侵地球了,但看到了“禹皇号”上的华夏空间标记和名称后才明白,这是华夏新明出来的一种级空中战舰。无数的中、青年轻人为“禹皇号”的酷炫与强悍而沉迷,纷纷办理签证前往华夏租船出海,只为近距离看一次“禹皇号”,而且“禹皇号”每天会在几个特定的地点悬停很久,如果能够到达那些地方,自己和“禹皇号”留下一张合影的话,那在朋友圈中简直就是一件最酷的事情。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多地沿海的渔民收入暴增,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许多渔民都知道“禹皇号”的行进路线,早早的就搭载一船一船饿的人到达“禹皇号”停留的地点等候,好让这些老外和本国人拍照,反正政府也没有禁止,这么容易赚到的钱不赚白不赚不是。

而“禹皇号”在华夏这边更是引起了民众的沸腾。在海军和空军当中,无数人要求参与巡海执勤任务,就为了近距离看一眼“禹皇号”那霸气无比的钢铁之躯,更有的空军少壮派飞行员写血书要求调到“禹皇号”上去工作,哪怕担任一个后勤兵都好。而在学校里,当年报考空军的人数直线上升,无数的学生在谈到冤枉的时候,都是希望能成为操控“禹皇号”上的一员。

这些纷扰路过不提,转回正题。

华夏政府在与王世杰会晤之后,立刻与缅甸方面举行了为期一周的会谈,会议主要由一名国府院副总理带领外交部进行,一号长和狄老总也隔三差五的会过问,在九八年元旦之日,华夏与缅甸方向全世界全部,缅甸将举国加入华夏版图,成为华夏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军事防卫力量完全由华夏方面负责,政事方面则是由缅甸人民自选产生的自治省主席进行政务组阁管理,从大的方面二者互为一国。

此消息一出,台岛的游行队伍愈演愈烈,而倭奴后裔李登辉则被台岛政治团体联合打压,黯然下台,但台岛内部并没有因此放过他,开始清查其在担任台岛领导人期间贪污和以权谋私的证据,无奈之下,李登辉只好灰溜溜的前往亲爹倭国处避难。而台岛内部民国党元老连展则重新站出来,代表民国党向华夏中枢提交申请,希望能够前往华夏进行访问并就台岛地区的未来进行深入的会谈。这个信号一出来,台岛的局势一下子也明朗化起来,回归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

而鹅国方面也针对华夏突然出现的“禹皇号”召开了紧急会议,为了充分向华夏释放善意的信号,不使这个强邻想起往昔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鹅国方面的总统叶李秦电话联系了华夏一号长,表达出想要出访华夏的意愿。此次出访鹅方主要想与华夏就军事、能源、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争取达成战略同盟关系,并且在电话中叶李秦表示,为了增进华鹅两国友谊,鹅方有意将租借华夏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归还华夏,还将就双方有争议的部分领土,黑瞎子岛与近蒙族自治区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三百七十五平方公里的领土问题进行协商解决处理。

对于这样送上门来的好事儿,华夏政府当然没有理由拒绝,当即国府院便公开向鹅国函:华夏表示非常欢迎鹅国总统叶李秦出访华夏,并很乐意通过政治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一些遗留问题,并达成让双方都满意的谈判成果。华鹅双方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双方友谊有着悠久历史,华方领导人非常注重与俄方的合作与展,而且乐于与俄方就关于军事、能源、经济、科技方面展开合作,达成在新时期下的战略同盟关系。

鹅国方面在接到了华夏传递来的善意信号之后,立刻在全


状态提示:第九章 新格局(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