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不良人>第五十六章 教科书式的海战(下)

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在巨浪间穿梭。

倭人的战船小,但是轻便灵活。

在海波上跌宕飞纵,如同飞鱼般游戈。

倭人的战兵立于船头。

他们的穿着十分古怪。

不像唐军一样穿着甲胄,而像是打渔的黑色水靠,反射着乌光。

在脸上,他们都以各色油彩画着图案。

既蛮荒,又透着野性。

似乎是某种原始民族的图腾。

立于船头的倭兵,脚下就像是生了根似的,定在船头,随着船时不时的被巨浪抛起,又落下。

但他们的身体始终如标枪般钉在船头,不为风浪所动。

在这些倭人手里,还拿着巨大的由竹和柘木制成的大弓。

如果有懂箭术的后世人,能从中依稀见到一丝和弓的影子。

但又不完全相似。

船头上的箭手,随着波浪跌宕,在被浪峰推到最高处,略微停滞的一刹那,将手中的箭射出。

箭头浸过油,燃着火。

一道道箭光划过阴冷的天空,穿透海风,劈开波浪,落在唐军的船上。

万箭齐发,如火雨流星。

唐军明显是不适合倭人这种打法,兼战船数量太少,被倭人逼得不断向白江口退去。

在唐军水师阵后,停着大唐的楼船。

如果楼船冲出去,或许能带给倭人水师不小的杀伤。

但最后的结果,难免还是会被倭人的狼群战术给撕咬粉碎。

绝对的数量,和良好的组织配合,所发挥出的力量,是极为强大的。

唐军主舰上,满船的将士大多是苏大为熊津都督府带上船的贴身亲兵。

此时看到唐军战船不断后退,而倭人的船在步步紧逼,一时焦急起来。

有些人破口大骂倭军。

还有的主动请愿,希望能派楼船出战。

但所有的请战要求,全都被苏大为给压下去了。

“你们在座的有谁比刘仁轨更懂得水师?更懂海上作战?”

苏大为双眸扫过全场,沉声道:“没有的就闭嘴,等着看刘将军如何用兵,若有需要,他自会传信给我们寻求支援。”

但凡知兵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两边博弈,并不是一口气将牌全打出去的人会胜利。

前期的较量,以试探居多。

真正的决战,要在看出对方的虚实破绽以后,才会用尽全力,狮子搏兔。

还没看清楚情况,就急着把底牌压上,那是死路一条。

刘仁轨,显然是知兵的。

而苏大为,也有足够的战略定力。

去等待一个结果。

“不对啊。”

苏庆节在一旁道:“阿弥你看刘仁轨船上的旗语,是让我们楼船退回港口里,这……”

苏大为定睛细看,果然看到在刘仁愿船上,桅杆望台上,有令旗兵拚命的挥动着旗子,传达着信息。

阿史那道真在一旁不满的道:“咱们这么大的船,还没和倭人交战,这都要退回港里?

阿弥,这个刘仁轨可靠吗?他不会是昏头了吧?”

身边众将,七嘴八舌的提着建议看法。

苏大为摇摇头,摒弃身边的杂音,目光落在两军交战之处。

倭人攻势凌厉。

接近两千艘倭船,箭雨不断抛洒向唐军的战船。

一个个射得好像刺猬一样。

“刘仁轨又打旗语了,令我们速退。”

安文生看了一眼局势:“我们退还是不退?”

苏大为摆摆手,他的目光,凝视着眼前流星般的箭雨,感受到敌人越来越近,空气隐隐都有灼热的硫磺气味。

再不退,只怕楼船都会进入倭人的射程。

天空,传来雄鹰清越的鸣叫声。

苏大为终于下定决心:“按刘仁轨的命令去做。”

船要出海容易,张起风帆即可。

要躲进港里,在没有海风帮助的前提下,只能靠人力划浆。

楼船上,超过百名唐军水师兵卒从楼船吃水线附近的洞口划动船浆,奋力击水。

一艘艘唐军楼船,向着白江口的海港缩回去。

倭人的战鼓一变。

了望台上的倭兵拚命挥舞着两面白旗。

站在高市身边的中大兄,之前一直神色不变的他,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向身边的高市倭王亢奋的道:“唐军的大船退了!他们退了!”

这个退却,是明显不敌的信号。

那种大船如果驰骋大海上,对倭人的小船还有一定心理威慑作用。

可一但缩回海港,倭人便再无顾忌。

海港能供船行驶的空间是有限的。

而且一般海港的地形都适合避风,也就意味着唐人的大战入了海后,机动能力将大为降低。

反观倭人的海船,因为船小,只用不多的人力,便可在水面上行驶如飞。

唐人水师的大将,居然连这点都看不透,简直是天要使其灭亡。

高市倭王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

折扇直指前方,用略微颤抖,但却无比坚定的语气道:“冲上去,追上唐人的船,不让他们脱离接触。”

咚!咚!!咚!!!

旗语挥动。

进攻的战鼓,号角同时响彻海天之间。

倭船上的兵卒,一下子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嗷嗷大叫着,奋力击着战鼓,划着水,令战船加快速度,随着唐军后撤的船,追了上去。

胜利的曙光,在这一刻,似乎垂青于倭人。

倭王坐舰上,高市双手合什,喃喃


状态提示:第五十六章 教科书式的海战(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