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铁血魏晋南北朝>第十七章 后燕悲歌 上

(加我微信公众号“猎户星座”可以免费收到手机推送的历史故事哦。)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巧合。--乌龟大师《功夫熊猫》

公元396年12月20日夜,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偌大的月亮明晃晃的挂在夜空中,清冷的月光洒在一座高大的夯土铸就的城塞上,在深冬的夜晚像一个巨大的剪影伫立在广袤的华北平原上,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这个城塞就是后燕帝国的首都中山。

这里显然刚刚进行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大量的攻城器械垂头丧气的倒在城墙外面,有的还兀自噼噼啪啪的冒着火苗,攻城器械周围,城墙外面的堑壕里,横七竖八倒卧着北魏和后燕士兵的尸体,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这些死去的士兵迅速被冻得生硬,有的甚至还保持着死前战斗的模样。

突然,有几个北魏士兵趁着月色摸到城下,冲城头打了一个呼哨,城上迅速放下一个吊篮,北魏士兵被城上军士拉了上去,并径直把他们带进皇宫。这些北魏士兵是什么身份,他们怎么来到中山城中的?

原来这些士兵是来投降后燕的北魏降将,为首的是一个叫没根的部落酋长,虽然叫“没根”,实际上他的根可足够粗壮,他英勇善战,是个勇士。可为什么没根要投降慕容宝呢?

史载没根是受到拓跋珪猜忌才投降后燕,但猜忌的原因没有记载。根据没根这个名字,和南北朝时期一个羌族大姓“莫折”的发音比较接近,另外第十二章里那个在拓跋珪屠刀下侥幸逃跑的匈奴王子刘勃勃就是最终投奔了羌人建立的后秦帝国的一个将领“没奕干”,有这些线索,不难推断没根很可能和羌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果这个“没根”是一个羌人部落的酋长,拓跋珪的猜忌就比较好理解了。因为羌人很早就和汉人混居在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东汉末年还爆发了大规模羌人和汉人的战争,所以对于建立在草原上的北魏帝国来说,羌人部落应该是比较晚期才被并入的,很有可能是拓跋珪击败刘卫辰部后才加入北魏的战车四处为拓跋珪卖命,于是没根对拓跋鲜卑的认同感不是那么强。加上拓跋珪一意孤行,连年战争大量征召羌族士兵入伍参战,没根可能多有怨言,于是遭到猜忌。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没根干脆投降慕容宝了事。

慕容宝大喜之下封没根镇东大将军,进爵雁门公。没根新官上任三把火,求战心切,要求慕容宝拨付给他军队去袭击拓跋珪大营。在当时的状况下,人心隔肚皮,慕容宝摸不准这个“没根”是否是个反间谍,当然不敢出动大批人马,这种考虑却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没根只好带本部兵马以及慕容宝拨付的一百多骑兵出发劫营。没根率领的部队都穿着北魏服装,估计对于北魏军营的口令暗号也是了如指掌。这支小分队顺利骗过巡逻队,进入拓跋珪大营中,直接来了个中心开花,对拓跋珪中心大帐展开攻击。

幸好拓跋珪的侍卫拼死抵抗,慌乱之中拓跋珪在侍卫保护下狼狈逃走。没根由于没能一击干掉拓跋珪,又没有后续部队扩大战果,只能大砍大杀之后慌忙撤退了事。慕容宝就这样丧失了一个一举击败拓跋珪的大好时机。

不过没根这个看似无伤大雅的投降举动,却无意间撬动了双方僵持的战局。

没根的侄子丑提此时正驻防在晋城(北魏刚占领的山西太原),听说叔父投降燕国,惊恐之下联络贺兰部和高车部落反叛,带领队伍准备袭击北魏都城盛乐。拓跋珪此时刚刚拿下信都(河北冀县),得到内乱的消息只好放弃进攻,一面派将军庾岳带领一万骑兵回国平叛,一面派出使者向慕容宝寻求和解。

可慕容宝也得到了拓跋珪后方起火的情报,于是来了精神,大骂拓跋珪忘恩负义,坚决不同意和解。并集结招募中山城中所有部队近10之众,前往滹沱河堵截拓跋珪。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拓跋珪撤退到滹沱河南岸时,慕容宝已经在滹沱河北岸的柏肆堡扎营,当晚慕容宝招募一万敢死队偷袭拓跋珪大营,拓跋珪立足未稳一下子阵脚大乱,部队溃散,连中军大帐都被攻陷,拓跋珪的衣物和皮靴都落到燕国敢死队手里。眼看北魏军就要大败,慕容宝的敢死队突然自乱阵脚,像中魔一样互相砍杀,拓跋珪见此情形猛击战鼓,溃散的士兵逐渐集结,并发动反击,精锐骑兵此时也发起冲锋,慕容宝被打得大败,10万大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不得已慕容宝又退回中山死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柏肆之战。

史书中描写行军打仗之时,军营之中经常有“夜惊”的描写,有可能是敌方或者内奸在军营中制造混乱,也有可能是士兵们在高度紧张疲劳状态下自己的过激反应。于是军营中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士兵们不分敌我,互相砍杀。由于在夜间很难分清敌我,更容易发生自相残杀事件,所以这一类事件统称“夜惊”,而“柏肆之战”过程中就发生了这样一次著名的“夜惊”事件。

早在三国时期,曹魏大将张辽就碰见过类似事件,当时张辽的军营中有叛乱分子制造混乱,就在“夜惊”即将扩大的紧要关头,张辽传令各营“没有参与叛乱的兵士就地坐下,只诛杀站着的兵士”,很快肇事的叛乱分子首脑就被抓了出来,一场“夜惊”的灾难被轻而易举的化解了。

可惜“柏肆之战”中慕容宝招募的敢死队的带队将军没有张辽的应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后燕悲歌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