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唐小地主>第十二章 目不识丁

第十二章目不识丁

莒国公唐俭贞观二十四功臣之一,其祖父乃是北齐大臣,其父唐鉴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好友,参与了李渊的太原起兵。

听到李靖说是他的至交好友,章道坤低下了脑袋忍不住了笑声,至交好友个屁,这托塔李天王也忒坏了。

也不知道两人到底有什么仇恨,这样来坑唐俭,要不是唐俭的运气好,估计早就在乱军之中被人砍死。

好像就是贞观四年发生的事情吧,这样说也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时间过得有些久了,对于以前学过的历史书,现在基本上已经都还给老师了。

“小侄章道坤见过唐叔叔,唐叔叔安好。”章道坤对着唐俭行了一礼说道。

心中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也就比自己大少十岁出点头,就成了自己的了叔叔,还真是微微有些怪异。

算了,反正现在我也变得年轻了,再说这些都是当朝的重臣,喊一声也不冤枉,弄得不好以后还有事情拜托他呢。

唐俭笑着点了点头道:“这位就是你所说的异人,贡献那个马蹄铁的小伙子?不错不错,一看就是出自书香门第。章道坤是吧,今年多大了?”

“回禀唐叔叔,小子今年刚刚满十六岁。”

“坐下来说吧,别站着,这里也没有外人。十六岁了,成亲了没有?”唐俭挥了挥示意他坐下说话。

章道坤点了点头向帐篷里面的小桌子边上走了过去,理了理衣服将帽子摘了下来,露出了半寸头发。

唐俭微微有些诧异的看着章道坤,尴尬的笑了笑道:“原来你是出家之人,还恕老夫失礼了。”

章道坤淡淡的笑了一下,微微撇了一下嘴,怎么年纪都不是很大,这么喜欢称之为自己老夫呢,真是搞不懂这些古代人,李靖说说也就算了,怎么说他马上也快六十的人,你也不过才四十出点头而已道:“小侄不是出家之人,这头发在我们那里一般男子都很少留,主要是为了方便。”

帐篷里面有些热,本来就是牛皮制成的帐篷一点的热气都透不出去,加上三个燃烧着的火盆,整个帐篷里面又热又闷。

将身上的棉袄脱了下来,拿去桌上面的茶壶倒了一杯茶水喝了一口。

刚刚打开的茶叶还没喝两包就被李靖顺手牵羊的给牵走了,弄得他这些天整天都喝着白开水。

唐俭点了点道:“有些地方的风俗就是不一样,可是你现在身在大唐这头发还是要留起来的好,省得惹人闲话。”

章道坤道:“多谢唐叔叔告知,这个头发不还是没有长起来嘛,等长出来小子留着。”

“嗯,你家中父母一切可都安好?现在可否成家了?”唐俭问道。

章道坤微微扫了几眼唐俭,这是干什么?难道他家有未出阁的闺女要许配给自己?堂堂一个莒国公家的小姐难道还嫁不出去人?估计是长得太丑了,没人要,这家伙才急得给他找下家,看本公子风度翩翩想要给他女儿做媒人,一定是这样的。

嘿嘿的笑了几声含蓄的说道:“家中父母已经早逝,现在就剩下小子一个人苟且于世上,至于婚配至今还没有,毕竟小子现在还年幼,还未遇到意中人,这事情不急。”

“老夫真是抱歉了,不知贤侄父母已经去世。”唐俭说道。

“没事,父母已经去世多年,该伤心的已经伤心过了,这些年已经习惯独身一人了。”章道坤微微笑着说道,心中泛起了丝丝难过的,现在身在大唐可真的是一个亲人也没有了,怎么说在现代还有家中的一些长辈,兄弟姊妹在。

“好了,你也别像查户口一样探查他了,还是说正事要紧吧。”李靖说道。

“对,对,看我的记性,将陛下赏赐给你的东西都忘记了。”唐俭笑着说道,从衣袖中掏出一个明黄色的绸缎从地上爬了起来,打开对着章道坤道:“乡野异人章道坤接旨...。”

章道坤连忙爬了起来跪在地上道:“草民章道坤接旨。”

憋住了笑声,还真是他那奶奶的有些意思,没想到我也有一天和电视里面演的一样跪拜接圣旨,这玩意也可以留着做传家之宝来使用。

嘿嘿,先知先觉就是好,到时候找片深山野林,建设一个章氏家族,让子孙后代们专门收集什么稍微值钱的东西。

等到千年过后,整个章家怎么说也是历史悠久的名门之后啊,这古董直接可以开一家和国家博物馆相媲美的历史物品博物馆,而且每一个历史上面赫赫有名的自传都要让子孙们给写下来,.....。嘿嘿~~~~~光是想一想都让人激动万分。

絮絮叨叨之中唐俭慢慢的说道完毕,看着跪在地上发出嘿嘿笑声的章道坤楞了一下,转过头满脸疑惑的看着李靖。

李靖笑了笑道:“没事,这小子就这样,有时候有些呆,总是一个人偷偷发笑也不知他再想一些什么。”

唐俭点了点头对着章道坤道:“贤侄,可以起来领旨了。”

章道坤拿着圣旨坐着那里低着脑袋慢慢的开始一字一字的看着,挠了挠后脑勺。

写的不是正楷,一篇圣旨下来,整个能够认识的字也没有几个,至于什么内容就更加的不知道了,刚刚他是一句也没有听到。

微微尴尬的抬起脑袋看着唐俭道:“那个唐叔叔,您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这圣旨中写的是什么意思?最好用白话,这文言文我一句也是听不懂。”

“哦,贤侄不识字?”唐俭疑惑的问道。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目不识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