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炼金大中华>【568】 锡利大海战

奥匈帝国与沙俄的战争到此告一段落,和谈之后是签订赔偿条约,划分国境界线……我们不再赘述。

且让我们把关注力从欧洲东部移到西部战场。

去年十二月,首都巴黎遭到沦陷的法国已经处于‘灭国状态’,成建制的政府军已经被德国人敲打得一个不剩,唯一还支撑着法兰西火种不灭的,只剩下流窜各地的游击队。

德国人大气,没去管这些疥癣之疾,他们要的不是法国的彻底臣服,他们要的乃是法国到英国的出海港口!

这才是德国人的真实目的。

有了这些港口,德国陆军配合从老巢里出来的公海舰队,就能真正威胁到英国。

英法英法,焦不离孟,法国是小弟,英国才是老大,只有把这个带头大哥做了,德国人才算是称霸欧洲,乃至宰执世界。

至于法国嘛,德国太了解了,只要不把他们逼的太紧,不用多久,他们体内的浪漫主义‘毒素’就会自行发作的。

不足为虑。

法国沦陷,英伦三岛危急,这个紧急事态反倒是帮了爱德华七世的忙。

本来由于英女王的申明而倾向于倒爱德华七世的国内局面,又变得对这位国王有利起来。

有人说,维多利亚是我们的女王不错,但她跟德国佬勾结,就是卖国!我们还是应当面对现实,团结在现任国王的周围,绝对不能让德国佬登上我们神圣的国土!

等维多利亚女王发现到这个状况,连忙知会德皇威廉二世,要求他撤军,解除对英国本土的威胁。

不过,威廉二世似乎有点倔脾气。他觉得这是击败英国,夺取它海上霸主地位的最佳时机,所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维多利亚女王的要求。

几乎在明斯克战役打响的同时,二月十六日,德国公海舰队与英国皇家舰队,在英吉利海峡以西——锡利群岛附近碰面了。

交火一触而发。

后据统计。双方一共投入了战舰超过三百艘,其中主力的铁甲战列舰,英方四十二艘,德方六十六艘!

史称‘锡利大海战’。

锡利大海战的确犀利,原本历史上憋屈了一辈子的公海舰队发挥出了不愧其名的‘公害’劲头,从甫一接触,就冲着英国皇家舰队发起了不要命的攻势。

英国海军方面,因为被克莱豪尔拐带走了一大部分战舰,实力极为有限。所以毫无意外的,海战开始,他们就被德国公海舰队压着打。

有了远程炮火的现代海战,多出一艘战列舰可不简简单单是数字上的‘加一’。

打个比方,五艘对四艘,差距虽只有一艘战舰,但打完之后,极大可能是胜利的一方还有三艘战舰剩下。而失败的一方则会全军覆没。

这个公式就是,五的平方减四的平方再开根号。

因此。德国海军多出了二十四艘战列舰,优势可谓比天大!

或许一仗打完,自己毫发不伤、对方却片甲不留的场景都会出现。

不过,千万不要小瞧了英国海军几百年的底蕴。

他们内部尽管士气低落,但专业水平可一点儿没丢。

眼前这般恶劣的敌我悬殊情况,他们是心头雪亮。

眼见覆灭危机近在眼前。英国大西洋舰队总司令(此时皇家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当即立断,启动了‘敢死令’!

所谓敢死令,就是当英国海军处于生死存亡一线的时候,执行的特别命令!

与敌方同归于尽的命令!

敢死令下达,英军先是佯装逃跑。利用对附近洋流的熟悉程度,迅速拉开了德国公海舰队中战舰与战舰之间的间隔。

接着,英军战舰分成六道小纵队,各取方向前进,将孤军深入的一部分德军战舰切割包围。

包围之后,英军也不用火炮攻击,反而是采取了最直接了当的进攻方法:一对一冲撞,以己方一艘战舰,换对方一艘战舰!

一命换一命!

没错,前面说过,当一方的战舰数量每多出一艘,其产生的战斗力将会以平方的形式倍增。

那么,现在战舰数量处于劣势的英军与德军一换一,赚的一方将是英国。

况且,执行一换一的‘敢死令’至少有两个好处。

一是击毁敌舰的速度要快过用炮弹轰击,可以节约时间;

二是用来与敌方同归于尽的战舰可以由自己选择,对方是战列舰,己方用一艘鱼雷艇去换……就算用两艘去换,也是相当值得的。

这种战术德国海军简直闻所未闻,很快,那一部分被包围的小分队就被数以十计不要命的英**舰碰撞上,顿时……爆炸声响彻整个海面。

仅仅三分钟,德军六艘孤军深入的战列舰就被撞沉,而英军仅仅损失了一艘战列舰和十三艘次等战舰。

这样的战损比,放到平常,足以成为一场值得夸耀十年的伟大胜利,但现在,这点战果固然可喜,对英军来说却还是不够的。

德国人丢掉了突前小分队,但也洞悉了英军的‘敢死战法’。

于是乎,德国公海舰队立刻停止激进,命令传达,将两两战列舰间的间距摆放好,再将周围布满次等战舰,作为防御冲撞的缓冲带。

德国人晓得,对面那个高高在上几百年的敌人要拼老命了,而且是放下身段地来拼命!

自己稍不留神,或许就会遭遇海上的‘滑铁卢’。

不过,饶是德国人反应已足够迅速,但英国人的‘敢死令’秘密演练了何止百年?

向上追溯,那


状态提示:【568】 锡利大海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