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调教太平洋>四七七 汽油和超级战列舰时代
自产钢铁保障当地建设需求了。

但这需要过程,等到工人们熟练了,等到矿石开采进度更上,不需要一两年,产量就可以达到设计指标,而且除了这里外,在未来两年内,乌鲁木齐,银川,西宁和包头和兰州这几个地方兴建的钢铁厂也将相继投产,等到那时不仅西北建设将正式步入快车道,新华的钢铁产量也有望再翻个倍。

即使李默不是穿越者,这个时代对钢铁的追求也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一艘艘战舰,还是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交付部队用于培训的m2型坦克,或者是一根根铁轨,一座座工厂,新华对钢铁的需求几乎就像个无底洞。

虽然截至去年各大钢铁厂的产量首次突破了500万吨,仅次于英国的610万吨,成为了世界第四大产钢国,不仅拿下了vh装甲钢的热锻造技术,拥有了电渣炉技术,而且还首次突破了硅铁合金钢和锰硅合金钢两项技术,但依然难以满足国内旺盛的需求。

所以西北集团和嘉峪关钢厂的开工投产就变得极为重要了。

看着火红的钢水倾洒而出,变成一根根铁轨,看着水压机下钢胚变幻形状,李默如同个孩子般仔细的询问着每个细节,穿着厚厚的粗布工作服,和工人们一起查看进度,检查炼炉。

对他来说,每天多炼出一吨钢铁,那就代表新华又壮大了一分。

直到在嘉峪关盘桓了十天后,最后才恋恋不舍得踏上了回程,虽然他很想现在就去天山,去乌鲁木齐,可西北即将迎来冬季,没有铁路交通非常困难,所以只能暂时作罢。

视察完了钢厂后,李默又来到了目前西北最大的石油冶炼厂,延长油田。

步入这个并不算大的油田后,首先看到的还是那堵曾被贴满了人皮的土墙,虽然墙壁已经被清理干净,但当地工人却没有推到它,因为这是一个纪念,大家希望让后人知道,这座大油田是从鲜血中建起来的。

相比锦州,和后来相继在日照、连云港、长兴岛、福建、等地开工的一批国有和私人炼油厂,延长炼油厂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因为深处内陆中心,所以在建成后它几乎承担了大部分特种油料的加工和实验基地,也是目前新华唯一的航空汽油提供基地。

“小技术,大变革。”

作为后世来者,李默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很多小技术看似不起眼,但影响却很大,尤其是在航空汽油上。

由于目前的加工和冶炼技术限制,目前新华使用的航空汽油和普通汽油差别并不大,仅仅是添加了一些合成物,减小挥发性。

这个因素在最初的并不算问题,因为当时星式发动机还没弄出来,但随着星式发动机出现后,发动机马力却迟迟得不到突破,成为了他最大的心病。

无论是那种飞机,一款好的发动机是格外重要的,纵观后世的经验,发动机对飞机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他一直梦想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但技术部门想尽了办法后,却始终得不到很大提高,这里面除了加工和设计因素外,设计师们也发现,不同批号的汽油也对发动机性能有很大影响。

这个消息传到李默耳朵里后,让他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关于航空汽油中辛烷值高低对发动机影响的文章,所以才赶来这里。

航空汽油挥发性比车用汽油低,较不容易汽化,其中的辛烷值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性能,所以抵达了延长后,李默立刻和技术员们一起开始解决如何提高汽油中的辛烷值。

虽然还有其它办法,但还是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依靠添加高毒性的四乙基铅来增加辛烷值,为了找到最佳配方,他学习后世美国在汽油中加入不同的染色剂来区分类别,然后在交给发动机部门去试验。

使用高辛烷值的发动机时,机发动机的燃料系统也需要进行重新设计,要不然就会对飞机构成风险,所以从汽油还是的小变革,引发了一场新的发动机革命。

李默的目标,是按照美国二战的标准,研制出辛烷值含量高达110至120之间的好油,并且配套更好的燃料系统,改良发动机,从而让星式发动机至少达到单翼机所需的最小600马力。

但这是个漫长的过场,除了油料外,匹配油料的发动机燃料系统等等,都需要长期的试验,而且后来他才明白,为何二战时只有美国敢用这么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了,因为当汽油在管道内一遍遍提纯、添加、混合的过程,几乎就是在烧钱。

随着美国大白舰队一路向西,相继访问了上海,广州和吕宋,穿越了苏伊士运河抵达地中海,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回到美国后,这个航行一年多、航程数万海里、横穿三大洋的骄人记录,一方面使世界各国领略和承认了美国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证明了美国舰队跨洋作战能力。

但同时,他也没有达到预期震慑新华帝国和欧洲的目的,因为此时被李默提早到来的无畏舰早已欲罢不能,1909年5月,为应付与德国之间的海军造舰竞赛的压力,英国议会批准了再次开工8艘主力舰的庞大追加预算,来回应德国海军的挑战!

这个消息,也代表欧洲上空已经不是阴霾积聚了,而是彻彻底底的爆出了火星。

8月29日,比历史提早了足足三个月,英国皇家海军在开工的当天,就把四艘猎户座级战列舰的数据公布了出来,满载25000吨的排水量,20节的航速都没有出乎世界的预料,但采用新华


状态提示:四七七 汽油和超级战列舰时代--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