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闻方杰死讯之后,方腊的确勃然大怒,打算出兵围剿项明。
但是,还没等调动兵力打回去,中原战场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将他和另外三州大渠一起被拖在了汝南国,进退两难。
那么,战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从头说起。
自光和七年三月以来,黄巾如同野火燎原一般侵蚀着大汉的疆土。
各州大渠谨遵大贤良师张角设定的战略目标,从四面八方向大汉首都洛阳进发。
其中,荆州大渠陈舍,扬州大渠方腊,各自一路向北扫荡,最终和向西进发的徐州大渠黄巢于四月聚集在汝南,计划和打通豫州通道的豫州大渠李自成自许昌直接兵临汜水关下。
然而,豫州战场的情形却不太顺利。
骠骑将军皇甫嵩与车骑将军朱儁奉汉帝命扫除豫州黄巾,两人一路招兵买马,而后兵分两路,皇甫嵩带着十万大军镇守颖川,而朱儁携七万大军攻打占领陈留的吴三桂。
且不提朱儁麾下人才济济,皇甫嵩麾下便走无数良谋猛将,首当其冲的便是被拜为骑都尉的曹操曹孟德。
在曹操的邀请下,颖川荀家也派出他们最出众的两名人才,荀彧荀文若和荀攸荀公达来帮助皇甫嵩解决豫州黄巾。
在他们之下,另有洛阳骑郎将长孙无忌,步兵校尉狄青等英杰辅助,皇甫嵩军将颖川变成铁桶一般。
豫州黄巾先锋官波才进攻颖川,被曹操设计擒拿,歼灭俘虏其麾下十五万黄巾大军,自此,皇甫嵩军的规模扩大到十八万之众。
与此同时,朱儁听从麾下军师徐勣建议,连续五天诈攻陈留城,暗地里派兵收集黄巾军头上黄巾。第六天半夜伪装作张献忠部支援,一把火将偌大陈留城烧成一片火海,其领兵在陈留城四门堵截,全歼豫州副渠吴三桂部,更是将吴三桂当场斩杀。
斩杀吴三桂的朱儁不敢向南深入,转而向西,与皇甫嵩在颖川汇合,两军兵力加起来有将近三十万余众,与处于汝南的李自成成对峙之势,正准备一路推进,此时,荆州大渠陈舍的到来让皇甫嵩放弃了这个机会。
又过了数日,扬州大渠方腊和徐州大渠黄巢陆续到来,四州黄巾加起来共有将近两百万大军,集结在汝南与颖川的边界上。
人一多,问题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粮草问题。
古语有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而黄巾众乌泱泱两百万人,每天消耗的粮草都以天文数字记,就算将四州之地所有能够调用的粮草统统堆积到汝南,也只够两百万大军支持半月时间,可以说,还是省吃俭用的计算。
其次便是权力问题,粮草的问题可以通过攻城掠地,打家劫舍获得,但四州大渠有四个人,皆是当世豪杰,自然是谁也不服谁。
本来大贤良师张角当初做过安排,在豫州的地盘上让豫州大渠李自成指挥战斗,但李自成既没有打通豫州的通道,又损兵折将,还折了豫州副渠吴三桂,这就不能使其他三位大渠安心听从调遣。
而无巧不成书,方杰的死讯恰恰在此时传到了汝南,方腊听闻方杰死讯,阳羡沦陷的消息后也动了返回扬州的想法,但一想到在此重要的关头回去可能会造成的损失之后,毅然放弃了这个想法。
尽管方杰是方腊之侄,但人都是自私的,在南方黄巾总统领和为侄子报仇之间作出选择,方腊无疑会选择自己的前途。
一旦方腊成为了四州总渠帅,完成了张角交给他们的任务,日后张角称帝,他最起码有竞争大将军的资格,这是一条利益链,并非方腊残酷,这确实是一个是个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而争出一个统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四州大渠一商量,最后达成了共识。
他们一边快马加鞭地传书给身在巨鹿的张角,一边与皇甫嵩朱儁军团展开战斗。
为了避免军令不一的麻烦,他们决定轮流战斗,一州军团战斗三日,接下来换下一州军团,谁能拿下皇甫嵩谁就能独领军功。
这无疑给了皇甫嵩一个喘息的机会,虽然这些黄巾都是乌合之众,但也架不住人海攻势的冲击。
如此一来,虽然每日都需要战斗,但也避免了被敌人直接歼灭的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