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建文天下>第九十六章 永平之战(一)

朱允炆成为储君之后,所谋划的事情中最大的事情,就是建设绥远城,最终绥远城虽然建设成功,但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洪武帝朱元璋早逝,颖国公傅友德战死沙场,宁王被流放云南,王弼镇守大宁,周王调精兵赴大宁驻守,燕王返回北平主持大局,陈瑄驻守大同,损失精兵近十万,可谓损失惨重。最后朱允炆虽然建成了绥远,却也让朱棣获得了更好的造反环境,其与周王联成一体,让朱允炆投鼠忌器,不敢轻易下手,最终朱棣悍然造反,酿成了大祸。

但朱允炆并非没有收获,绥远附近的草原以及河套的马场都为近卫骑兵军提供了优良的马匹、骑士以及训练场地,在与朱棣的大战中,近卫骑兵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也居功至伟。

朱允炆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开发辽东。首先在辽东的金州开始试行屯天使,由于效果良好,朱允炆于建文元年设立了辽东总屯天使;其次逐步派自己的心腹耿璇、吴升掌控辽东都司,尔后陆续抽调武学学员赴辽东,加强辽东军的训练;最后朱允炆还陆续为其更换装备,比如更坚韧的甲胄、长枪、火绳枪和虎蹲炮等等。另外越来越富庶的辽东也极大的提高了辽东驻军的士气,所以辽东军如今兵精将勇,士气高昂,朱允炆对其寄予了厚望。

耿璇如今已经承袭了父亲耿炳文的长兴侯的爵位,其父死于朱棣之手,所以耿璇一直矢志攻破北平,杀死朱棣,按照皇上的承诺,他可以再升一级,成为公爵。他非常希望皇上能将其封为烈国公,完全承袭其父的爵位。

进攻北平的第一步,是攻克永平,但永平城太难攻取,其城强不过三丈,周长不过十里,但其地势非常特殊,东部、东北部、北部分别时阻山、永丰山和平山,西面是漆河,离城不过百步,为防止漆河冲刷河岸,自元朝起就用青石修筑了河堤,漆河流过西堤后,汇入滦河,滦河从永平城南方流过,然后经滦州、乐亭流入渤海。

永平城呈月牙形,北城门偏东北,地势狭窄,无法大规模攻城;西门濒临漆河,无法攻城;南门离滦河不远,门外是一片湿地,甚至有个莲花池,兵员无法迅速调动,攻城不便,即使使用盛庸的策略,也困难重重,笨重的武钢车、虎蹲炮无法迅速运动,很容易成为城上的靶子;至于东面,则是阻山,永平城倚阻山而建,在斜坡上行动不便,更加无法展开大量兵力攻城,而且一旦攻城失败,士兵无法迅速撤离,必然在山坡上成为城上士兵的靶子。所以耿璇第一次攻击永平时,无计可施,不得不迅速撤离。

从耿璇的奏报中,朱允炆明白了攻克永平的困难,立刻召集了参谋司、工学院制造火器的匠师,令其找出解决方案,最终参谋司参谋霍中允提出的方案,得到了众人认可。方案报到朱允炆那里后,朱允炆不置可否,却鼓励他们进行详细的模拟测试。经过十馀日的测试后,朱允炆、王度、刘璟都认为可行。所以在三月初,朱允炆令霍中允带队,率领十数位参谋和火器匠师,从山东登州上船,赶往辽东,支援耿璇。

霍中允到达辽东后,立刻将攻城方案汇报给了辽东都司耿璇。待看过了他们的演示之后,耿璇信心大增,所以立刻命令召集大军,出征永平。由于蒙古军大部入关,所以辽东军压力大减,可以抽调更多的军队,但为了争取时间,耿璇只带了五万人先行,后续军队还在不断向广宁集结,克日入关。

李让增援永平走的是遵化一线,朱棣在那里搭建了浮桥,吴升、邱增实却不敢轻易进入遵化一线,因为那里非常接近喜峰口关,所以他们二人只能在永平北部的迁安布防,除了防备李让外,还防备喜峰口关的蒙古军南下。

四月十九日,后续增援的三万骑兵陆续到达永平,这样耿璇手中的骑兵达到了五万,但他却没有给吴升增援,而是让骑兵隐藏在永平城北,准备伏击从北方增援永平的敌人。

永平城中有一万五千人,总兵为刘江,郭亮为其副手。当耿璇兵临永平城下时,二人立刻向北平求援,但他们也知道北平的情况,朱棣不可能给他们派来太多的人手。但是直到耿璇正式攻城时,援兵仍然毫无踪影,这不由得让二人有些揪心,实在是盛庸一日夜攻破通州,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不过经过这么多天之后,盛庸的攻城战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刘江、郭亮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心里的忐忑却是避免不了的。

刘江、郭亮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们首先收集了大量的麻袋,装上泥土,堆在城头上,然后在城墙附近布置藏兵洞,方便士兵躲藏,最后他们还在城楼上布置观察哨,以鼓声、锣声作为信号,提醒士兵躲避。

从四丈高的城楼上,用望远镜观测城下,完全是一览无余,所以观察哨可以清楚的看到虎蹲炮的装填、点火情况。一旦发现虎蹲炮要点火,观察哨就立刻敲锣,士兵们就会分别躲到藏兵洞和麻袋后面。

如果辽东军靠近,在城下时,士兵们用滚木礌石,当辽东军快登上城墙时,士兵们就会使用手中的长枪,将辽东军刺下去。刘江严令,不许使用砍刀,而是三至五人组成一组,按照口令刺向城上的辽东军,由于辽东人登城的人数不多,所以完全没有威胁到城防。

通过这种方式,永平军和辽东军展开了消耗,移动缓慢的辽东军远远无法取得盛庸军的作战效果,伤亡惨重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永平之战(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