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善战的賨人自然会被军阀们引为己用,蜀汉丞相诸葛亮就组建了一支使用诸葛连弩的“山地特种部队”,据考证就是由賨人组成。后来蜀汉灭亡,賨人被当时中央政府(曹魏)迁出大巴山,来到山西陕西甘肃地区,由于他们的生活习惯类似于当时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氐族”,所以又被北方人称之为“巴氐”。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巴氐”的一支李氏家族,又南下四川,重返故土建立了“成汉帝国”,以后我们会有专门篇章介绍。而河东薛氏很可能就是这个英勇善战民族的后裔。
在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大族纷纷南迁的环境下,薛氏家族却在山西扎下了根,由于山西河东地区地理特殊,为了生存,他们时而依附南方政府,时而依附北方政府,于是族群内部的分化就是个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匈奴刘库仁和刘卫辰,一个拥护拓跋氏,一个却是拓跋氏死敌),这就给拓跋焘分化薛氏,“以夷制夷”创造了机会。薛永宗失利被杀,而南逃刘宋帝国的薛安都的故事却没有结束,他继承了祖辈的良好血统,是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在之后的宋魏南北大战中还有精彩表现,此乃后话。
薛永宗的失利好似盖吴起义军被斩掉了一只“手臂”一样,拓跋焘“宜将剩勇追穷寇”,又马不停蹄西渡黄河,和关中的叔孙拔一起对盖吴起义军形成夹击围攻之势,盖吴起义军的命运又将如何发展呢?我们下次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