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红警之索马里>第447章 烧钱的战争

结束了国家葬礼,李岚便回到了基地内,简单的晚饭过后,他便一个人来到控制台。

战争已经结束了三天,各个部队的损耗统计已经全部提交上,军火的库存量也全部统计完毕。

打开控制台的计算机,李岚看到的是一大排长长的清单,从最基础的子弹到导弹,各种消耗和原库存对比,瞬间就让李岚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两年的时间,李岚存储了超过十亿发各种子弹,到了战争结束,子弹数量就还剩下不到四亿发。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中,平均每一个士兵消耗的子弹,超过了五千发。其中损耗最大的轻重机枪的子弹,7.62毫米通用机枪子弹,到12.7毫米重机枪子弹,还有装甲车上面的20毫米机炮子弹。

其中还有一部分子弹是跟着车辆或者直升机被击毁后损耗,但六亿发子弹,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若论重量各种信号的六亿发子弹已经超过了两万吨,让安-225来运输的话,以它250吨的机舱载重量,也需要八十架安东诺夫-225才能一次性拉完。

可如此多的弹药还是消耗得差不多了,其中消耗最大的是7.62毫米通用子弹,比士兵手上的步枪子弹5.56毫米的消耗还大。这主要是因为六管加特林的恐怖消耗量,转个一分钟,数千发子弹就没了,如果在进行枪管快速冷却,那消耗的弹药数量也就更加的恐怖。

一条城市街道的争夺战下来,在装甲车和悍马的机炮和机枪消耗下,就极其的恐怖了。

好在,消耗最大的子弹,是最便宜的。当然,这个便宜也是相对来说,一盒子弹两百发,价格是五基地资金,不去算那些大口径机枪和机炮的造价,就以红警兵团现在制式的5.56毫米子弹来计算,六亿发子弹的消耗就是一笔极其恐怖的数字,整整一千五百万基地资金,已经等于一艘快速战斗支援舰的造价,如果还要算上其他各种口径子弹的差价,那单凭消耗的子弹,已经可以换回一艘神盾舰了。

两年的库存,现在之剩下四成,而战争只是进行七天半而已。可见战争的强度有多么的激烈。

下一次,要想把这六亿发子弹都补上去,也还需要一段不少的时间。好在,子弹的生产速度非常快,一天千万发子弹不在话下,马上生产去支持一场中等强度的战争,也足够了。

枪械的损耗就不是很厉害,到是炮弹和导弹的损耗,是一个十分让人心疼的数字。都说打仗打的就是钱,联军消耗巨大,李岚也不是白捡来的和平。

小到25毫米机炮再到中程弹道导弹,两年的库存,哗啦啦的一下子见底。尽管比起子弹来说,消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耐不住价格贵。

所有的导弹都是两千基地资金起步,不管是猎枪远程火箭炮系统,还是战机上面的各种导弹,亦或是军舰上面的导弹,都是用基地资金堆起来的。

一枚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造价就是两万基地资金,和中程弹道导弹一样。最便宜的一枚近距离格斗弹就是六千基地资金,单兵反坦克导弹也需要四千基地资金。反舰导弹和空空中距弹的造价都是一万基地资金以上。

这场战争以来,各类导弹和炮弹的损耗,数以万计,两年来的预备和储存,如今也基本消耗一空。目前除了部队中的炮弹和导弹,仓库中也拿不出百车的库存,只能依靠不停的高强度生产,才能继续维持下去。

和联军的战术一样,红警兵团也是奉行宁可多消耗炮弹,也不会拿士兵的生命去拼。这也是为什么,战争才七天半的时间,却已经消耗大量的库存。

坦克、战机、装甲车等武器的消耗,和士兵的阵亡比率差不多,战场上,双方都损失了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

尽管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坦克对决,但是在巷战中,双方的主战坦克经常碰面,天启坦克和美军m1a2之间的对决,也时不时会上演。在电子设备和技术相差无几的争锋下,双方的坦克所能够发挥的优势,并没有出现一面倒的情况。战损几乎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而双方的坦克和战车,则更多是损失在单兵反坦克武器的打击下。

比起坦克短兵相接,双方都更喜欢用非对称的手段来打击对方。不管是天启坦克,还是m1a2都抵挡不住对方层出不穷的反坦克武器的灌顶攻击,一旦达到车顶的薄弱位,很容易令坦克失去运动作战的能力,结果就是被慢慢的摧毁。

这点,双方是站在相同的起点位置。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就以第一重装师的武器损失情况来看,全师共计十个重型坦克营,拥有坦克320辆,十个机步营也有330辆多功能步兵战车或者多功能履带车,在战争结束后,第一重装师的主战坦克,直接下降到了两百辆左右,而机步营的装甲车,也只剩下了一半。重装师的两支作战直升机营到战后,能够保持两个连的战斗力就算非常不错了。

重装师的炮兵司令部也不好受,三个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剩下了不到十五门火炮,两个猎枪远程火箭炮营,也只剩下了四辆。

战斗力直接下降了一半,尽管敌人也不好受,损失一点也不会比红警兵团少,但是这对李岚来说,一场战争的结束,就意味着自己手中的实力,下降了近半。

如果再让他去面对这场战争,他也没有太大的本钱继续打下去。

战争本来就是如此,如果一场战争都没有流血和损失,那就不叫战争了。更何况,今


状态提示:第447章 烧钱的战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