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逆转1906>第384章 地中海风云(三)

ps:补上的第二章,顺便求票票支持!

………………………………………………

爱琴海,安德罗斯岛海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安德罗斯岛是基克拉泽斯群岛最北的岛屿,基克拉泽斯群岛的200多座岛屿,把爱琴海南部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无数的海峡,但这里又是爱琴海通往地中海的必经之路。

此时,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这片破碎的海域里小心翼翼的穿行着。这是意奥联合舰队,他们自从在回航途中进入安德罗斯岛和埃维亚岛之间的卡菲雷夫斯海峡后,就遇上麻烦了。

水雷!到处都是水雷,茫茫多的水雷!

最阴险的是,这些水雷花样繁多,不仅仅有固定的锚雷,还有行踪不定的飘雷,更有最无耻的链接式水雷。奥匈帝国已经被水雷爆了一艘轻巡洋舰,意大利也有一艘装甲巡洋舰被链接式水雷炸成重伤。

不久之前,奥匈帝国的赫尔佐格-弗兰茨-斐迪南号前无畏舰也很倒霉中招了,被一组链接式水雷在侧舷开了一个洞,虽然伤势不重,但也进了上百吨海水,造成了航速下降。最重要的是,让急于回家的意奥舰队不得不放缓速度,而在也是协约国的目的。

其实呢,他们如果不急的话,这些水雷对于他们也没有太多作用,因为这些水雷都是定时的,只要一到时间,防水栓就会溶解,药室和引信都会因为进水而失效。但偏偏现在意奥舰队是急着回家,拖不起啊。

“该死的土耳其人,我就知道他们的飞机来了就没好事,他们到底丢了多少这种该死的水雷?”奥匈帝国舰队司令扬克尔上将气得青筋暴跳。

他看到又有一队土耳其的重型轰炸机在一群战斗机的掩护下,飞到舰队前方去了。不用说,肯定是去布雷的。而意奥舰队几艘临时航母的舰载机已经在前段时间的空战中损失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这点儿保护舰队上空都很勉强,根本没有能力去拦截。

“听说这种水雷是日本人发明的……”参谋长在旁边说道。

扬克尔气呼呼的说道:“该死的日本人,他们就会搞这种阴谋诡计,居然还给了土耳其人。该死,让他们扫雷的速度快一点,协约国的舰队已经离开班加西了……”

其实他们搞错了,这批链接式水雷不是日本货,自从中国在爪哇海之战中获得了“一号水雷”的实物后,经过研究后发现,这种东西虽然没有日本人想的那么好用,但如果用于迟滞对方舰队的行动还是很有用的,也就仿造了一批,而且中国还受此启发,在别的种类水雷上也采用自动失效的装置。现在这批被投放到克拉泽斯群岛的水雷,都是中国货,还是前几天从国内紧急空运来的。

而且除了水雷之外,还有潜艇和飞机也时不时来骚扰。在这片充满威胁的基克拉泽斯群岛海域,意奥舰队不得不把速度降到6-8节左右,步履维艰的前进着。

而在同时,协约国地中海舰队却是以15节的高速在向伯罗奔尼撒半岛疾驰,虽然有潜艇飞机在帮忙迟缓敌舰队,但他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尽快赶到基西拉海峡。要是真的不小心让意奥舰队溜回去了,下一次就很难找到这种决战的机会了。意奥两国也不是傻子,不会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还跑出来决战的。

……………………………………………………………………

2月25日早晨,基西拉海峡。

经过半天加一整夜的疾驰,协约国地中海舰队狂奔270海里,终于在意奥舰队赶到前,堵住了基西拉海峡。而根据空中侦察,此时意奥舰队刚刚才驶入米尔托翁海,距离这里还有90公里的样子,现在意奥舰队已经加快了速度,预计会在三小时后到达。

协约国地中海联合舰队也已经在基西拉海峡严阵以待,16艘无畏舰和20艘前无畏舰为首的数百艘舰艇把这个90公里宽的海峡封锁得严严实实。

李昂站在轩辕号战列舰的航海舰桥上,眺望着附近的海面,在轩辕号附近的海面上,是七艘同级的伏羲级战列舰,在左侧更远的方向,是四艘更大的孙武级战列舰,法国的法兰西号、巴黎号两艘孤拔级战列舰在右侧,在更远的方位是英法的20艘前无畏舰。目前这些舰艇都以横队停在海面上待机,一旦发现意奥舰队,它们可以马上变为战列线。

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这些人类制造的战争巨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黄,看起来就像是几十座金色的海上城堡。

“真是壮观啊!36艘战列舰,这应该是仅次于日德兰的战列舰编队了……”李昂忍不住感叹了一下。

协约国联合舰队的航母编队在克里特岛以西海域,距离战列舰编队西南约80公里。这支航母编队共有四艘夏朝级航母,两艘汉朝级航母,整整六艘正规航母,还有英国法国的五艘临时航母,可说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航母编队,目前它们正由两艘太行级快速战列舰带着一堆轻型舰艇保护着。

咳咳,自从换装了360毫米主炮之后,纵然以文德嗣的脸皮厚度也不好意思再把太行级叫大型巡洋舰了。什么,你说牛牛家的“嘘嘘巡洋舰”?呃,那种薄皮玩具就算了吧,连驱逐舰的炮都能干翻它。太行级再怎么说,也是按照战列舰的标准建造的。

不过在中国海军看来,太行级的装甲还是薄了点(相对于正规战列舰),最好还是别进战列线。这次大海战可不像是中日战争那会儿,面对的是一票


状态提示:第384章 地中海风云(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