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元恪虽然遏制了王爷势力在北魏朝堂的扩展,但是高肇这类鹰犬,打击官员是强项,治理国家就露出了能力不足的短板。不用说在北魏元恪刚上台,政治动荡之时无法采用元英的战略,利用萧衍和萧宝卷火并的大好时机南下征伐,统一全国。就在之后南北双方持续鏖战期间,北魏越来越腐败无能的政治决策机构也从多方面影响了北魏军的战斗力,北魏帝国终将为这一切埋单。
讲到这里,我不禁又想到了孝文帝元宏,这个胸怀大志,一辈子都在为帝国强盛殚精竭虑,有着完美主义情节的,身患斯德哥尔摩心理疾病的仁德君王。元宏在执政后期,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全国推进“全面汉化”的过程中又连续发动南征,妄图一蹴而就,统一华夏,而元宏时代的北魏政坛,却也是众志成城、清明高效。可惜天时不对,元宏的美好愿景没能成为现实。
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复盘”元宏的作为,其实元宏在执政后期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这才是帝国稳定发展,甚至一统华夏的要点所在。试想如果元宏在执政后期好好休养生息,只是专心做“汉化”这一件事情的话,没有数次南征的军旅劳顿,他没准还能多活个五到十年。要真是如此的话,元宏的生命线就可以和“南齐萧衍萧宝卷大火并”的国际大事件重合,而元宏控制下的北魏政坛无疑比现实情况中动荡的元恪统治下的北魏政坛要清廉、高效、整齐划一,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元英千里迢迢、苦口婆心地上书南征,元宏自然会调动以逸待劳多年的帝国全部精锐南下征伐。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北魏帝国必将一统华夏。最不济,元宏还可以和萧宝卷达成政治联盟,生死存亡之际,萧宝卷必然会借助北魏的力量来对抗萧衍,如此,元宏必将从中大捞好处,至少可以把整个荆州纳入囊中。而失去荆州屏障的萧宝卷政权,也就迟早沦为北魏的囊中之物了。
同时,延长寿命的元宏也必将在后期让逐渐长大的太子元恪多多参与政务,监理国政。这样当元宏大行之时,北魏帝国又将迎来一个“政治成熟”的宣武帝元恪,帝国权力的交接于是进入良性循环。到此时,元恪再全力整修内政,修复国内边疆的各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那么一个北魏版的“康乾盛世”就很有可能呈现在我们面前。
可惜历史没有这样去演绎,原本元宏所做的一切,只要他再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彪炳千秋,但就是因为他的早死,他的一切做法却都是在给北魏的崩溃埋下一颗又一颗的定时炸弹。看看这些历史,有时真的让人很迷茫,何为对,何为错?真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可是,谁又能真正参透天机大道呢?
逝者已矣,活着的还要好好活下去。正在北魏政坛一片混乱之时,南朝马上要迎来一次巨变,萧衍带领他的雍州兵,即将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南梁帝国。“天予不取,必受其咎”,北魏帝国即将迎来一个重新整合的崭新的老对手,南北争霸的好戏还将继续上演!
p.s.这几章有些事件的时间是发生在南梁代齐(比如元愉叛乱、元勰之死)以后,以及南北争霸战之后,但为了表述北魏辅政王的衰败、高肇的上台,以及北魏政坛的重组这一整块事件,只好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去记述了。以前读史时没有感觉,只有自己来写,才切身感觉到史家采取“纪传体”或是“编年体”的纠结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