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言情总裁>七海扬明>章一一四 封赏

作为穿越者,李明勋同意伯克制度在关西的施行是有更多来自后世的信心,因为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伯克制度就是清朝统治除却哈密和吐鲁番之外天山南路地区的政治制度(哈密和吐鲁番因为投顺清廷比较早,那个时候清廷因为叶尔羌汗国脱胎于察合台汗国,风俗习惯与蒙古人没两样,所以就采取了扎萨克制度)。

当然,因俗而治一直也是帝国在新拓领土上的一贯原则,不光制度因地制宜,就连官名之类的小节都各有不同,比如在关外和漠南施行的扎萨克制度,在官职上采用章京这一满清词汇,在爵位上用台吉这一蒙古词汇,到了西域,自然也就采用伯克这一词汇了,实际上,伯克就是官员、头人的意思,伯克制度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叫伯克,比如吐尔逊,他担任的就是哈密的阿奇木伯克。

林君弘在帝国五年的正月就接到了来自皇帝的御批,同意在关西绥靖区实行伯克制度,但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是暂时保密,其二是完善本地的教育和宗教制度。

保密的原因倒是简单,可以看出在伯克制度下,关西的宗教势力的权力和资源都被大规模的压缩,在政治上也没有代言人,伯克制度一公开,怕是阿都拉就要领人造反了。而在另一方面,帝国吞并关西的法理依据似乎还没有那么合理,帝国承袭朱明,理论上要继承朱明的一切,自然也包括领土,可吐鲁番和哈密算不算朱明的领土呢,历史上大明确实有过关西七卫,看起来是卫所统治,实际委任的是蒙古贵酋,而且还不包括吐鲁番等地,更重要的是,关西七卫是朱明自己放弃的,将之称为大明故土有些牵强,所以这件事还要着落在叶尔羌汗国身上。

至于本地的宗教和教育制度的完善则是来自于皇帝的坚持,李明勋很清楚,清朝统治西域最大的败笔就是让阿浑这类宗教人士垄断所有的教育,导致本地的宗教信仰越来越极端,难以进行世俗化改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吐尔逊麦尔丹,志虑忠纯,归附有功,辅佐诚王........。”

哈密官署之中,来自京城的使者正拿着圣旨宣读着,册封此次哈密、吐鲁番两地归附的实权领主的爵位,最高的便是吐尔逊为二等伯爵,还有两个三等伯和一群子爵、男爵,有了爵位,便可正式从理藩院获得绥靖区的实封官职。

因为帝国没有太监,宣旨之事由侍从室代理,李明勋身边的侍从官就没有林君弘不认识的,带圣旨宣读完,一众人等起身,众人都是欣喜,林君弘接过圣旨,着人收好,传旨的侍从官乌以风笑着说道:“诚王殿下,陛下还有给您的口谕。”

“皇上圣躬金安。”林君弘赶忙又跪下。

乌以风轻咳一声:“朕安.......。”尔后便是学着李明勋的语气说道:“君弘,你这个小猴崽子,偷偷给太子写信,给皇后写信,甚至给老三写信,就唯独不给你干爹我写信,朕很生气,罚你写三千字的家书来。且你从吐鲁番送来予我的那份葡萄干已经被老三偷走了,着你再送一些来,另外,我交给你的事情办的如何了,怎么这么久没有消息,你的狗脑子不会忘记了吧!”

乌以风的腔调语言都是学着李明勋的,学的也是惟妙惟肖,方才受赏的本地勋臣个个听的是目瞪口呆,倒是曹禺在李明勋身边数年,早已习惯了,虽说本地勋臣惊讶于皇帝的‘粗鄙’,但也听出远在京城的皇帝与眼前这位少年王爷是多么的亲厚。

林君弘谢了恩起身,满脸疑惑,问:“老乌,皇上说的是什么事?”

曹禺等人也是围上来,若是忘了皇帝交办的大事可是了不得,乌以风提醒道:“王爷,你再想想,来之前进宫,陛下吩咐你找什么东西了吗?”

林君弘猛然想起,一拍自己的脑袋:“哎呀,我真是个狗脑子,忘的死死的!”

乌以风连忙提醒:“王爷,我可什么都没有说,来之前,皇上说了,不许我告诉你。”

“知道了,来人,送天使去休息吧。老乌,你先去歇息歇息,我这边速做准备,好让你回去交差。”

其实乌以风也不是什么外人,他是乌穆的儿子,国公之后,二人熟悉的很。

“别呀,还有一件事没办呢,陛下还有东西奖励您勤劳奉公呢。”乌以风笑呵呵的说道,一招手,侍卫送来一个盒子,打开一看,一整盒的寒假作业,乌以风说道:“皇上让把这东西捎来,说让您别忘了学业。”

林君弘悻悻接过来,侍卫这才带着乌以风去休息了,林君弘落座,众人看着林君弘想要知道西征之前皇帝交代的事情,林君弘问:“诸位,你们知道哈密瓜吗?”

“哈密瓜?”

一群人都是摇晃脑袋,吐尔逊和几个藩臣相互看看,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林君弘说道:“皇上说哈密有一种叫做哈密瓜的水果,甘甜可口,让带一些回去,没想到我却忘了这事。”

众人长出一口气,原来是这件事,但本地藩臣全都不知道什么是哈密瓜,其中一人说道:“许是中原人对那瓜果的叫法呢,我没有听说过以哈密之名命名的瓜果,吐尔逊伯克,您经年往来西域与中原,可听说过?”

吐尔逊微微摇头:“没有,瓜果之类价廉而不易储存,不会做商品。不过殿下,下官对本地极为熟悉,各类瓜果都吃过,陛下所说哈密瓜不知何模样,若能描绘出来,我们定然能找到差不多的,送到京城


状态提示:章一一四 封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