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放开那个娘子>第52章 这是一碗面,这不是一碗面

两人带头付了钱。

因为今日是开张日,武直并没有和大家客气,直接该怎么样收钱就怎么样收钱,生意毕竟是生意。

不然让亲友们吃垮了就无以为继了。

亲兄弟,明算账。这样才能够细水长流,情义长久。

李忠和顾大嫂开始留下来替武直打下手,那几位汉子则告辞先走了。这会儿虽然已经有他们开了张,但围观的人却依然只是在观望,没有人真的花钱买面吃……

他们觉得李忠等人一定是托,就是一碗面而已,还能有什么稀奇,还能好吃到哪里去?

原来北宋时节人们对于面条的开发还属于小学生时期。

此时南方的人根本就不吃面条,而北方的人虽然吃,但一般也就是对付下温饱,在味道上并没有多大的讲究与花样,自然不可能如现代这般,光只是面条,就可以有n种不同的吃法,而且每一种吃法都非常的得劲和给力……

这个时候,他们对于各种丰富而美味的面食这一块几近于空白。虽然他们的早餐也喜欢吃面食,但主要流行的却是馄饨,骨朵、炊饼、馒头等面食之类,或者在面食之外常见也喜欢吃些灌肺、粥饭之类的早餐……

也有面条。但是这个时候却不叫面条,叫汤饼。就是些清汤,再加上面条和一些肉,和在一起就能吃。

从这个名称叫做“汤饼”上也可以看出来,此时的面条容易“”掉,坨成一个饼状,因此口感自然不佳,不够劲道了!

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武直才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将面食从此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发扬光大!

所以,武直这碗西北风,出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它就既是一碗面,又不是一碗面!

它即将引领人们的美食新风向!

不过此刻多少有一点尴尬,那些人都吃过了朝食,自然是轻易不会再舍得花钱,李忠和顾大嫂一见不对劲,连忙卖力的吆喝了起来,但饶是如此,仍没有人买单……

武直却不急不躁,见金莲还站着,连忙进屋子里去抱出堂内唯一一张交椅,拉着金莲在院子中坐好,又去把剩下的瓜子取出来,递在了金莲的手上。

只是那瓜子没剩几粒了。

武直往人群中一瞧,只见一个叫做于春的架儿正四处穿梭,兜售着瓜子。

原来宋时把混混儿叫做架儿。那架儿经常在妓x院、酒肆等处借兜售食物为名向人索取钱物,武直前日就在天王堂前见到这货的身影,他倒是个机灵鬼,知道武直新到手个俏娘子,只是到手不怎么牢靠,毕竟还有许多祸端,因此看热闹的人并不会少,所以,便把握了机会,今儿个听说是天王堂的开张日,于是又赶来卖点瓜子,混些油水。

“于春儿!”武直把那货给叫来,买了两文钱瓜子,那于春儿两眼睛直溜溜的在旁边金莲的腿上转,又叫道:

“大郎,还有些新鲜的果子,再挑几个给娘子吃呗!”

“好吧,准了!”武直也不拒绝,知道这种小人最难缠,这种常盘旋在勾栏戏院的家伙,指的就是舍了一张脸,只为那三五十文快钱。一者,伸手不打笑脸人,二者,他还真的怕你无端骂来打来?

这种架儿就和现代的那种逢年过节时分在大商场、文化广场等知名地点卖花的那些人一样,上来就往你身上塞东西,或者蹲下来把你腿一抱,先生,给你女朋友、给你爱人送点浪漫吧……

一般这种场合再加上当时那喜庆的气氛下,你抹不下面子,只好就范,花钱走人。

有时候,明面上不怕有头有脸的人物,倒就怕没脸且没羞没躁的痞子。毕竟人一痞,天下无敌。

于是武直又挑了三个新鲜的果子,费了十文钱,给金莲、李忠和顾大嫂一人一个。

金莲将瓜子和果子接在手中,趁没人注意到,朝武直瞪了一眼。

那意思很明显,这还没挣着钱呢,倒先花出去好几碗的钱。这要入不敷出了!

武直却心里有数。现在只等铁扉道人来。

结果左等右等,却就是不见铁扉道人来。太阳升起来,照到院中了,暖洋洋的,金莲坐的位置都换过好几换了,眼看就算是现代人休假时候的过早时间都完全过去了,到了大中午,铁扉道人这才姗姗来迟。

这中间,院中的人都也换了好几拨了,有的人留着,有的人来来去去。住得离天王堂近的,家中人丁多的,则轮番派人过来看热闹,怕错过好戏。

人人都想看这武大在搞什么鬼,卖什么牛肉面。

铁扉道人的到来是今天的第二次高x潮。

“是铁老先生?真的是铁老先生?”

“你说的就是那个自称为铁扉道人的老顽固?”

“你小点声,人家可是清河有名的宿儒,而且他脾气怪得很,搞不好他把你告到衙门去……”

“衙门?怕什么,知县不是刚刚才被山贼给杀了么,现在衙门都没人坐镇,可是个空衙门……”

“别胡说。像你我这种人,还是把脑袋别在裤腰袋上要紧。”

“铁老先生?看来门上那副联子的确是他老人家的墨宝了……”

“铁老先生真的来了?大家快给他让座!”

人们议论纷纷。一群熙攘吵闹之下,早有人争先恐后的让出许多个座位来,邀请着铁扉道人落座。

这下倒好,不用武直来请人让个座位了,这些人竟自己把问题给解决了,very good。

“铁老先生在上,能够见到您,是我王二的福


状态提示:第52章 这是一碗面,这不是一碗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