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隋唐争霸>170 裴元庆争抢名额

三方商定好日子后天会晤,各自准备不提。

瓦岗军早就定好了人选,秦琼领罗春和吴泽前去。罗春从来没有在战场上露过面,甚至很多瓦岗军的人都不知道他有一身的好武艺。只是因为沈厚看重人家,也都知道他识人之能,所以大家都很尊重他。吴泽到是在瓦岗军中有一点名声,但是名声却没有传扬出去,盖因为他也从来没有在两军阵前争强斗狠过。再说罗士信和裴元庆两员虎将也盖住了大多数人的才能,秦琼和单雄信等人都是在吃老本,靠着以前的名声才不让人轻视。只有程咬金做过先锋,五板斧斩杀多魏文通和新文礼也传出不少名声。其他像吴泽这样的在天下都没有什么名声。

瓦岗军安排罗春和吴泽过去,就是想不让人注意,也不会让人洞悉这样搭配的深意。如果在唐营发生了意外,罗春武艺绝伦,吴泽智计百出,凭借他们三个自保个一时半会绝没有问题,然后瓦岗军再挥军相救,相信不会有多大危险。不过对于这样的安排,有些人不太满意。虽然这件事早就说过,不过当时只是提议, 现在却要定下来。

按说去唐营并不是什么好事,不敢说事在刀尖上跳舞,最少也是在刀尖上行走。一个不慎,很可能被人家拿下。现在的局势都能看明白,杨广完蛋只是早晚。一旦杨广完蛋,瓦岗军和唐军、河北军必然要争夺天下。既然很快就会反目成仇,现在有机会把瓦岗军的兵马大元帅给扣留下来,他们会不会把握这个机会呢?谁也说不好。现在已经是面和心不和了,相互间明争没有暗斗不少,都在隐忍。一旦玉玺出现,必然会打个你死我活。沈厚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差事也有人抢,瓦岗兄弟们这种不怕自身危险,视死如归甘愿赴险的兄弟情义让他感动莫名。

尤其是程咬金他喊的最厉害,坚决要和秦琼一起去唐营赴险。其次就是齐国远,虽然他武艺不怎么样,但是也一副慷慨赴死的样子。其他的人看到他两争先恐后的要求和秦琼同生共死,怎么能落在后面,自然也要表现一番。不过这几个人选都是沈厚和徐茂公等人慎重考虑,多方比较后选出的人选,也确实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人选,怎么可能调换?其实一开始,徐茂公等人还对罗春不放心,想让罗士信或者裴元庆前去,结果沈厚把罗春请到他们几个面前使了一回枪法,他们再无异议。当时还发生了一些事。秦琼曾跟着罗成学会罗家枪,对罗家枪也很熟悉,只是和罗春一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时候他们也不能再隐瞒罗春的身世。秦琼装作不知道他和罗成是兄弟,惊奇的问他的枪法是给谁的学的。罗春听到秦琼这么问,自然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反问秦琼是否认得这种枪法?秦琼拿起枪也耍了一通。

看到秦琼居然也会姜家枪,罗春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原来他再扬州能找到父亲的线索着落在秦琼身上,早知道这样的话,在东岭关他耍一套姜家枪,岂不是早就能找到父亲,也能让母亲安心。等秦琼一住手,罗春激动的抓住秦琼一个问他的枪法跟谁学得。沈厚让他稍安勿躁,让秦琼给他慢慢述说。当然了,因为秦琼的年龄,还有他姓秦,所以罗春知道他不会和自己有血缘关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罗春没有想到自己寻找了十几年一点线索都没有,却因为耍了一通枪法就知道了父亲的下落。想他这些年,姜家枪法也耍了千万遍,却只有这一次最让他觉得值。知道了他父亲是北平王,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大娘,罗春激动中也有点伤感。激动是因为知道他父亲便是北平王罗艺,伤感是因为他父亲竟然舍下他们又有了妻室和儿子。

沈厚看到罗春由激动转为伤感,很容易就想到他的心情。于是给他解释说,北平王去姜家村找过他们母子,只是他找过去的时候,罗春和他娘已经离开了蒋家村。再说当年罗艺卖艺的时候不小心打死了一个泼皮,恰好秦琼的爷爷秦旭也欣赏罗艺的武艺。罗艺为了逃脱sha ren的罪行不得已说谎,让秦旭以为他还没有成亲,一时爱才心切,把姑娘许配给他为妻,后来又保举他做了大将的事给罗春讲了一遍。听到并非是他父亲薄情寡义忘记他们母子,罗春才释怀。又重新和秦琼见礼,认了表哥。

秦琼一边回答罗春的问话,把他姑母家的情况说给罗春听,一边好奇的盯着沈厚。关于罗春的事情他一点也不知道,甚至他姑母和罗艺结婚的事情他也不清楚,没想到沈厚能知道的一清二楚,还给娓娓道来,详细的讲给罗春。就是徐茂公等人也是越来越佩服他,怎么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他?过后避过罗春,他们也问沈厚怎么能知道那么隐秘的事情,沈厚一脸正经的说是看到罗春心情不好,他编的。听到他的回答,秦琼差点晕倒,这也编的太真了吧。

认亲的事揭过不提。反正看了罗春的武艺后,徐茂公等委员自然对这个人选没有异议。至于吴泽,大家更没有意见,罗春的武艺绝伦,正好配上吴泽的智谋。现在听到程咬金等人的鼓噪,他们几个委员都不同意换人。罗春武艺高还没有名气,到时候杀李世民和苏烈一个措手不及是多好的事。换人哪有那么好的事?

这时候裴元庆站出来说:“去唐营实在是太危险了,为了秦元帅的安全,只有我去才能保护他的安全。不然碰到李元霸,你们谁是人家的对手?”

沈厚看了一


状态提示:170 裴元庆争抢名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