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乱明>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政策
告,汇集到行知书堂,经整理后摆在林纯鸿及各幕使的案头。根据这些直观的素材,林纯鸿和各幕使均一致认为:大明的症结在于土地,土地问题不解决,大明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林纯鸿与幕使们经常就土地问题进行探讨,他们达成了一些共识:首先,朝廷的税收并不高,尤其是商业税,更是低得可怜,才三十税一,远低于邦泰征收的一成商业税。大明的税收之所以一年不如一年,根本原因在于可供收税的土地越来越少:各地的封王越来越多,他们的土地不用交税;获得免税特权的豪绅越来越多;广大自耕农为了逃避税收,纷纷将土地寄名于特权豪绅名下。

其次,农夫们的头上还压着徭役这座大山,农夫们年年月月不停地在服役,而且在服役时,遭到了各地胥吏的盘剥。

同时,邦泰上下认为:如果在荆州、夷陵和夔州不能有效地解决土地问题,邦泰迟早也会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事实也摆在眼前,当邦泰从惠王手里接手土地后,农夫们立即爆发出狂热的生产热情,常平仓的存粮在短短的四年内就达到了四十万石。

林纯鸿一掌拍在了公文上,斩钉截铁地对朱之瑜和张道涵说道:“即使在四地血流成河,也要废除高达五成的租税!”

朱之瑜激动不已,作为正统的儒士,他的终极梦想便是天下大同,老百姓安居乐业,而天下大同的重要指标就是均田。当初,朱之瑜之所以一心一意投奔林纯鸿,就是看到了枝江的土地政策符合他的理想。“惠王之例可循,只可惜仅仅枝江的二十万亩良田,一年就要向惠王缴纳十多万两银子,如果四地的土地都遵循此例,咱们一年岂不是要掏出几百万两银子?这远远超过咱们的承受能力!”

林纯鸿道:“当初咱们实力弱小,不得已行此下策,倒让惠王占了大便宜!此策岂可为万世之法?现在连这十几万两银子,我都有点舍不得!”

朱之瑜与张道涵愕然,问道:“将军有何妙策,可以不交银子而获得土地?”

“三步走,第一步以土地换股权;第二步强自低价购买;第三步直接没收!”林纯鸿的语气坚定,语速甚快,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朱之瑜与张道涵大惊,齐声反对道:“将军,此策万万不可行!此策一出,当天下大乱!”

林纯鸿冷笑道:“天下大乱?我看不至于,咱们已经给了豪绅足够的机会!如果他们非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咱们也不用再客气!”

张道涵惴惴不安,这些年,张明桥在荆州四处乱跳,依托着邦泰商号聚敛了不少银子,并且在公安、石首两县购买了七万多亩良田,乃荆州数得上号的大地主。他不免怀疑林纯鸿的矛头指向他,想在偷税事件后,进一步打压他。

他深恐林纯鸿怀疑他因为私心而反对三步走策略,考虑再三,决定支持林纯鸿的决策。

哎,人啊,一旦带了私心,做出的决策总是偏离事实和理性!

张道涵拱手道:“三步走,给了豪绅足够的反应时间,当不会引起强烈的反对。可是我们现在哪有什么挣钱的工坊拿来出售?”

张道涵的话音刚落,朱之瑜不可思议地瞅着张道涵:刚才还口口声声反对,为何马上就转了向?

朱之瑜无暇深思张道涵为何如此,忧心忡忡地劝谏道:“将军,岂不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荆州等地的豪绅大多与朝廷重臣、各地地方官有藕断丝连的联系,一旦各地官绅兔死狐悲,势必对邦泰群起而攻之,邦泰如何受得了?”

林纯鸿笑道:“不会的,战略方向如此,行事方法倒可以变通……”

说完,伸出右手,扳着手指头一一道来,让朱之瑜一颗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最终,朱之瑜道:“宁愿慢点,也不可操之过急,走一步,停一停,看一看,当是万全之策!”

林纯鸿说服了张道涵和朱之瑜,心情甚好,哈哈大笑道:“谋国之言,甚善!立即将所有阁幕使及各部门主事召集起来商议吧,至于惠王府长史……就让他多等几天吧,这些事情还得从惠王身上入手。”

……

当郭铭彦接到林纯鸿的召见令后,立即从大宁县赶回百里洲。还不等阁幕属扩大会议召开,就被林纯鸿单独召见。一番谈话之后,郭铭彦内心苦涩无比,虽然林纯鸿早就向他交了底,说邦泰商号迟早要拆分出售,但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来临。

郭铭彦感觉自己几乎透不过气来,咬着嘴唇道:“商号还非常弱小,过早拆分,实力分散,如何应对徽商的步步紧逼?”

林纯鸿听到拆分二字,方才醒悟,郭铭彦的认知与自己的计划还有所偏差,当下解释道:“不知郭幕使注意到没,天下工坊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直接生产一些日用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咱们姑且称之为轻工坊;还有一类就是生产工具类的工坊,如采矿、炼钢、造船、造水车、造风车、锻造零件之类的工坊,咱们称之为重工坊。现在商号内部,如棉布工坊、棉油工坊、毛纺工坊,这些应该叫轻工坊,咱们需要出售的就是轻工坊,至于市易部,除了邦泰境外的货栈外,都可以出售……”

“那运输部呢?”

“运输部当然不能出售,运输部旗下的纤道、码头、道路,这些涉及到商号生存的命脉绝不容他人染指!”

“将军的意思是……商号以后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政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