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汉帝国>第三卷 边塞烽火 第八十章 景帝血诏
。”窦婴怦然而动,却是叹口气道:“哎,若是晁错在世,或许能有法可想。”

“晁错?”景帝虎目中精光暴射,盯着窦婴道:“当年朕误听袁盎之言,还不是因为你窦婴举荐袁盎之故?”

“皇上,臣悔之晚矣!”窦婴忙跪下请罪。

“下去吧!”景帝的语气冰冷。

错杀晁错,是景帝心中的痛,窦婴一句感慨之语,舍得景帝不快,早已吓出一身冷汗,忙施礼告退。

望着窦婴的背影,景帝轻笑一声:“朕有那么糊涂吗?”

“春陀,先生回来了吗?”景帝大声问道。

“回皇上,还没有。”春陀忙禀报。

“哦!”景帝跪坐在矮几上,看着竹简,又陷入了沉思。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景帝端坐不动,好象一尊雕像,要不是他的胸口微微起伏。

“见过皇上!”中年人的声音响起。

中年人一脸的汗水,身上全是灰尘泥土,不住喘粗气,看得出,赶了老长时间的路。

“先生辛苦了!”景帝朝面前的矮几一指:“先生请坐。春陀,给先生来杯茶!”

春陀应一声,忙去端茶水。

“先生如何说?”景帝迫不及待,身子前倾。

“回皇上,先生要在下转告两句话。”中年人接过春陀递来的茶水,大大的喝了一口。

“哪两句?”景帝忙问道。

“第一句是:成大事者,必有大痛!”中年人转述先生的话。

“成大事者,必有大痛?”景帝瞳孔一缩,品评起来。

中年人解释道:“昔年,楚汉相争。项王得太公,耀于阵前,置于鼎镬上,语于高祖,若高祖不降,便烹太公。高祖言,与项王义结兄弟,高祖之父亦项王之父,若项王烹之,请赐一碗羹。高祖非不愿救,势不能也!”

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太公,在阵前置于鼎镬上,欲烹杀之,以此要挟刘邦。刘邦以此语反讥项羽,是楚汉相争时很有名的故事。

景帝若有所悟,不住点头。

中年人接着道:“高祖败于楚军,乘车而逃,路遇惠帝、鲁元公主,挟之一起逃。楚军相迫过甚,高祖推惠帝、鲁元公主于地。此亦非不愿救,力所不及也。”

刘邦兵败,逃跑的路上遇到刘盈和鲁元公主,带着一起逃亡。楚军很快追来,为了逃命,刘邦狠心把刘盈和鲁元公主推于车下,藤公忙去抱起来,放到车上。刘邦又推下去,藤公又抱起来。

最后,刘邦火了,拔剑要杀藤公,藤公仍是坚持要救刘盈和鲁元公主,弄得刘邦没办法。

这是刘邦的丑事,为后人指责。细细一想,并非刘邦不想救,是救不了。正好应了“成大事者,必有大痛”这句话。

景帝点头道:“先生的意思,是此战必打?”

“正是!”中年人点头道:“以二十万将士的性命,换得五年时间,对大汉很有利,划算。五年以后,大汉的铁骑,将会驰骋在大漠上,为将士们报仇!”

“窦婴也是这么说。可是,朕心痛如绞,无法决断!”景帝一脸的坚毅:“听了先生之言,那么,纵然天大的痛,朕都得忍着。二十万将士之痛,比起太公、惠帝、鲁元的性命,不知道疼了多少倍!”

景帝胸口急剧起伏,双眼通红,双手紧握,几乎是咆哮出来的。

“先生的第二句话:成大事者,必有大过!”中年人转述完,没有解释,只是盯着景帝。

“成大事者,必有大过?”景帝的瞳孔猛的缩成一条线:“谢先生提醒!二十万将士,奉旨而战,为大汉舍生取义,若是战败之后,还要背上罪过,为后人唾骂,岂不是太过枉冤?所有的罪责,都由朕来承担!与将士们无涉!”

“皇上!”中年人非常感动,伏在地上,额头触地。

帝王最难做的事情,就是认错,那有损威严。景帝能够把罪过揽在自己身上,任何赞美之词都不足以赞美。

“先生说了:只有如此,将士们才会感奋,才会奋勇冲杀,匈奴的伤亡才会更大,为大汉争取的时间才会更多!”中年人再次转述先生的话:“这是用哀兵!”

“哀兵?”景帝双眉一轩:“春陀,研墨,朕这就给周阳下旨。”

春陀应一声,开始研墨,中年人帮着展开一卷锦帛。

景帝提笔在手,饱醮浓墨,微一凝思,提笔就要写。却是停了下来,把笔放下,右手一挥,一砚浓墨泼撒得到处都是。

“皇上……”春陀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景帝不满意,卟嗵一声跪了下来。

中年人不解的打量着景帝。

“春陀,没你的事!”景帝拔出汉剑,右手食指在剑刃上一划,一道伤口出现,在锦帛上写了起来。

“血诏!”中年人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状态提示:第三卷 边塞烽火 第八十章 景帝血诏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