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的一句傻话,惊醒了梦中人。在这座大山里,如果不找好一个坐标,宇文成都他们估计不等把**阵摆出来,自己就晕头转向了。而在这里要找坐标的话,必须是一个能够随时看到的东西。李世民一边想一边四处打量,他也不知道宇文成都会用什么来做坐标。可是周围除了高大的树木就是低矮的灌木丛,什么也看不到啊。偶尔透过树叶的缝隙能够看到天上的白云,这些都你能作为宇文成都他们前进的坐标。难道说他们用指南针前进吗?但是只用指南针并不能保证三路隋军能够汇合到一起,想要汇合到一起,必须要有一个点。
正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李世民看到前面高高的山峰,忽然间心头一亮,还有什么能比大山更显眼吗只要围着大山转,总不会失去方向。不管宇文成都怎么绕,他们一定是奔着那座大山过去的。
知道了隋军的目的地,唐军也不用分成三路了,他们随意选了一条路向前走去,因为有了目标,所以再也不会被岔路影响到。这里山势比较平缓,李世民本来想走直线的,但是他想到走直线虽然快,但是容易惹麻烦,所以他最后还是循着他们走过的一条路追了上去。不过有了方向以后,再多的分岔对他们也没有影响,他们总能找到最正确的路向那座山靠近。由此看来,李世民能成为千古明君本身的能力确实不凡。
再说张海他们虽然比唐军早进入**阵,但是过了第一个集合的节点后,再次分兵三路又遇到分岔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想放鸣镝把人召集起来,又担心惊动了隋军。张海想到上一次分兵后,最终大家又汇集到了一处,于是就没有再分兵,随意循着一条道就追了下去,后面再遇到分岔,还是不理睬继续向前追。他却不知道这些道路都是慢慢地把方向偏转了,看似前行,其实是绕圈子。而他弟弟张江看到分岔后想了一下,交代下面的人提高警惕又把队伍分成了三队,他感到自己追对了方向。因为隋军只有人手充足才能再次分兵,在大山里如果 人数太少很容易被野兽攻击,所以张江认为他这边的隋军人数很多是大部队。可是当他再一次遇到三岔口时,他差点崩溃。这时候他才明白宇文成都摆的**阵不一般,正当他难受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说话声。他赶紧带领手下躲了起来,刀出鞘,弓上弦。慢慢的人走近,他们听出来是河北口音,接着看到来人是他们河北军,不过只有十几个人。
看到是自己人,他们从躲藏的地方跳了出来。吓的走过来的十几个人扭头就向回跑,他们赶紧喊叫:“小麦回来,是我们。”那些逃跑的河北军听到乡音,而且还知道他们伍长的名字,回头一看,虚惊一场,自己人,这才走了回来。 这样一来,张江的手下又成了三十多个人,如果再分成三队的话,一对也有十多个人。不过张江他却不想走了,他想等等看,是不是和上一次一样,所有的人又能汇集到这里?
他的这种想法注定要落空,宇文成都他们走过的路线曲曲折折,转转弯弯,很多人已经迷失了方向,开始在树林里转圈。而且他们走过的路全部都是大圈套小圈,圈圈相扣,如果不知道他们的目标,只能在树林里打转,甚至说你想走到你走过的路都不一定能走到。能碰上算运气,想走出去只能认准一个方向不要被隋军的路线干扰才能走出去,想要玉玺就在睡觉的时候做梦见见就好了。
为了安全和隐蔽,李世民把队伍分成前、中、后三军,前军和后军只有二十人。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赶路,时不时会停下来躲避河北军。他并不想和河北军一起走,更不想和他们厮杀,万一惊动了宇文成都,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如果实在躲避不了,就假装他们是溃散的唐军找了过来。河北军看到只有二十个唐军也就信以为真了,等他们放送警惕后,唐军突然发难,顷刻间就杀死了几个,有见机快的立马跪下投降。有的想逃跑,还没有跑两步也被斩杀在地。以有心算无心,而且突然发难,河北军怎么不被一网打尽?
唐军把俘虏押到中军,李世民好言劝慰让他们加入唐军,言明他会一视同仁,何况苏烈现在就在唐军。这些河北军能抱住一命已经是万幸,还让加入唐军自然是千恩万谢。他们也明白,如果敢违逆李世民的命令,就会和刚才的同伴一样,在大山里喂野兽。
这样的安排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他早就预料到向前走很可能会碰到河北军。为了不影响他的计划只能把碰到的河北军消灭或者收服,当然最好是收服,要想逐鹿天下,没有玉玺不名正言顺,没有人靠谁东征西讨呢?李世民的眼光已经不是眼前,想到以后苏烈带领成千上万的河北军为他和唐军攻城伐地的情景,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渴望。于是他又传下一道命令,让前军和后军遇到河北军以后再也不要躲避,尽量把人全部俘虏,除非他拒不投降。
这样一来,果然又俘虏了两队河北军,只是人数不太多。虽然李世民觉得意犹未尽,但是为了不耽搁时间,早一点追上宇文成都,他不得不下令快速前进,不要在树林里打转。
当李世民他们来到那座最高的山峰时,果然只剩下了一条人走过的路。这时候他的心才完全放了下来,虽然他一开始认定宇文成都他们会这么做,但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万一的情况呢?人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仅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