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三生有幸1>第六章 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洞,洞里有个老道士,对小道士说……”

“咱不兴这样唬人的,俺今年都十八岁了。这唬弄三岁小孩儿的东西,道长您就别拿出来逗俺了!”张石头一听就不乐意了,嘴撇的像个歪绊儿葫芦。

“哦,何以见得是唬你呢?”老道一脸郁闷。

“老道士对小道士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洞,洞里有个老道士,对小道士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洞,洞里有个老道士,对小道士说……这种死循环要算故事的话,俺能给你讲三天三夜哩!”

“啊,这样子啊……那你的故事里老道士是何人,小道士又是谁?”

“那还用说,老道士不就是您,小道士可不就是俺么?”张石头扯扯身上的道袍,恍然大悟:“俺说您讲故事前为啥要给俺一身道袍,原来是为了应景啊!”

“哈哈哈哈,照你这么说,我说的山,那一定是这鸡鸣山喽?”老道听了差点儿把嘴里的酒笑喷出来。

“可不是么?”

“不要打岔,听我讲来,你便知道。”老道正色的说。

“我说的从前,就是我大宋熙宁年间……”

“熙宁变法啊,这个俺知道!”

老道气的白胡子一撅,瞪了张石头一眼。张石头摸着脑袋壳,嘿嘿的傻笑了一下。那种憨直呆萌的表情让老道不忍再训斥。这没办法,咱们张石头同学打小就被师父说成天赋异禀,张石头的同学们对此都颇为认同。一致认为张石头身上的天赋就是:天然呆!

“那个山是龙虎山,老道士就是龙虎山的张真人,小道士号白云子,是张真人的嫡传弟子。张真人有一天对小道士说:‘你天性聪敏,小小年纪已经将为师所学尽得,实则你本是太祖年间的酒仙张白道人转世,将来或要倚龙驱虎,得证天道。为师的龙虎山非你久留之地。今日便下山去吧’。小道士叩别师父,当日便下山云游天下,那年才一十有四。”

张石头听得津津有味、聚精会神,甚至屏住呼吸,生怕打扰了老道士的思路。这是“封神演义”的节奏啊!张石头心里如是想。

老道喝了几口酒,接着说:“许多年过去了,转眼到了徽宗宣和年间。小道士变成了老道士,自名张虚白,好饮酒,时醉时醒,人送外号:胡涂白,颇有仙名。”

“徽宗重道,慕名而昭,封太虚大夫,掌管龙德太一宫。然张虚白不喜名利,屡屡在官家面前纵酒癫狂、放浪形骸,宫人及大臣颇有怨言者。可是徽宗为人慈霭,性格温存,从不以为意。见了总是还替他解围,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张胡,你又喝醉啦!’张虚白感其心意,也曾屡屡借着酒后之言规劝提醒官家,奈何无力回天。”

“直至靖康之变,金人掳走二帝,还指名索要张虚白,城破之日,张虚白要走,无人能留。但为报官家厚德,便随二帝一同囚往五国城。”

“四年后有一天,徽宗握住张虚白的双手,痛哭道:‘悔不听仙长先前所言,如今却都一一应验了’。”

“张虚白安慰道:‘事已至此,还请陛下保重龙体,以往事为鉴’。”

“徽宗忽然跪在张虚白的身前道:‘几年来痛定而思,寡人自知: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尔。宠信奸佞、滥恩劳民,家国之祸,皆由我起。奈何百姓子民何辜?还请仙长垂怜,您是有大神通的,若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朕愿引颈自戮,以谢先祖及众生。’”

“张虚白立刻跪下扶着官家道:‘我也是酒后乱佔,不幸言中。即便有些预卜占卦之道,却无大神通,岂能救万民于水火,拯山河于倒悬呢?陛下您言重了。’”

“徽宗听罢,万念俱焚,决意求死:‘事既如此,无以苟活。吾当一死以谢天下,死后肉身不入棺梓、不入黄土,以绢覆面,焚而化之,吾无颜以见地下列祖列宗。’”

“张虚白忙说:‘陛下且听我说,老道我虽无扭转乾坤之能,却自小观天象、视阴阳、习得吕纯阳一门九转逆命之术。前几日夜观天象,以八卦罗盘测之,发现离位之上应有上古祥瑞隐没,若能寻而用之,或可逆天改命,事尚有为。陛下真龙之体,天命有数,切不可自戕龙体,否则大违天和,迁延世人啊!’”

“徽宗听罢遂不再言死,泣而告之:‘一切全凭仙长施为。’张虚白受命,于是开始计划南返。因怕只身逃走会牵连官家,便对金国众位官员说:‘老君昭我传道,三日后吾当化去!’三日后,张虚白果然于堂中坐化,鼻息全无,金国官员皆肃然起敬。于是由弟子葬之。其实张虚白只是施以龟息之法、假死而遁。”

“之后七年间,徽宗陛下龙驭宾天,张虚白也一日不忘使命,辗转于中原各处,寻找那虚无缥缈的上古祥瑞。转眼到了绍兴十年,张虚白在嵩山已经找了大半年,最终勘定鸡鸣山。少林寺方丈惠初大师与张虚白有旧,这期间帮了他不少忙。张虚白感其恩义,送给了惠初大师一本上古相传的内功心法,以表谢意。”

“难道……难道是六字诀?”张石头猛然脱口问道。脑袋“嗡”的一下,直觉似醍醐灌顶一般,却又感到哪里都不甚明白。这老道长明明在胡天海地的讲述评书演义一般,自己也听得津津有味,怎么突然说到送给少林的内功心法,自己就方寸大乱了呢?

“是啊怎么知道?”老道诧异的问。

“俺师父是少林武僧总教习释永立大师


状态提示:第六章 故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