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捍帝>第六十八章 欲济无舟楫(3)

会议时间虽然很短,但刘协交办的事情却很重要。

总共四件事:第一,收编战俘扩充兵马。

第二,转移兵器辎重,以备来日。

第三,渡口设伏,防备南匈奴人反戈一击。

第四,大营防御,为即将到来的反击赢得时间。

不知从何时起,刘协麾下将领们渐渐习惯了刘协的指挥方式。

这便是刘协会提前和他们沟通讨论,再独自思考权衡,然后直接下令,交由各部将领依令执行。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公卿百官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军事指挥权,转而负责后勤保障。

如此重大的转变,几乎没有任何波折,就自然而然的实现了军政分开的既成事实。

刘协麾下亲信将领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他们本能地认为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

只有从一开始就跟随刘协逃出长安的老臣和武将们才知道,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完全是因为刘协敢打敢拼不怕危险的个人风格,才造成了现在军政分开的局面。

每逢大战,刘协都要亲自领军作战,在最危险的关头或危难之际,他独自领军断后,保护公卿百官和家眷们先行一步安全撤离,使得公卿百官们不仅自身安全无虞,还保全了他们的家眷和财物。

如此以来,百官们即使对刘协独掌大权的做法有意见也不好说什么。

而一次次打退李郭大军的事实也证明了刘协的确有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且他文武双全,胆略过人,确实是指挥大军作战的不二人选。

最重要的是,刘协是皇帝。

皇帝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乾坤独断也无可厚非。

当然,这么做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么汉室崛起,要么加速灭亡。

就这样,目前刘协手下就有了军政两股势力。

一股是以太尉杨彪为首的公卿百官负责调拨粮草辎重以及家眷们的安置,维护后方秩序;另一股是以刘协为首的军队势力,负责抵挡李郭大军的追击,保护公卿百官和家眷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就目前情形来看,两班人马配合默契,至今没有出现纰漏。

…………

午后,身着武弁服的刘协出现在大营后寨,白波军的军营里。

此刻太医令吉平正带着手下的“医疗队”,将白波军中的伤病员简单处理包扎后抬走,前往后方黄河渡口大营。

早在四天前,刘协就下令“伤兵营”护送几千名重伤员,跟随百官家眷们一同北上黄河渡口,在那里重新安扎营寨。

今早刘协又下令,把营中伤兵集中救治,统一送到伤兵营疗养。

当然,这里面的伤兵是不包括南匈奴人的,因为他们休整两天就要回去了。

即便如此,当吉平奉命转运白波军伤兵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麻烦。

李乐、韩暹和胡才三人不允许吉平接走他们手下的伤兵,要求吉平带领医疗队就地为伤兵们医治,认为没有必要转移到后方渡口大营。

而吉平根本不甩他,声称自己接到陛下的命令,所有伤兵必须集中安置在伤兵营,然后统一救治,如果李乐不许搬运伤兵,那自己也无能为力。

总之一句话,李乐如果同意他把伤兵运走,那他就救治伤兵,不同意的话,白波军的伤兵是死是活与他无关。

为此,双方发生了口角,险些打起来。

刘协闻讯赶来,制止了双方的争执,但吉平认死理,说天子不能朝令夕改,否则有损天子尊威,而他自己也绝不做反复无常的小人。

结果……刘协维持命令不变。

李乐、韩暹和胡才三人在围观将士们眼神不善的注视下,不得不低头妥协,允许吉平抬走伤兵。

接下来就简单了,吉平带着医疗队用马车拉走了白波军三千多名伤兵。

看着伤兵营的车队离开大营,李乐、韩暹和胡才的表情像死了亲娘一样,脸色阴沉的能挤出水来。

傻子都看得出来,这三千多名伤兵出了军营,就如同肉包子打狗一去无回,伤愈之后指定被刘协编入自己军中,以后就跟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了。

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就不知道伤兵有多么珍贵,甚至会认为伤兵是累赘。

但是,凡是领兵上过战场的将领都知道,伤兵是一支部队最宝贵的财富,是提升部队战斗力和顽强战斗意志的基石。

东涧大战中白波军伤亡大半,近两万兵马折损在河谷之中。

按理说,白波军的伤兵绝对不止三千多人,按照战死和负伤各半的伤亡比例,白波军的伤兵应该有八九千人才算合理。

别忘了,东涧之战持续了三天四夜。

就算是正常人硬撑这么长时间,即便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好在出征将士一般都带着水袋和少许干粮,不至于在长时间的鏖战中渴死或者饿死。

白波军的伤兵本来有近万人,但大多数伤兵不是被西凉军杀死或者被战马踩死,就是失血过多而亡,亦或是活活痛死,致使他们都没能熬过漫长的三天四夜。

最终能活着回来的伤兵就剩下三千多人。

大浪淘沙,从近万名伤兵中筛选出来的这三千多伤兵,无论是意志还是忍耐力,无疑是白波军中的佼佼者。

这批人伤愈之后,如果继续从军,肯定是强兵,倘若选择离开军队,也必然是生活中的强者。

这就是伤兵的珍贵之处。

他们既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更是和死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欲济无舟楫(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