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寒门枭臣>第一五五章士子争锋谁占鳌头

北宋设四京,东京开封府是首都,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和北京大名府三地处于陪都地位。

宋真宗景德三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再升为北宋的南京。

南京应天府作为当时距离京师最近的陪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在北宋时期异常繁华。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仪式。

建应天府为南京,改圣祖殿为鸿庆宫,并赐宴三日,又下旨修建归德殿,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

应天府成为宋朝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南京应天府还有全国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应天书院。

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独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而且人才辈出。

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

书院内主要设有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

李茂等人来到应天府的第一站就是参观应天书院,瞻仰前辈大儒的手迹和藏书,游逛了一天临到日落才找了个客栈歇息。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客栈里就在谈论着即将举行的应天府解试,还有赌场设赌押注谁能中举,谁又能蟾宫折桂成为头名解元。

应天始兴学书院冠华夏,学子频中第俊才擎宋廷。

应天书院大门的这副楹联,尽显书院学子的骄傲,所以今次解元,所有人都认为解元必出应天书院,其他学子都是来陪榜的。

“今年解试前三名,呼声最高的是应天书院的三名学子,蔡蕴蔡一泉,安忱安忱和曾孝序。”

话音刚落,门口出现了几名士子,年纪都在二十出头,中间一名士子身穿一件白色长衫,头束玉冠面目英俊,神情傲慢目中无人地看着客栈里的士子。

“这就是蔡蕴,号称应天府第一才子。”

“蔡蕴的诗文和策问很有文采见地,不愧才子之名。”

“据说蔡蕴颇得应天书院山长的看重,私下里说蔡一泉必为今次解元,且有状元之才。”

……

应天府小报盛行,又恰逢解试,有关本地和外地的学子的小道消息满天飞,成为时兴的一景,也起到了给士子们扬名的作用。

李茂认出了蔡蕴身后站着几名士子,其中一人正是在应天书院有过一面之缘的安忱,指着李茂低声对蔡蕴说着什么?

“东平府士子吗?还真是懂的享受,忘了圣人劳其身骨的训诫,竟然还叫了伶人唱曲儿,真是,怕是早就被乱棍打出去了。”

蔡蕴的声音不低,除了对其他士子不屑一顾,更是点名批评李茂等人。

李茂可不是任人拿捏谈论的主儿,淡淡回应道:“阁下清高我等不敢奉陪,但也不要随意置评他人,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点道理都不懂还读什么书。”

“哟!我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小人。”蔡蕴故意装得很惊讶的低头打量坐着的李茂,回头问安忱和曾孝序,“这是什么人,也是来参加科举的吗?”

安忱笑了笑,“是东平县县试案首,李茂李凌云,诗文策问当为东平府第一。”

蔡蕴哈哈大笑,“东平县案首,我还以为东平县没人了,居然让一个士林败类上了榜首,东平文风太弱,圣人为之心痛啊!”

“我还以为应天府没人了,居然让一个区区应天书院学子上了榜首,如此做派,文风教化也不过如此。”

李茂针锋相对地顶了他一句,蔡蕴脸色一变,盯着李茂道:“你待怎讲?”

李茂笑了笑,“我已经说得够清楚,你要让我重复一遍吗?舌战群儒向来是我的专长,不服来辩。”

曾孝序上前打圆场:“一泉兄,如果有什么得罪之处,还望你海涵,不过一泉兄没有别的事,还是不要互相打扰了。”

蔡蕴今天作为东道宴请其他几个地方的应天府学子,李茂的针锋相对让他觉得在学弟面前丢了面子,他心中气不过便寻衅到了这几个外地士子身上。

他们这些在应天书院进学的士子本来就是眼高于顶,骨子里瞧不起外地学子。

如果李茂软趴趴也就罢了,偏偏和他针锋相对且言辞犀利,他心中愈加不忿。

而且蔡蕴今天多喝了几杯酒,在酒精的刺激下,平时强忍的傲慢性格暴露出来,指着曾孝序骂道:“你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个腐儒毫无才学,也配来蟾宫折桂?”

曾孝序大怒,双眼瞪着蔡蕴,“嘴上放干净点,都当所有人皆愿意捧你的臭脚吗?自己才学如何就没有个数?”

蔡蕴霍地转身,一把揪住曾孝序脖领,用拳头在他眼前晃了晃,“姓曾的,我忍你很久了,识相的赶紧给我赔礼道歉,若再出口不逊,今天就让你知道我蔡蕴的厉害。”

李茂起身架开蔡蕴的手,目光淡然道:“我看你是狗肚子里装不下二两香油,别给脸不要脸。”蔡蕴一身酒气,对这种醉鬼,李茂哪会客气。

这时有人在蔡蕴耳边低语一句,李茂只听见‘不举’两个字,他眉头一竖,目光凌厉地向那人看去。

蔡蕴张大了嘴,故意装作满脸惊讶的样子,指着李茂鼻子歇斯底里地大笑。

“原来天生是个阉人,不举来应举,那还有个好吗!我肚子都要笑疼了。”

不等蔡蕴说完,他忽然发现一个拳头出现在眼前,只听砰的一声,一拳结结


状态提示:第一五五章士子争锋谁占鳌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