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哥的背书声中。他高高地扬起了脸。
姚老太爷忽然觉得胸口一滞,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姚家的子弟从小读书,却都还不如一个商贾家的孩子。
他昨天羡慕的竟然是沈家的孩子。
别人都没进去的院子,沈家的孩子进去了,沈敬元脸上有得意洋洋的神情,就好像当年他站在那里将沈氏赶出家门。
他敢这样做。只因为姚家是读书人,沈家是商贾之家。
现在商贾家却有人会读书。
沈敬元在门外听了一会儿吩咐小厮,“照顾好六爷。”说完话看也没看沈老太爷一眼。昂首阔步地走了。
门外来送礼的人都纷纷停下来听里面昆哥背书的声音。
“呦,可是千字文啊,背的是释义,多大的孩子啊。会这么多。”
说着众人小心议论。“是不是杨先生新收的徒儿?”
“怪不得杨先生不收礼,咱们家的孩子可没有这样聪明,这礼也是白送了。”
那人话音刚落看到旁边的姚老太爷,忙上前行礼,“这不是姚老太爷吗?”
姚老太爷抬起头。
那人立即脸上堆满了笑容,看了看院子里,是心领神会的表情,“里面的是姚氏子孙吧?咱们泰兴县。姚家是书香门第,怪不得会有这样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就能养出什么样的后辈。”
“是姚家的后辈?”
周围人听到这话,纷纷来问。
如果是姚家的孩子,那就没什么可争的了。
“姚三老爷就是进士出身,现在做了六部里的堂官。”
姚老太爷被堵的说不出话来,往常听到这样的话他一定会高兴,可是现在……那里面的不但不是姚家人,是沈敬元的儿子。
姚老太爷板起脸,“谁说是我们姚家子弟,那是商贾家的后辈。”
周围顿时安静下来。
方才说话的人先是怔愣,然后赔笑,“姚老太爷说的是真的?是哪家商贾的孩子?”
沈家。
沈家两个字如今在他嘴里这样难说出来。
姚老太爷皱起眉头,一眼看到走到门前的杨家小厮,姚老太爷看过去,“杨先生可在屋子里?”
婴墨道:“在呢,只是先生今天仍不见客,诸位都拿上东西回去吧!”
婴墨刚要离开,姚老太爷看向身边的管事,管事立即明白过来,迎上前去,“小哥,院子里的可是扬州商贾沈敬元的二子?”
婴墨没能找到拜帖,听得这话不禁愕然。
姚老太爷看了个清楚,不禁心中冷笑,怪不得让沈家人进了院子,原来是不知道。
沈家是什么人?大名鼎鼎的盐商,杨敬怎么可能教一个盐商的儿子读书,那还不被天下的读书人笑死,杨敬活到这一把年纪总不能自毁名声。
外面的人都看出不对劲,纷纷离开。
再也没有人夸奖里面的孩子聪明。
姚老太爷扬起嘴角来,脸上露出儒雅的神情,看向身边的管事,“我们去禅房里等吧!”
……
“先生,”婴墨快走几步进门,低头伏在杨敬耳边,“先生,姚家人说,院子里的少爷是扬州商贾沈家的孩子。”
扬州商贾沈家。
他们在扬州住过几年,知道盐商沈家。
原来是沈家的孩子。
杨敬放下手里的书,沈老太爷特意提起这孩子的来历,是料定他会嫌弃商贾,杨敬忽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不是因为沈家而是姚老太爷。
姚老太爷知道他看上了沈家的孩子,特意赶在他面前泼了他冷水,等着他慌张地将沈家孩子推出去。
杨敬抬起头来,“姚老太爷呢?”
婴墨道:“好像是去了禅房里等。”
是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姚老太爷一定觉得送走了沈家的子弟,他就会让人去禅房里请姚老太爷过来。
姚宜闻如今是势头正好,请了勋贵和朝中重臣给他递了帖子,难道就算准了他会为那几张帖子而折腰。
自以为是,他收不收徒与姚家何关?
怪不得会冤枉沈氏族人,怪不得会连姚家一个小姐都不如。
“六爷。”
院子里传来惊呼声,紧接着小丫鬟进来禀告,“老爷,那位少爷晕过去了。”
方才还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晕了过去。
杨敬皱起眉头,看向丫鬟,“快,将人抬进屋子里。”
……
小小的昆哥被小厮抱进来放在软榻上。
脸颊一片通红。
“怎么这么烫。”杨敬伸出手摸向昆哥的额头。
旁边的乳母立即道:“我们六爷昨晚就咳嗽,所以才来得晚了。”
原来是病了,他还以为是怕辛苦所以不来了,可怜这孩子皱着眉头,模样看着很难受。
“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请郎中过来,”杨敬吩咐婴墨,婴墨急忙跑出去。
丫鬟绞干了帕子敷在昆哥额头上。
昆哥恍恍惚惚睁开眼睛,面前站着几个人。
其中一个开口询问,“病了怎么还过来?”
昆哥揉了揉眼睛。
“六爷,这是杨先生。”
杨先生,他见到杨先生了,这就是杨先生。
昆哥张开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先生,学生方才背诵的释义对不对?”
还顾着自己被的书,杨敬皱起眉头,“不对,七零八落,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