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楚河汉界>第一节 制人
守为你极力辩解,立证我族绝无反秦之心所以刚才你和羽儿说窃郡守之兵权我就不赞同,现在怎么要取郡守性命呢”

说罢项伯狠狠瞪了项羽一眼“我族世代楚臣,不出仕楚王之外的人是应该的,现在天下大乱,我们当返封地召集故旧,名正言顺的讨伐暴秦,拥戴楚王。将来若是和郡守在战场相见,若是能相容一二也是应当的,以报郡守这十余年庇护之恩,这才是能流传千古的佳话。”

“叔父说的是。”项羽转身冲着项伯,俯身就教做出谦虚的姿态。

“不要说这些场面话,”项梁对项羽喝道“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还是应该杀殷通,诛其父母妻三族,夺其财招募郡内豪杰。”项羽转头对着项梁说出另外一番话来。

项梁没有立刻答,而是再次看向二哥项伯。

项伯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恩将仇报,会被天下人唾弃。”

“道理何在”项梁等了一会儿,见项伯没有多的理由,就再次向项羽发问。

“道理有二,”项羽侃侃而谈“其一,殷通是秦人,楚人苦秦久矣,要是我们因为家族的一小恩惠就忘记了国恨家仇,那才会被天下人唾弃。会稽是我楚国故土,今天天下汹汹,我项氏一门世代楚臣,当然要为王上取故土,殷通觊觎我主江山,岂能因为私人恩惠就助纣为虐呢”

项梁再次转头,问二哥道“他说的对不对”

“不对。”项伯摇头道。

“哪里不对”

“不知道,但我知道不对。”

见项伯赌气的模样,项梁呵呵一笑“那其二呢”

“如今海内之人,畏秦犹如畏虎,莫说外人,就是我家,如果不是畏秦甚深,又为何不敢起兵报祖父之仇呢”

对于项羽这句话,项梁不但没有生气,反倒叫好“说的不错。”

“其二,”项羽继续说下去“殷通十年来待我家甚厚,但我项家为大义仍能灭其满门,郡内豪族可以自问一下,他们这些年待我族如何比不比得上殷通,是不是敢挡我伐秦之路,敢不敢不追随我家报效家国。暴秦之威犹在天边,而我家之威立至当此天下大乱之时,我家要让天下人畏惧我家甚于暴秦,否则豪杰竞出,哪里还会有我家的立足之地在”

“说得好。”项梁后一次看向项伯“二哥还有什么其他的道理吗”

项伯默然良久,向项梁抱怨道“从好几年前开始,我就再也说不过羽儿了,可他说的肯定不对啊。”

“去准备吧。”项梁做出了决定。

项伯闻言便向族长低头称是“好的。”

“如果殷通把全部兵权都给我,那他还能多活些时日,如果他真有什么鬼主意,那我就出来叫你。”项梁对项羽说道“准备一口好剑,殷通的家里可有上百家臣武士。”

“定不负叔父所命。”项羽跳起身来,满脸的兴奋和激动,没有一星半的紧张和不安。

今日一早,会稽郡守殷通再次派人来邀请,项梁穿上高冠长袖,带上项羽和一小队门客,乘车来到郡守的府邸。

到了门口后,项梁命令门客都留在门外,只带来项羽一个人进入了郡守府邸的大门。

走到后院门前,项梁让项羽也留下,项羽应了一声,就扶着剑柄原地站定,和门外的卫士站在一起。

虽然是在殷通的内宅,但殷通也穿着十分齐整,和项梁一样是宽袍大袖,头上同样带着高冠,显得十分郑重。

两人见礼后,殷通屏退左右,对项梁再次行礼“这次我请先生来的原由,想必先生已经知晓了”

“大概猜到了,”项梁头“不过还是希望听郡守仔细说说。”

殷通深吸了口气“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现在天下有大乱之兆,我不想束手待毙,而是想在乱世波及到这里前奋力一搏。”

项梁头“郡守所言极是,现在天时已变,大泽乡陈胜,不过一个布衣黔首,不识诗书,不懂兵法,借用我父亲的一儿名气来号召,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豪杰将朝廷的军队打得丢盔卸甲,现在居然都自立为王了在这样的天时下,但凡懂兵法的人,都不会做的比陈胜差了吧想必郡守也看得很明白了吧现在只要敢起兵,就能封茅裂土,成为一方诸侯。”

殷通叹了口气“先生说的不错,我好歹也是打过仗,读过书的人,自问比陈胜还是要强的。”

“强得多了。”项梁笑道。

“这倒未必。”殷通客气道,脸上露出的却是赞同之色。

“郡守读书识字吧能管理一方军民吧结识很多名门豪族吧要是这都不算强得多,怎么样才算呢”项梁笑起来。

“那先生可愿意助我”殷通听得是双眼放光,逼视着项梁。

“我还是想听听郡守的决心。”项梁没有立刻应承下来。

“我知道先生义不仕秦,从今日起,我便和秦廷一刀两断,”殷通大声保证道“以会稽为根本,攻袭江东各郡,择日称越王,先生以为如何”

见项梁沉吟了一下,殷通提高声音叫道“若是先生认为可行,那自称楚王也是可以的。”

“如此,”项梁当机立断“我当为郡守是说服本郡望族。”

“多谢先生。”殷通大喜,项氏在楚地极有声望,如果项梁肯效忠,那楚王的王位还真不是遥不可及“待我为楚王,先生就是我的相国。”

项梁起身,以君臣之礼和殷通重见礼。

待两人重坐下后,殷通略一迟疑,观察着项梁的


状态提示:第一节 制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