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蜀山异闻录>第一百七十二章 姐弟勇救人
了一片废墟,四名留所值班的民警只找到了三个,全部受伤严重,他马上组织人员将伤员送镇医院抢救。

在医院走廊上,他突然想起儿子还在北川中学,便从医院找到一辆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赶往县城。他的儿子只有15岁,名叫李泽凯,在初三(一)班就读,成绩优异,即将面临中考。等李瀚林匆匆赶到北川中学时,他看到操场上的孩子们早已嚎淘大哭成一片了,北川中学好几栋教学楼倒塌,儿子所在的初中部五层教学楼变成了三层楼,原来的一楼和二楼都不见了。

倒塌的北川中学,就在县城东部,座落在陡峭的山坡西侧,门前那条水泥马路被拦腰震断,一截向左,一截向右…地震触发学校东侧山体发生巨大滑坡,摧毁了北川中学(新区)几乎所有的房屋,震前有数百名师生在校内上课,震后学校全不见踪影,约七层高的学楼垮塌,21个教室约1000名师生被埋在山体下。校园内部仅残留了半个篮球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由于北川处在龙门山地震带上,大地经常“打摆子”,老师们放在桌子上的墨水瓶抖得“侉侉”作响,简直成了家常便饭,在一般情况下,地皮抖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就凝神注意一会儿,然后继续上课,而有时候根本就不理它,师生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今年才就读于北川中学高三的陆小龙,由于不甚了解北川经常地震,但他却对地震特别敏感,为此还闹了好几次笑话。几个月前数学二模考试时,他突然感到地在动,随即喊了一声“地震”,站了起来,结果大地只是晃了几下就停住了,为此,老师给了他一个“破坏考场纪律”的处分。

这次大震发生前30秒,他正在五楼的教室里写作业,突然感觉笔不听使唤,“啪!”他又下意识的猛拍一下桌子站起来高喊:“地震了!”正上物理课的老师和同学一下子安静下来,盯着他看,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了下来,但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慌,于是,陆小龙抓住身边两个好朋友的手,三人携手飞也似地率先冲了出来,就在他们逃出生天的瞬间,地震发生了,教学大楼四分五裂地垮塌了,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没来得及跑出,被压在了废墟底下。

“李泽凯,你在哪里?”李瀚林拼命地呼喊。很快,在四根横七竖八的水泥预制板缝隙处,他分辨出儿子的声音。

“爸爸,我在这儿,快救我!”听到儿子的求助,李瀚林泪水直淌,没有救援设备和机械工具,大家只能用双手刨砖渣救人,而他的儿子位于废墟深处一丈多远,左腿被好几块水泥板压住,动弹不得。

灾情就是命令,作为第一个赶到北川中学的公安民警,李瀚林成了师生员工可以信赖的对象之一,怎么干,都听他的。在这种时候,从初中部教学楼用撬杠等工具去打个洞,挖出儿子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有更多的人容易挖,更容易生还,李瀚林要求幸存人员从容易处挖起,先救外围的,他和大家一起刨土。

地震当夜,他代表公安部门赶往绵阳市政府汇报救灾工作,并接受简单的包扎。第二天凌晨5时又赶回了北川中学,儿子还在继续呼喊救命,消防武警正在现场忙忙碌碌地挖掘、救人。中午时分,李瀚林的儿子声息渐无,而此时此刻的李瀚林已经成功救出了30多个鲜活的生命了。

抢救仍在持续,下午过去了,漫长的黑夜可真难熬呀,人们忙碌得连一口水都没空喝,任由嘴唇发干起泡,任由喉咙发痒发肿,时钟摆度到凌晨3时许,李泽凯终于被找到,但他已永远离去了,是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大家的辛苦忙碌中停止呼吸的。

望着儿子的尸体,李瀚林忍不住泪水涮涮落下,呜咽着说道:“孩子,爸爸没能及时挽救你的生命,却挽救了你同学们的生命,以你生命的逝去,嬴得了同学们的新生机会,你的人生不虚此行,很完美,放心去吧,你未完成的心愿,爸爸妈妈、同学老师还有大家都会替你完成并实现的…

安息吧,孩子!你从小就认为我是英雄,并引以为豪,爸爸会因有你这样的孩子感到骄傲!你爸爸会在将来的人生中,以对人民作更大的贡献、书写永远的辉煌,来告慰我亲爱的儿子……”

刘甯也是北川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甯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甯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刘甯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

瞬间,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学生们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学生们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

躲在椅子下面的学生们,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刘甯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跑出县委礼堂时,发现整座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往日的高楼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瓦砾垃圾场。到处是呻吟的声音,满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

“学校肯定也出事了,我们赶紧往学校方向跑。”跑回学校时,刘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二章 姐弟勇救人--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