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唐朝那些事儿>第二百二十九章【动荡的年代】
庞大的一支军队,谁能与中央抗衡,那是找死。

府兵以勇敢的性格,强健的身体,优良的武装,出现在战场之上,发挥着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唐王朝对内稳定局势。镇压人民,对外抵御外敌、入侵外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府兵制到了唐代焕发了它的生机和活力,李渊以府兵制为基础整合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最后统一了天下。

唐太宗凭借着府兵制下的军队。攻击突厥、吐谷浑、高昌,扬国威与异域,天可汗天下归心。

唐高宗在他老爹的基础上开疆扩土,也多亏了府兵制的帮忙。

总之,在唐代府兵制和均田制一样。是这个国家兴旺发达,开创盛世的保障,均田制负责保障经济,府兵制负责保障军事。

刘文静之死李渊当上皇帝,很够意思,没有忘记老朋友,和李渊交情最铁的就属裴寂,也许是二人性格有着共同点,或者是裴寂专会拍马屁,把李渊拍的非常舒服。时间一长,就再也离不开裴寂了。

我认为这两点都应该有,有两个性格不和的小孩在一起玩还得打仗呢,何况两个当时的英杰人物?即位登基后的李渊,对裴寂非常的宠爱,宠爱到什么程度呢?

李渊赏赐给裴寂大量的金银珠宝,天天派人把自己吃的饭送给裴寂,上朝时和裴寂并排坐在一起,没有君臣之分,下朝后二人谈笑嬉戏。李渊称呼裴寂为“裴监”,而不称呼他的名字,包括李建成兄弟在内,没有人得到的宠爱能够超越裴寂。

(当朝贵戚。亲礼莫与为比)李渊宠爱裴寂,超越了所有人,有一人看不下去了,应该说先是羡慕,接着是嫉妒,最后发展成恨。这个人就是刘文静。刘文静在李渊起兵之初。直到登基为帝立有不小的功劳,就当时而言,李世民的功劳都无法与刘文静相比(当时李世民没有削平刘武周,更加没有平王灭窦。)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文静所立的三大功劳。第一功:在起义之初,为李渊制订总的战略方针,即先西进关中,后一统天下。第二功:顺利完成出使突厥的任务,不仅解除了李渊的后顾之忧,又使突厥人派兵相助。第三功:在潼关阻击屈突通,为李渊攻打长安,争取时间,后来生擒屈突通,迫使其投降。

同样做为李渊太原起兵的首要谋臣,在李渊登基后,刘文静所受的待遇和裴寂是不一样的,在裴寂之下,和其他的刘弘基,殷开山等人排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刘文静的心里很不平衡,凭什么,裴寂什么都没有做,就会拍马屁,竟然排在我的前面,越想越来气,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刘文静很不低调,也不会隐藏,于是在朝堂上常常发生这样的一幕。

李渊命令大臣们讨论一件事,刘文静首先提意见,先是一阵滔滔不绝,然后说正题,所提的意见很中肯,但不讲究说话的方法,常常有一句话说的很不中听,无意间就惹怒了李渊,但是刘文静并没有感觉到,提完意见,洋洋得意间很鄙视的瞧了裴寂一眼,像是在说,小样你行吗?

虽然在无声中进行着语言的交流,气氛还算是和谐。要是裴寂首先提意见,气氛就不会这么和谐了,常常是裴寂说完东,刘文静接着说西,裴寂说完北,刘文静接着说南,总之就是一句话,我刘文静对人不对事,就是奔着你裴寂来的,懂了吗?没懂,你继续说,看我顶不死你。

看着两位首席大臣争来争去,就像针尖对麦芒,李渊很闹听,刘武周已经够我心烦的了,你们还这样,索性一甩袖子,直接走出了大殿。这回满朝的大臣都傻眼了,皇帝走了,裴寂赶紧跟着李渊出去,刘文静还在那嚷嚷着,陛下,事还没商量完呢?

经过这么一闹腾,刘文静还是不解气,心中打定了主意,要是不把比裴寂挤出朝廷誓不罢休。在家中刘文静和兄弟刘文起喝着小酒,赏着月亮,哥俩一边喝酒,一边聊着,突然间刘文起提到了裴寂,刘文静这个时候也喝多了,很愤怒的站起身,拔出佩刀,猛砍柱子,并且发誓说:“我一定要杀了裴寂。”

刘文起家里不断地闹鬼,常常发生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于是找来巫师做法,镇邪除妖。刘文静总不去小老婆那里睡觉,小老婆很失望,很生气,后果比刘文静预想的要严重的多。于是小老婆让他的哥哥,向李渊检举了刘文起家中请巫师和刘文静口出狂言的事。

紧接着刘文静被逮捕,李渊命令裴寂、萧审讯刘文静,调查案情u飧鍪焙蛄跷木睬逍蚜诵矶啵很坦白的说:“以前,我当司马,裴寂当长史,地位是一样的o衷诨噬铣栊排峒牛而疏远我,裴寂在功臣中居第一等,我则和其他的人没有区别,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出外打仗,老母连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我心中很失望,当时酒喝多了,说出怨言。?

当时朝中的很多大臣都认为刘文静没有谋反。但是裴寂向来和刘文静不和,想乘此机会将刘文静处理掉,于是向李渊进言:“刘文静诡计多端,超过常人,性格狡猾诡诈,现在天下没有安定,留下来一定是个祸患。”

意思就是说,刘文静即使现在没有反,将来也会反,总之这个人留着不安全。我建议你还是早点把他解决掉吧。武德二年九月,李渊斩刘文静、刘文起,家产没收(估计也没啥东西,要是抄裴寂的家一定收获颇丰)。

在刑场上。刘文静叹息道:“‘高鸟尽,良弓藏’,这


状态提示:第二百二十九章【动荡的年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