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役,柴荣也意识到了后周存在的问题,他吸取高平之战中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下令整顿军队。(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
柴荣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一支精兵强将胜似数倍平庸兵将。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在各个军种间挑选其善战之士,组建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
战场是检验将领成绩最好的场所。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众的赵匡胤无疑是整顿军队的最佳人选,于是周世宗柴荣把整军的任务交给了赵匡胤。
整军即意味着对军队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柴荣能将这个光荣任务交给赵匡胤无疑是对他莫大的信任。
赵匡胤做事向来不拖泥带水。他一上台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对军队进行了改革。首先是裁员,把军队中老、弱、病、残以及战斗力差的人员全部裁掉(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养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接着便面向天下召集新兵,他把人高马大、体型健硕的人全部囊括麾下。不仅如此,他还在侍卫司、殿前司(禁军的两大部门)中抽选勇将。(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
这支精锐之师无论将领还是士兵,都可谓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同时也是由赵匡胤一手培养出来的。从今以后,它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划破了这个黑暗动荡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支精锐之师的出现才结束了天下动荡不安的割据局面,创建起了全新的秩序。
记得在某部喜剧电影中,老奸巨猾的黎叔有句很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不仅在现代通用,古代照样流行。
柴荣不仅在军队中选拔人才,在文臣集团中亦是如此。有一次,柴荣以考试的形式征求治国之策,他出了两道题,其中一题名曰《平边策》。平边策故如其名——平定边界,统一天下的策略。
在此次的考试中,大部分官员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归纳起来就六个字“修文德,来远人”。这句话不难理解,总的来说就是大臣们都不主张用武力,认为以文治感化为主最为妥当。
柴荣看过之后,一把将这些考卷给扔进了垃圾桶里。感化?笑话!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震慑敌国最佳的手段。实力才是王道!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文臣都这样昏聩平庸。他们这群人可都是沉浮官场数十载的,其中不乏头脑精明之人,王朴就是其中之一。
王朴的文章就非常吸引柴荣的眼球,就连当时的宰相魏仁浦、范质都对其大加赞赏。
下附佳作一篇,请君共享!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
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吾以为,此文堪比诸葛孔明的《隆中对》,足以流芳百世,成为千古名篇!
此文中不仅分析了天下形势,还提出了统一天下的五个步骤:1、攻占长江以北;2、夺取长江以南; 3、拿下后蜀;4、解决北汉; 5、搞定辽国。
这就是后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思想的制定方针。
这篇著作《平边策》的问世,足可让王朴名留青史。
对于柴荣来说,这正如久旱逢甘雨。看完后,柴荣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北汉现在已被自己打的奄奄一息,躲在老巢不敢出来。相比之下,富饶的南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资源,所以柴荣下一步便锁定了南边的割据势力。
此时的柴荣手握精兵十万,猛将如云,而他的眼界也不在是区区后周这一片土地,而是天下。
对于王朴这样有出色战略眼光的谋士,实在是有必要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