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事完,昊天辞别一众圣人,驾云直往天庭所在而去。
而在洪水退去之后,显露出巫妖战场的一片惨况来,元始天尊眼快手疾,一挥绣袍,就把不周山断掉的一截给收刮而走。圣人神通使出,只见金花万朵,裹着一团玉清仙光笼罩了天空那半截山峰,只听叮咚作响,又有金铁敲击的声音铮铮,无数的玉清符咒涌现,绕着山峰盘旋,过了片刻,天尊才收手,那山峰落到天尊手上,却变成一番土色玉玺,雕刻有各色符咒,宝气盈盈,底面刻‘翻天’二字,正是后天至宝,翻天印,封神宝物。
西方二位尊者一阵懊恼,也寻找巫妖大战残存的法宝,即使法宝碎片也不放过,着实让二人找到不少好东西,日后回炉重练,倒也炼制出不少威名赫赫的西方至宝。
望着遍体鳞伤的巫妖二族,娘娘将一些残存的妖族大圣收走,让其余残存的巫妖二族族人各自散去,不要再肆意妄为。
因为牛性情恬淡,颇合道家清静无为之意,老子选一青牛妖为坐骑;元始天尊看重一四不像,它的角似鹿非鹿,颈似驼非驼,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也将其收为坐骑;而通天教主则选中一奎牛,长七丈有余,易怒,独眼独脚,出世则风雷大作,天地惊变往上一坐,摇摇晃晃往昆仑而去。
西方二尊者一向口口声声众生皆平等,尽管也想抓几个坐骑,又怕落人口舌,也就打着渡化的名义,将一群有根基的妖兽带走,同赴极乐。
巫妖归隐,人族开始在洪荒天地之中繁衍生息起来,与此同时,几位立教圣人也纷纷传道四方,洪荒东部一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才无数,不少人皆朝昆仑而来。三清为之大喜,这意味着道统有传,后继有人,三清威名将通过门下而广为人知。
反观西方,贫瘠无比,便是有仰慕圣人大德的修士,却也不由心生退意,是以相比较于三清门下,西方却是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不过天道至公,西方虽然弟子稀少,却也多是身负大智慧大毅力之辈,日后修为成就洪荒顶尖,也只感叹大道惟艰,气数无常。
但是,老子清静无为,性喜性情稳重豁达、超脱自然之人,神念观照之下,无一人入眼,默算天机,察觉有一人有师徒之缘,却是一人族老者,仰慕天道,连拜九九八十一座仙山不得其门而入,最终入了太清老子法眼,为那人教唯一嫡传弟子。
元始天尊看重根脚,凡湿生卵化之辈一律拒之门外,至于剩下的大摆阵法,通过者方可拜师。阵法玄奥,唯有意志坚定、道行高深、法力雄厚者可过,最后有十四人通过考验,最后成为元始天尊弟子。
一道人白发白须、拄一弯弯曲曲九尺长的鸠头拐杖、头额长而向前隆起,为日后南极长生大帝的南极仙翁。一道德清修,为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福泽真仙,
其余十二人为: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大法师,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后来被誉为“阐教十二金仙”。
除此之外,另有一道人,相貌清癯,面容瘦削,浑身隐隐透出十二色琉璃宝光,似照耀幽冥,破除棺木阴霾,护送魂魄平安直通幽冥!乃是与元始天尊同在紫霄宫听道的燃灯道人,元始天尊本不愿收起为徒,却碍于誓言,只得将其收下,封为阐教副教主。
如果说老子和元始天尊是精挑细选、宁缺毋滥,那么通天教主收徒当真是来者不拒、广纳贤才,才倒是网罗不少,但是庸才和劣质之徒亦藏身其中。有多宝道人、无当圣母、赵公明、云霄、碧霄、琼宵兄妹、金箍仙马遂、金灵圣母、龟灵圣母、乌云仙等为代表的一众弟子,只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昆仑山本来就是仙山福地,风景秀丽,汇聚洪荒灵气主脉,有三清大能在此建立道场,常年有道德经文飘扬,大道之音滚滚传出,使得仙山自有祥和气息笼罩,道德之气萦绕,野兽通灵,自有仙气随身,不显丝毫妖气,潺潺流水,飞流瀑布,深渊幽谷,地脉积聚,形成灵脉气泉,喷吐彩虹光晕的灵雨,遍撒甘霖,金鳞吐泡,灵动可爱,灵龟探头,吸吮灵雨!
只是这徒弟收多了,自然多少会出现一些渣滓根性浅薄或者是道行薄弱之辈,洪荒生灵大半是那妖族所化,有的入门时间较晚那上清道法未曾熟练掌握还不曾将那一身妖气尽数化去。
便出现了身体一半是仙气一半是妖气,还有不少门人却是顶着原形到处乱跑,让这仙气盎然的昆仑仙山搞的是鸡飞狗跳,鬼哭狼嚎。
元始天尊怒从心起,对通天教主言道:“岂有此理,师弟,为兄早就说过,这等湿生卵化之辈,披毛带甲之徒,根性浅薄,不可肩负传道大任!还不速速将这些乌烟瘴气之辈赶出昆仑山!”
通天教主脸色气急发红,怒喝道:“罢了,既然师弟碍着师兄法眼,那我另寻道场,不敢惊扰师兄便是。”
老子言道:“如今吾等又各立大教,天数之下这一山容不得三圣,而且吾等教义各不相同,若在一山少不了闹些矛盾,与吾等兄弟情谊却是不美。我等也该择地建立道场,各行教化。”
元始天尊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