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青春校园>最佳反派>第四百一十四章 凯尔特魔术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

爱丽丝闻言,脸色古怪地打量着他。

“难道你是犯了什么错被赶出来的?”

“不,是我主动离开的。”

凌易摇了摇头,一副不想多言的模样。

“对了,诺伊尔最近如何?”

“.......”爱丽丝陷入沉默。

看她这样。凌易心中一动,也不急着催促。静静等待着。

过了一会,爱丽丝低声道:“哥哥他还好,只不过,他得了一种病。经常一睡不醒,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叫不醒他,连狄安娜导师也对此束手无策。但是过了三四天之后,他又会像个没事人似的。尽管他嘴上说着没关系,可我心中总有一股不安,所以找了个出国留学的理由,来到了曾经凯尔特女巫的发源地——威尔士,试图寻找治疗那个病症的方法。”

“没猜错的话,你的目标是万灵药帕纳加吧?”

“....为什么一个中国人会对凯尔特魔术这么清楚?”…

“博学多才。”

“哼。”

型月世界的魔术逐渐走向灭亡。凡是对自身修行有益的魔术理论,饥渴的魔术师们都不会放过。尤其在时钟塔任职的导师们,虽说各有拿手的绝活。但是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却一点也不比专业人士逊色。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凌易几乎达到了全知高度,且不说一法通则万法通,单论研究各种魔术系统,他所花费的精力可不少。

凯尔特魔术的传承基本是以口头交流和诗歌的形式为主,因为战争和猎巫行动的缘故。时至今日,正统传承已经失传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对凯尔特魔术略有了解的外行。当然,外行是指他们对凯尔特魔术的掌握程度不够,但魔术师的身份却是实打实的,触类旁通之下,行使一些基础术式倒不成问题。

对于爱丽丝成为女巫这件事,说实话,凌易蛮惊讶的。

尽管她的导师是狄安娜,可是狄安娜的魔女,而不是女巫。

据统计,在中世纪的猎巫运动中,大约有十万到二十万巫师受到了审判,其中大约有5万一10万被处死。而女巫在其中占了一个相当大的比例。

在欧洲民间传说中,早期“女巫”的代表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巫瑟西和美狄亚。据传说,瑟西具有强大的魔力,她能透过药草的协助,诵念咒语与召唤神明来施法,冒犯她的人会变成动物,并创造出不存在的幻影。瑟西还可以藏住月亮与太阳让大地一片漆黑,也会下毒来杀害她的敌人。

从15世纪起,基督教的教士们根据《圣经》中所说“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的“语录”,对“女巫”发起了持续近300年的迫害。在这黑暗的300年中,无数良家妇女被诬为“女巫”,或被斩首示众,或惨遭火刑。1487年,教会出版了猎巫“专业书籍”《女巫之锤》。随着古登堡发明的近代印刷术在欧洲的推广,此书在从1487年至1669年近200年间,竟接再版了近30次,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猎巫潮”。《女巫之锤》详细记述了对“女巫”具体的审讯方式和保证审讯成功的有效方法。这种审判既没有起诉程序,也没有辩护人,除了严刑拷打作为逼供手段外,还有所谓的“女巫”测试法。

根据书中提供的理论,由于“女巫”被魔鬼施了魔法,对疼痛不再敏感,所以就可以对她们随心所欲地施行各类酷刑。如:用烧红的铁块去烫被告的手,如果手被烫伤,则说明被告有罪;让被告用手在沸腾的水里取一枚圣戒,然后把手打上绷带和封印,3天后若无痕迹,就无罪等等……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一种鉴别方法是:将被告捆上手脚,扔进湖里———如果她沉到水底,则表示她无罪;相反如果漂浮在水面上,则表示她受到魔鬼的保佑,必须送上火刑柱。这种荒诞的做法结果是,无论被审判者是否“有罪”,她们都只有死路一条。

据传说,当年欧洲人有一个说法:“女巫不是要骑着扫帚满天飞吗?测试一个女人是不是女巫的方法和体重有关,凡是体重过轻的一律算作女巫。”

当时的欧洲人视猫为女巫的帮凶,对猫大开杀戒。这使中世纪猫的数量大为减少,几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猫遭灾,致使鼠害泛滥,又引发了可怕的鼠疫,欧洲大约2500多万人因此丧生。在瑞士,人们用利刃猛戳装满猫的布袋,直到把猫戳死;在哥本哈根,为听猫垂死前的悲鸣,人们把猫从高高的钟楼上投掷下来。??153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举行加冕礼时,伴随牧师高声祈祷的竟是成箱的猫在烈火中发出的惨叫声。

‘女巫判断准则’是当时的法官依据经验,累积了屡试不爽的方法,可以证明被告是否为真的女巫。寻找‘魔鬼标记’,当时人们相信魔鬼会在巫师身上留下记号,这种‘魔鬼标记’因为被魔鬼触摸过,所以刺之不痛,亦不会出血。因此必须剔除嫌犯全身毛发,脱衣检查身体有没有此种‘魔鬼标记’,比如凸出物、斑点、老茧、疤痕或胎记,如果找到,则以别针或小刀戳刺,观察嫌犯是否会痛。例如:一位名叫吕厄的被指为女巫之妇女,便被发现在其左肩上有五个‘魔鬼标记’,而另一位名叫阿德里.安娜的六十岁妇女,也因被发现在其‘背的中央、肩膀下面’有一个点,被针扎入一个手指深,没有流一滴血,也没有痛感,而被认定为女巫。

巫师的另一个特征是不会流泪,不论是遭到*或精神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四章 凯尔特魔术--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